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霜降-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讲:霜降-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介绍精美课件专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目录
CONTENTS

节气常识

霜降起源

霜降习俗

霜降诗歌

节气常识
节气常识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节气常识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节气常识
霜降见霜, 米谷满仓
"霜降见霜, 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节气常识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霜降起源
霜降起源
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从何而来
霜降起源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起源
霜降三候
豺祭兽
CAIJISOU
草木黄落
CAOMU
HUANGLUO
蛰虫咸俯
SHECONG
XIANFU
霜降起源
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草木开始泛黄。“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到了这个时节,应注意添衣防寒。同时,霜降时节天高云淡,枫叶尽染,适合外出登高赏景。
霜降习俗

霜降习俗

赏菊
SANGJV

吃柿子
CHISHIZI

送芋鬼
SONGYUGUI

扫墓
SAOMU
霜降习俗
霜降养生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霜降习俗
霜降
闽南吃鸭子
广西吃牛肉
广东送芋鬼
北方登高
霜降习俗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
赏菊
霜降习俗
家家户户吃柿子
吃柿子
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霜降诗歌
霜降诗歌
昨夜西风袭梦来
晓山谷中砍寒柴
屐下百草霜未降
胸前枫叶红似海
霜降诗歌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霜降诗歌
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
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
雁鸣长空排斜阵,花陨残荷对夕阳。
云淡天高陶菊傲,羊肥牛壮满粮仓。
霜 降
霜降诗歌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唐·刘长卿
霜降诗歌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感谢您的观看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
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24日之间,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