第14讲:处暑-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讲:处暑-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CHU SHU
二/十/四/节/气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目录
节气处暑

处暑气温

处暑风俗

处暑养生

处暑文学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Part.01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处暑
Part.02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节气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

斗指戊(西南方)
太阳黄经达150°
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节气处暑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
处暑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是廿四节气中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
从处暑开始,气温逐步走低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节气处暑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节气处暑
处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以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
“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都说明处暑节气后,作物很快要收获了。
处暑气温
Part.03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气温
01
处暑是反映
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炎热的酷暑已渐消退,虽暑气呈退减趋势,气温不会异峰突起,但此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期回热天气,而但并未真正凉爽,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02
处暑节气
气温开始走低
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在冷高压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处暑气温
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气温虽高,但是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气温相差不会太高。
秋老虎
秋老虎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回归,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的高温暑热天气。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虽然是秋天,但天气很闷热
回热天气
处暑风俗
Part.04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风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风俗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放河灯
开渔节
处暑风俗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泼水狂欢
泼水狂欢不仅云南西双版纳有,在日本,从大暑到处暑的一个月时间内,各地都有组织泼水降温的习俗。
处暑文学
Part.05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文学
《闲适(节选)》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宋)陆游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贵谷子
处暑文学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处暑文学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早秋曲江感怀》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处暑养生
Part.06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暑养生
处暑养生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预防感冒
处暑养生
处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
处暑养生
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处暑养生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
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
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处暑运动
处暑养生
多睡一小时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注意胃部保暖
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多开窗少开空调
护理好脐部
处暑养生的
七个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