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学历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地理下册商务星球版6.2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学历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第六章亚洲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 课时 1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 1.阅读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学会描述大洲地形特点的方法。 2.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的地势特征,学会描述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 3.运用对亚洲地形、地势特征的探究方法,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势的特征。
学习 重难点 本课内容的学习重点是以亚洲为例,初步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难点是通过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收集资料分析某区域地理地形特点的能力。
评价任务 1、据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 2、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亚洲地形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思维导图 地形类型: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亚洲地形特征 地形分布:高原山地多居于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 地势特征: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
学 习 过 程 情境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亚洲雄风》,听完后请大家描述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带来了哪些感受?(学生讨论回答)。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 莽原缠玉带 田野织彩绸 亚洲风乍起 亚洲雄风震天吼 我们亚洲 江山多俊秀 我们亚洲 物产也富有 。。。。。。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亚洲的知识。 「教师」这首歌形象地描述了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状况,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的地形。 探究一:亚洲的地形 读亚洲地形图(课本第7页图6-2-1),学生观看分层设色地形图片,找出主要地形区并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分为以下步骤: 1.看图例,知道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范围; 2.看地形图,根据颜色的不同分析地势变化的趋势; 3.找出主要的地形区,总结地形类型; 4.最后总结地形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读图6-2-1在用黑笔圈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用红笔圈出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 「学生」根据这三组地形区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得出: ①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都有大面积的分布。 ②读图,五种地形中高原和山地是主体,约占2/3 。 探究二、亚洲的地势特征 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通过亚洲的30°N和80°E地形剖面图来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 活动:同位两人用彩笔在组学P8分别沿着亚洲大陆东西方向30°N路线和南北方向80°E路线进行考察,说说途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1.亚洲大陆东西方向30°N路线 亚洲大陆东西方向30°N地形剖面图 沿着亚洲大陆东西方向30°N地形剖面,自东向西途经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大陆南北方向80°E路线 亚洲大陆南北方向80°E地形剖面图 沿着亚洲大陆南北方向80°E地形剖面,自东向西途经的地形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亚洲地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由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可以看出,亚洲有世界第一高峰:________________,也有世界最低的洼地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亚洲地势高低起伏________。 「教师」(总结与过渡)分析某大洲的地形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2.观察高度表,说出主要地形,估算各部分的大致比例。 3.找出主要地形区,说说其分布情况。 探究三、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教师」同学们,请读课本P9图,试着描述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讲解:北美洲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和山地。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当堂检测」: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完成有关亚洲与北美洲地形问题的表格。 亚洲北美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大致比例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状况
学法归纳、描述地形特点方法归纳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析大洲地形特点的方法,即地形类型、地形分布与地势特征,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
学 习 过 程 思维导图
检测与作 业 基础巩固(必做题):完成助学本课时当堂达标内容。 能力提高(选做题):精选5年内中考相关题目。
学 后 反 思 在教学开始之初,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有利于将学生从下课活动中拉回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在探究“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来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然后通过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认识地形特征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有了更深入系统的理性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了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地形特点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学习后能较好地掌握如何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识图、读图,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地理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 努力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减少学生课堂走神频率。在教学时,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