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1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二节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第2课时)
第四章 实现方案和评价设计
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21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内容:第四章 《实现方案与评价设计》的第二节《原型与模型的制作》。
地位: 本章内容是在了解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设计方案制定之后的内容。其中第二节是设计方案的实现。
作用:它是是学生技术核心素养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学生设计信心的一次极好机会,所以这一节课的成功非常关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一
任务驱动二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学法
2014年我校通用技术教师带领同学们参加三星公司赞助的“探知未来”的承重结构设计大赛。
材料选取:为了方便我们在课堂上操作,我们从常见材料塑料、木板、木条、硬纸板、A4纸中选择了A4纸进行了承重结构设计
设计方案:
案例分析
思考:
什么是原型?
什么是模型?
在什么情况下制作原型?
在什么情况下制作模型?
一、原型与模型
1.原型
原型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物体。
原型通常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
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制作的产品原型,可用于检测和试验,从而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歼-20从2011年1月11日第一架原型机实现首飞,之后不断增加原型机测试和优化飞机的性能。
一、原型与模型
2.模型
当由于条件限制不能直接制造原型时,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能帮助设计者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完善设计构思、评估设计方案。
帮助设计师进一步深化设计,如推敲造型比例、确定结构细部、调整材质肌理及色彩搭配等。
模型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与客户及生产者进行沟通交流。
一、原型与模型
模型的制作,可以使用黏土、油泥、玻璃钢、泡沫材料、纸材、木材、石膏、塑料、金属等材料来实现。
一、原型与模型
2.模型
原型 模型
功能
形状
尺寸
材料
成本
产品的模型与原型的区别
一、原型与模型
与产品相同 通常只有部分功能
与产品相同 按比例制成的与实物相似
与产品大小相同 可大可小,也可以1:1比例制成
与产品相同 可以不同
通常比产品批量生产贵 通常比产品成本低
模型或原型制作的主要步骤:
制作准备
根据设计方案列出所需的材料明细表,确定采用自制加工还是购买标准件。确定制作所用零件、应采用的加工工艺和工具。
要注意区分每一阶段制作工艺的先后顺序,充分估计制作各阶段所需的时间与人力。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时间,计划好人员的分工与职责。
零件加工
材料在进行加工前,需要按照材料明细表中的零件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仔细画线,然后使用适当工具进行加工。
产品装配
产品装配包括由零件组装部件,再由部件组装成品。
常用的产品装配工艺有榫接、钉接、铆接、螺栓连接、粘接和焊接等方式。
在现代产品制造中还广泛利用特制装配零件接合部件的连接件接合方法,这种接合可以反复拆装而不影响制品的强度。
表面涂饰
表面涂饰是产品制作的重要工序,它除了起保护材料的作用外,还使产品的外形更为美观。
二、原型与模型的制作过程
小组实践:纸质承重结构的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和工具:A4纸五张,小刀,胶水(快干型)
2、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裁纸(长、宽、高,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3、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将纸粘起来固定(注意粘接处的牢固程度)
二、原型与模型的制作过程
二、原型与模型的制作过程
三、原型与模型的制作过程评价表
评价内容 标准 得分 备注
小组人员分工是否合理 针对每个同学的性格习惯能力分配任务内容
零部件加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加工顺序符合作品特征,合理高效利用时间
零部件加工过程是否规范、安全 加工过程中工具使用符合该工具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加工零部件质量 加工完成的零部件符合设计标准的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
作品完成进度情况 完成作品的百分比
总分
优点
不足
改进
1、( )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可以是产品本身。( )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 )
2、能清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结构强度试验的模型属于( )
A、草模 B、功能模型 C、结构模型 D、概念模型
四、课后作业
三、课堂小结
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