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学历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学历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第六章 亚洲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2)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背景分析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亚洲地形地势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与引导学生读图,使学生自己尝试归纳。提高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 2.运用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结合亚洲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的主要特征。 3.掌握描述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掌握描述大洲河流特征的方法。 4.通过探究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理解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
学习 重难点 1.亚洲气候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 2.亚洲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评价任务 1.说出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原因 2.解释亚洲多长河的原因
所需条件 教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课本、PPT、黑板
板书设计
学习任务一、亚洲的气候特点(目标1)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 习 过 程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1.「导入」温故知新 提问:(班级齐声说出亚洲地形的三个特点) 提问:通过预习,大胆猜测这样的地形特征给亚洲其他自然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课题:亚洲的气候与河流
设计说明:在第一课时中讲授了亚洲地势地貌的特点,回忆旧知既可以巩固所学又可以引出本节内容并能引导学生思考两节课之间的关联。
2.「新课讲授」 (1)学习目标 (2)气候特点1 (3)气候特点2 (4)气候特征3 5小结1 6影响气候的因素 7.迁移应用 齐读学习目标 授课:引导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并提醒学生读图例获取信息 授课:提问学生PPT上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作答补充讲解 举手回答问题 授课:引导学生读图,提问学生PPT上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作答补充讲解 集体齐声作答 授课:引导学生读图,提问学生PPT上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作答补充讲解。 举手回答问题 授课:在这一环节补充讲解季风的概念以及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随后提问学生原因解释,落实学生是否理解。 点名回答问题 齐声说出三项特征 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是什么? 授课:补充学生的回答,并展开讲解每项影响因素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举手回答 提问:根据所学的影响因素,综合说明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齐声回答 授课:出示课件,带领学生分条解读,随后大声齐读加深印象 授课:调动学生思考与讨论,讲授的重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使用刚刚学习的分析方法上和提醒学生归纳不同大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名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二、亚洲的河流(目标2)
学习内容 学习成果
1亚洲主要河流及流向 授课:引导学生读图回答可见上的问题。补充讲述内流河相关知识 授课:引导学生把地图上提取的信息归纳整合成完整答案,有条理的叙述出来 齐读答案加深印象 提问:1说出亚洲河流的特点 2解释为何亚洲多长河 举手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判断掌握程度
2迁移应用 3.小测验 对比亚洲与北美洲的气候与河流 4小结2 授课:调动学生思考与讨论,讲授的重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使用刚刚学习的分析方法上和提醒学生归纳不同大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点名回答问题 授课:通过回忆本堂课所学知识,进一步对比亚洲与北美洲的气候与河流的特征,加深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 授课:引导学生理顺思路,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总结所学
一 致 性 题 目正确2分错误0分补救后得1分题 目正确2分错误0分补救后得1分142536
作 业 内 容 《助学》完善预习填空并完成本节课后习题
学 后 反 思 1知识与技能:本堂课知识完整,内容清晰,并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地理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按照“讲授+读图→提问→讲授→总结知识点→归纳方法→迁移应用”的环节授课,过程清晰完整,基本每个知识点都能以不同方式讲授三次以上,有助于学生记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河流学习中通过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干涸河流、污染河流等图片引起学生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4不足之处: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对于基础不好的班级来说课程速度推进较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