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欣赏课 晨景教案(表格式)+课件(共16张PPT内嵌音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欣赏课 晨景教案(表格式)+课件(共16张PPT内嵌音视频)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晨 景
欣赏课
聆 听 感 受
1=E
6
8
每小节六拍
(八六拍):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强弱规律为 :强、弱、弱、次强、弱、弱
1=E
6
8
晨 景
管弦乐曲
1=E
6
8
你听到乐曲第一部分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吗?
五次
1=E
6
8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形长管。早期的长笛是用乌木或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材质。
1=E
6
8
变奏
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其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
旋律变奏 转调 力度变化
海岸清晨,太阳初升
乐曲的第一部分A
火红的旭日透出海平面
乐曲第二部分B
金色阳光洒向大地,鸟语花香令人陶醉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A’
长笛模仿的鸟叫声,请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全曲的曲式结构
A+B+A’
晨曦微露
初显阳光
太阳升起
格里格
(1843---1907)
挪威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下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有组曲《培尔.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舞曲》等大量的艺术歌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昵图网nipic.com/lie山ueihua
1=E
68
532
123153212323153563617肟430l
1=C
68
52235212递155553290
呢图网u过四nipic.com精BYz"9o9
N0:20110620093050953000
9
图界
Edvard grieg
Peer-Gynt-Suite Nr.1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名称 欣赏《晨景》
内容来源 西师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内容简介 《晨景》的音乐为田园风的快板,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的景象。乐曲具有牧歌风格,有单一的主题开始发展,经过整个管弦乐队采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反复变奏而成。给人以梦境般的朦胧曼妙,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
知识点描述 结合图片将学生引入“清晨”这一教学情境,通过听、看让学生感受早晨的美景。结合谱例让学生了解拍号,并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聆听主题旋律的变化,感受不同的音乐色彩。
适用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认识6/8拍,并能哼唱主题旋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识谱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先感受聆听,然后跟琴模唱主题旋律的方式进行学习。四年级的学生还具备初步感受音乐要素的能力,本课的学习需要在老师的启发下感受音乐的音乐要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晨景》的欣赏,从旋律力度、音色的变化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日出和清晨的情景。 2、感受早晨的美好和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认识八六拍,感受其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 1、记住主题旋律,感受主题旋律的发展; 2、感受旋律力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 1、初听、感受乐曲第一部分,让同学们发挥想象“这段音乐仿佛把你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呢?” 2、老师介绍这是一段具有牧歌风格的旋律,出示课题,然后引出主题旋律。
新课教学 1、学生观察旋律拍号,认识理解6/8拍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老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跟琴用“噜”模唱。 3、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感受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及发展。认识演奏乐器(长笛、双簧管)。 4、对比旋律,让学生理解作曲家运用了旋律变奏、转调、力度变化等手法来表现乐曲的第一部分,展现了太阳初升的美丽景色。 5、聆听第二部分,作曲家对主题旋律进行发展、延伸,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升高、弦乐的演奏给我们呈现的画面。 6、聆听第三部分音乐,感受长笛表现的小鸟,复听并用肢体动作表现。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主题的再现,并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
结尾 老师介绍作曲家及作品背景,完整聆听全曲,再次感受作品意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