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第 2课时)【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概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教材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涉及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过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经了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进而独立说明,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地球卫星照片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面貌引入,介绍全球的海陆分布情况。从传统意义上讲全书从本节课开始才进入了世界地理内容的教学,本节课既巩固了对地球和地图等知识的学习,又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教材设计上,本课是以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从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开始,逐步展开并不断具体、深入的学习全球海陆面貌情况。【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动画类电影非常感兴趣。通过学习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学生对地球有了宏观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在前几节内容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非常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但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充分发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阶段学学生已经对地球面貌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析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描述能力有一些不足,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生特点,本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标要求】2022 版闭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科素养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及重要的洲际分界线。3. 学会画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并标出各大洲的相对位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七大洲的分布及其分界线。2、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1、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地理课堂,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地理课堂之旅吧。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此时太阳直射哪条重要纬线呢?此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如何呢?其实今天还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人们欢乐的收获着大地的馈赠。播放视频《我是地球》孔子说,温故而知新,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带好装备重新出发,迎接新的挑战,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学习之旅呢?(有)出示学科素养目标(生齐读)海陆分布同学们都热情饱满,斗志昂扬,那么,老师有一个疑问,你知道什么是陆地?什么是海洋?它们的具体分布是怎样的吗?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翻开课本并对照大屏幕,明确你答案吧为了更好的验证你的学习效果,老师给大家出示中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出它们的位置吗? 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 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广大,海岸线漫长,并且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那么,世界的海陆是如何分布的,又是怎样命名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视频看完了,相信同学们对世界大洲和大洋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它们,感受它们的魅力。 七大洲 “洲”字的演变可以看出它跟水有关,是指水中的陆地,现在是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世界上主要有几个大洲,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展示七大洲的分布),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大洲分布是不一样的,比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别有哪些大洲?如果把它们单独来看的话,更能看清它们认识它们。那么,细心的同学这是会有一个疑问,它们大小如何,如何快速记忆它们呢? (出示七大洲轮廓和面积图) 哪位同学试着给它们排一下序呢?其实,学习是讲究技巧的,掌握了技巧就会让我们事半功倍,七大洲的大小排序,我们可以利用一句话记住,那就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相信聪明的你,已经记住了它们。 下面让我们巩固一下吧(出示七大洲图)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刨根究底,下面让我们提升难度,看看大家有没有新的提升呢?(出示) 1.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 2.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 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4. 赤道穿过的大洲 5.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哪些大洲 6.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哪些大洲 7. 纬度最高的大洲 各大洲的分界线 生回答 生观看视频 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生对照课本完成,可小组内讨论 生明确 生观看视频 生看图,并回答 生排序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看图填信息 学生小组内讨论获得答案并展示 学生看图并根据顺序排列 生在大屏幕上指认 学生看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图,找出它们分界线,并完成学案上的内容。 学生看图分辨大小,并完成学案内容。那么如何界定各大洲?各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图例来分辨出它们。(复习洲界的图例)让我们通过图片明确各大洲的分界线,其中亚洲和欧洲分界线地理事物比较多,你能找到它们吗?明确记忆的方法“乌乌里大黑土”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除此之外,你能找出来南美洲和南极洲、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吗?请大家勇敢尝试一下吧。其实,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在大洲和大洲之间是浩瀚的海洋,那么,地球上有哪些大洋呢? 四大洋 四大洋(洋字的演变过程)洋是指比海更大的水域那它们长什么样子,大小如何?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出示课件)从这张图中大家可以看出,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它们的大小排序可以利用“太大印北”记住。为了更好的走进它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东西半球的大洋主要有哪些?一笔画世界同学们,除了读图能力以外,一定的绘图能力也是我们地理学科必不可少的。大家有没有绘画的习惯呢?老师有一个小妙招帮助大家记住七大洲四大洋,那就是“一笔画世界”,(出示一笔画世界)通过视频展示绘制过程通过绘制世界简图,大家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七大洲和四大洋。 完成本节课的小结。 本节小结请同学们在你手中的纸上写下这节课的你的收获,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收获满满。下面,就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看看能不能做到颗粒归仓吧。(出示题目)同学们,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出示课件)每年的 4月 22日是地球日,我们要通过自己行动来爱护它,珍惜它,并明确只有一个地球。最后让我们通过视频再次走进它,感受它的壮美,领略它的浩瀚,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立志做一位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践行绿色生态发展观的新时代好少年 学生自己看图展示 学生看图并大概掌握绘制的过程 学生在学案上绘制两分钟组内互相提问 学生在纸上写收获并展示生完成学案上的内容生看视频当堂检测博闻强识提升素养 1.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 C.全球海陆分布均匀 D.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2.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欧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详 3.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印度半岛 B.中南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河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 5.下列关于四大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洋彼此相通,但是被陆地分割 B.太平洋的面积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 C.大西洋是第三大洋,形状呈“S”状 D.四大洋中平均深度最浅的是北冰洋【拓展延伸】大西洋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神阿特拉斯的名字。印度洋名称的由来是: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向东寻找印度,便将所经过的洋面称为“印度洋”。北冰洋名称的原意是“正对大熊星座的大洋”。由于它位于北极地区,是四大洋中最寒冷的大洋,冰山成为其最壮观的风景。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课前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预习。课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师生双边活动得以开展。本章节是世界地理的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大洋是世界地理基础,认识大洲和大洋位置,首先要了全球海陆分布。 本节课安排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大洲大洋的名称、轮廓和分布。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对此多有接触,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因此,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等方法来体验解決问题的过程。 教师只需要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 1.教法:利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置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材料分析问题、解決问题,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和材料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 经过教研组评课,大家认为亮点的地方有: 1.利用填图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积极性、主动性。 2问题设置合理,富有启发性,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好,思路清晰。 有待改进的地方有: 1.导学案应用不足,对自学过程体现不充分。 2.内容设置多,导致课堂满,留给学生记忆时间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发扬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