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表格式)

资源简介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二上学期学生
教材 分析 本框题包括两目。第一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阐述了 我国主张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目“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从实践角度阐释中国如何将中国智慧融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两目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情 分析 学生可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了解不多,应搜集一些生动的视频和图片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我们正在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 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 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掌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意义。 难点: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新课 导入 2020年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在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中做出了“了不起”的努力,并表示目前的疫情局势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团结与合作来促进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 目前,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多样剧减,全球性环境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思考:这些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面对世界问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课 讲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背景 (1)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面对动荡不安的大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习近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政治) (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安全) (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经济) (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文化) (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措施) (1)、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911事件这是让全球震惊的事件,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多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击了位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造成2996人死亡、6000人受伤,9月11日的袭击是基地组织的19名武装分子劫持飞机造成的。 (3)、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国际和平事业方面 (3)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方面 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推动联合国思想理念、机构设置、运行模式等方面更好地适应全球治理的新要求。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作用。 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取得新进展。 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行稳致远。 (4)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方面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侵略和扩张政策,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行动(实践) (1)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 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1) 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 (2) 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你能说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我们国家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做出了哪些行动吗?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亚洲和平发展同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亚洲稳定是世界和平之幸,亚洲振兴是世界发展之福。为推动亚洲地区安全合作进程深入发展,我国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出的重要理念。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21年以来,中国继续向全球多国提供和援助新冠疫苗,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埃及、泰国在内的多国都接收了来自中国的新冠疫苗。中国持续致力于同各方加强在疫苗、防控等各领域合作,为世界尽早战胜新冠疫情作出贡献。 思考:作为一名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要求:1.每人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发言内容,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时间5分钟。 2.写好的同学将便签纸内容与其他同学分享。 同学一: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领域去与当今的科学技术所结合,去发展,让我们的一起携手,去建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学二:新时代青年应具有世界的视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不仅要思考自己民族国家的问题,还要理性思考世界的发展及发展中的问题,加强不同区域间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生。 同学三:要筑牢理想信念,用青春力量承载起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将个人的“小我”融入世界和人类“大我”之中,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践行各民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
板书设计
课堂练 习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并涵盖新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的主张是( )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B. 维护世界长久和平 C. 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中国( ) ①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②大力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未强调睦邻友好,也未涉及世界多极化;③中“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