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是不断发展的公共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全员参与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时代性;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难点:区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侧重点;区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PPT展示案例江南古建筑最强改造,白墙黛瓦;导入话题:你了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吗?展示视频素材(介绍中国建筑史历程;设置议题:你认为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史根基是什么?现代建筑又是如何处理与其关系的?师生共同探究议题: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建筑中注入了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②:中国现代建筑中注入了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元素,用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之魂,把古今完美结合;【创造性转化】;中国现代建筑在传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同时,顺应时代变迁对造型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调整。【创新性发展】。联系教材内容,总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关键要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部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导入本部分教学:从八国联军侵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引入:今天中国的文物修复功能已经非常厉害了,可是圆明园还是没有被列入维修范围?播放视频素材,过去的100多年,西方人怎样看世界?怎样看中国?数据往往最发人深省。有人统计了《纽约时报》1900年以来的报纸头条,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图。1900年的世界,美国人12个月里,8个月关注英国,1个月关注德国,还有3个月关注中国。中国就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出场了!割地、赔款、主权的丧失,八国联军的总司令都发出了这样的评价“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又接连遭遇了以下磨难:(新中国成立时的烂摊子、“文化大革命”后的质疑)设置议题:经历了这些耻辱、战争、质疑的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衰败,反而能够崛起呢?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你们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师生共同探究议题:①:阅读教材P100页,从中华民族精神内核角度进行分析。②:阅读教材P100页,从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教材,总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吗?”。教师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首先介绍的是伟大建党精神,此处要重点介绍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性和内涵。紧接着按照时期介绍,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诸多精神,以及在最新的抗疫实践中形成的抗疫精神;通过对这些精神的展示,设置议题:如何理解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随时代变迁,“变”与“不变”的分别是什么?依次分析议题:①:既一脉相承,又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②:“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变”的是民族精神随历史不断积淀,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时代性】通过结论总结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具体包括解读时代性的表现以及伟大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教师进行引导“中国政府网有这样一个活动“我向总理说句话”,我们的参与,会让公共政策更友好。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国家努力的方向!”由此引出议题: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进而联系教材总结知识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介绍具体举措。四、知识点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