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06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法1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2.摩尔质量【典例1】1.我国政府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CO2的减排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科学家实现了CO2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CH3OH的摩尔质量为 g·mol-1。(2)0.2molH2O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所含质子数为 。(3) g水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与1molCH3OH所含氢原子数相同。(4)含0.1NA个O原子的CO2中所含电子数为 。(5)16g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消耗O2的体积为 (标准状况)。【拓展延伸】使用物质的量应该注意的问题1.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使用物质的量以mol作为单位时,必须注明粒子的种类,如下所示:2.摩尔不是物理量,仅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的一种物理量,如同“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3.使用物质的量的“四化”专有化 “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如不能说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微观化 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大米具体化 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如“1molO”“2molO2”“1.5molO3”,不能说“1mol氧”(指代不明)。集体化 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1molNaCl”“0.5molH2SO4”4.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指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典例2】2.标准状况下,CH4和CO的混合气体8.96 L,总质量为7.60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和CH4物质的量之比是1:3B.CO的质量分数约为36. 8%C.H和C原子个数比是3:1D.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8.48g/L【拓展延伸】摩尔质量的特点及其计算1.摩尔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辨析摩尔质量(M)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的质量的作比较,所得的比值 化学式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单位 g/mol 或kg/mol 1 1关系 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2.摩尔质量——“四性”(1)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2)近似性: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如Na和Na+的摩尔质量都为23g·mol-1。(3)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而改变。(4)混合性:对于混合物来说,只要其组成一定,1mol该混合物的质量就是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3.求物质摩尔质量的几种方法(1)根据基本公式计算(任意状态的任意物质):M=。(2)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M=m(微粒)×NA(m为1个微粒的质量)。(3)根据原子量的定义计算:Ar(X)=,M(X)=Ar(X)g·mol-1。(4)根据气体的密度计算:M=22.4L·mol-1×ρ(注意:ρ以g·L-1为单位)(5)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计算:D==(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同温同压)4.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1)定义式:=(2)推导式:=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典例3】3.为确定NVCO{化学式可表示为(NH4)a[(VO)b(CO3)c(OH)d]·10H2O}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2.130 g样品与足量NaOH充分反应,生成NH3 0.224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②另取一定量样品在氮气氛围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解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确定NVCO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拓展延伸】无机物化学式的计算1.依据:大多数无机物的化学式都是各原子或原子团的最简正整数之比,微粒个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方法:计算各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之比3.举例:n(A)∶n(B)=a∶b,则化学式为AaBb4.“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gH2含有1mol氢分子B.2mol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g·mol-1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D.质量相等的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3(2018·全国卷Ⅲ)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4℃时,25滴水为amL,则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A. B. C. D.7.在空气中加热10.98 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表。温度范围/℃ 固体质量/g150~210 8.82290~320 4.82890~920 4.50(1)加热到210 ℃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2)经测定,加热到210~320 ℃过程中的生成物只有CO2和钴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法2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简单总结为“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并且“三同定一同”。(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项目 公式 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T、V相同 =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典例4】8.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L B.L C.L D.L【拓展延伸】对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1)条件:标准状况,即0℃、101kPa①当使用22.4L·mol-1时,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②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③1mol气体的气体体积是22.4L,但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mol-1,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可能为22.4 L·mol-1。(2)标准:1mol,即分子数为6.02×1023(3)对象:气体①必须为气体,且任何气体均可,包括单一气体和混合气体。②注意水、酒精、汽油、CCl4等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4)数值:约为22.4L,非精确值。2.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外界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气体受热膨胀,气体摩尔体积增大(2)压强:增大压强,气体被压缩,气体摩尔体积减小【典例5】9.NH4N3 (叠氮化铵)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2和H2,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得到NH4N3的分解产物(简称a) 28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叠氮化铵中N元素不止一种价态 B.a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14:1C.a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4.5g ·mol-1 D.同温同压下,a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1:1【拓展延伸】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叫气体万能公式)(1)pV=nRT。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量,R为常数,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2)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时可通过pV=nRT及n=、ρ=导出,pV=RT,pM=ρRT等。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常用推论(1)在任何情况下气体的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2)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3)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4)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5)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特别提醒】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对象是气体(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不适用于液体或固体。(2)“三同”定“一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和同分子数,四“同”共同存在,相互制约,只要有三“同”成立,则另一“同”就必定成立。(3)“二同”定比例。温度、压强、气体体积、气体物质的量,若两个量相同,则另两个量成正比或反比。(4)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典例6】(2023·辽宁选择考)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键数目为 B.每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C.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数目为【拓展延伸】使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注意事项和简单判断1.注意事项(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常数。在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时要注意它是6.02×1023mol-1,而不是6.02×1023。(2)NA的标准是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个数(3)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2.微粒数的计算:根据N=nNA,微粒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其中所含的该微粒数就有多少NA个。3.微粒中原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的计算(1)原子的物质的量=微粒的物质的量×微粒中该原子的个数(2)质子的物质的量=微粒的物质的量×微粒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和(3)质子的物质的量=微粒的物质的量×(微粒中原子的原子序数之和±电荷数)4.分子数与其物质的量的关系(1)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2)比较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多少时,可以比较两物质的物质的量大小。5.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考查六注意(1)注意“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见体积想条件,见物质想状态。①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HF、CCl4、己烷、苯等。②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2)注意物质的量浓度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见浓度想体积,见体积想溶液(3)注意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①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②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CO2、CnH2n+2等。③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④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2、CO、C2H4等。(4)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问题分析,如Na2O2、NO2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SO4溶液;Cl2与H2O、NaOH、Fe反应等,分析该类题目时还要注意反应产物以及过量计算问题。(5)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其对应的盐溶液中离子会发生微弱水解。如0.1mol·L-1的乙酸溶液和0.1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c(CH3COO-)不相等。(6)注意一些特殊的反应如一氧化氮和氧气不需要条件即可反应,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等属于可逆反应。【典例7】(2023·湖南选择考)11.金属对有强吸附作用,被广泛用于硝基或羰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催化氢化反应,将块状转化成多孔型雷尼后,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已知:①雷尼暴露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在制备和使用时,需用水或有机溶剂保持其表面“湿润”;②邻硝基苯胺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某实验小组制备雷尼并探究其催化氢化性能的实验如下:步骤1:雷尼的制备步骤2:邻硝基苯胺的催化氢化反应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图如下(夹持装置和搅拌装置略)。装置Ⅰ用于储存和监测反应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操作(d)中,判断雷尼被水洗净的方法是 ;(3)操作(e)中,下列溶剂中最有利于步骤2中氢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A.丙酮 B.四氯化碳 C.乙醇 D.正己烷(4)向集气管中充入时,三通阀的孔路位置如下图所示:发生氢化反应时,集气管向装置Ⅱ供气,此时孔路位置需调节为 ;(5)仪器M的名称是 ;(6)反应前应向装置Ⅱ中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 ;(7)如果将三颈瓶N中的导气管口插入液面以下,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8)判断氢化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拓展延伸】气体摩尔体积的测量和计算1.测量原理(1)计算公式:Vm===(2)测量数据:准确测量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2.直接测量法(1)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2)B和C装置测量前必须充满液体,读数时应该调节量筒和水槽中液面相平。(3)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4)D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5)E装置:可以直接将气体收集到有刻度的注射器中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测量前后注射器必须在某一刻度上,最后气体体积实际上是两次刻度的差值(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3.间接测量法(1)F装置: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二者体积值相等)。(2)由于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相同,所以F装置中反应前中含有的空气和反应后残留的气体,对测量结果无影响。4.量气管的读数(1)读数步骤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上下移动量气管,使量气管两端液面相平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2)读取量气管内液面的初、终读数前都需进行的操作:移动量气管保持左、右两侧液面相平5.量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量气装置 检验方法固定A、甲、乙三管,在乙管内注入适量水,将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上下移乙管,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后,水面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好。关闭开关A和分液漏斗活塞,微热烧瓶,量气管右端液面升高,说明气密性良好连接好装置,从漏斗向量气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移动漏斗使左、右两侧形成液面高度差。静置后,液面高度不再变化,即表明气密性良好12.分别由下列四种物质制取气体:①双氧水和MnO2;②Zn和稀硫酸;③大理石和稀盐酸;④Cu和稀HNO3制NO。所产生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13.常温常压下,某容器真空时质量为201.0g,当它盛满甲烷(CH4)时质量为203.4g,而盛满某气体Y时质量为205.5g,则Y气体可能是A.O2 B.N2 C.C2H6 D.CO214.25℃、101kPa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充满,乙中充满和的混合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不相同 B.两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目相同C.两容器中气体的氧原子数目不相同 D.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相同15.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4NAB.标况下2.24L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3 NAC.1L 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总数为0.2NAD.电解熔融氯化钠,当阳极生成2.24L氯气时,阴极产生0.1NA个Na1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分压、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其中摩尔气体常数R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实验过程中,将铝片打磨后称量,再用铜丝缠绕并放在反应管口,向反应管内加入足量稀硫酸。读取量气管的起始读数后,移动反应管,使铝片滑入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易量气装置的量气管可用碱式滴定管代替B.用铜丝缠绕铝片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C.不可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D.待反应管内溶液无明显气泡产生后,应立即对量气管进行读数【基础过关】17.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s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N2的摩尔质量相等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D.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2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19.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A.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C.标准状况下,11.2 L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D.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20.一氧化二氮(N2O)又称笑气,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现用在外科手术和牙科起麻醉和镇痛作用。现有agN2O含b个分子,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NA可表示为( )A.a/44b B.28b/a C.28a/b D.44b/a21.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O2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28 g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 g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7∶11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为21∶2223.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的中子数为B.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为C.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D.在的溶液中,由于水解导致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2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0.4 mol NaOH,则生成氯气分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2.24 L 所含氢原子的数目等于C.和反应,当产生2.24 L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D.密闭容器中,1 mol 与3 mol 反应制备氨气,形成个N-H键25.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根据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16.4 g O2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①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②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③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O2、O3气体。①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O2比O3的质量小②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压强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密度相等 B.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O2比O3的质量小(3)气体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表示为OxFy,已知同温同压下10 mL A受热分解生成15 mL O2和10 mL F2,则A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是 。26.某同学设计了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②连接好实验装置,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79.7 mL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 g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②中的实验步骤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a.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b.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序号)。进行实验操作c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实验测得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4)若欲检验试管中产物所含的阴离子,方案为:将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 (填写具体实验方案)。若想检验产物中所含的阳离子方法为 。【能力提升】(2023·全国甲卷)27.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中电子的数目为C.的溶液中的数目为D.的溶液中的数目为28.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O2、CH4三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4>O2>CO2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H4>O2>CO2C.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2>O2>CH4D.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是:CO2>CH4>O229.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的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B.若M(甲)>M(乙),则气体摩尔体积:甲<乙C.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D.若M(甲)>M(乙),则气体的体积:甲<乙3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C2H6O含C-H键数目一定为2.5NAB.25℃,1L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AC.3.0g甲醛(HCHO)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D.0.1mol/LNa2S溶液中,S2-、HS-、H2S的数目共为0.1NA3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为0.3NAB.标准状况下,11.2L的HF中含有 H-F键的数目为0.5NAC.100g CaS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AD.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有NH的物质的量相同32.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北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是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属于陨磷钠镁钙石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7.5gPCl3中含有P—Cl键的数目为6NAB.23g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C.100g质量分数为49%的H3P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D.在25℃时,1L pH=12的C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约为0.01NA33.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其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太阳能电池将分解,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B.常温下,淀粉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C.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4D.被完全氧化为时生成的分子数为0.134.金属镁能溶于氯化铵溶液,其反应为。已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生成3.36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B.溶液中含有的的总数为C.和所含电子数均为D.和足量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生成的分子总数为3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含有的中子数为NAB.46g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C.标准状况下,22.4LSO2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SO3的分子数为NAD.1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NA3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gP4O6( )中含P-O键的数目为0.3NAB.1L0.1mol L-1Ca(ClO)2溶液中含ClO-的数目为0.2NAC.0.2mol乙酸与0.1mol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为0.1NAD.22.4LNH3发生反应4NH3+3F2=NF3+3NH4F,转移的电子数为1.5NA37.羟胺(NH2OH)是有机合成中重要还原剂。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羟胺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B.3.3g羟胺所含质子数目为1.8NAC.羟胺的电子式为D.1molNH2OH被足量氧气氧化,产物均无毒,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3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g由甲醛(HCHO)与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C.铅蓄电池中,当正极增加9.6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反应中,6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39.通过测定混合气中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含纯度,实验装置如图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干燥管中装入碱石灰B.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打开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缓缓打开,可观察到气球慢慢缩小40.过氧化钙是重要的工业原料,350℃时能迅速分解,生成氧化钙,并放出氧气。工业上将碳酸钙溶于适量的盐酸中,在低温和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得:CaCO3+2HCl=CaCl2+CO2↑+H2O,CaCl2+H2O2+2NH3+8H2O=CaO2 8H2O↓+2NH4Cl。如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过氧化钙含量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制备工艺中,分离出主产品的操作方法是 、烘干,分离出副产品的操作方法是 。(2)如图装置,检查系统是否漏气的方法是 。(3)正确读取量气管内液面的初、终读数前都需进行的操作是 。(4)已知:样品质量mg,量气管初读数amL,终读数bmL,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Vm=cL mol-1,样品中过氧化钙的含量表达式w%= 。41.为探究某矿物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固体B中仅含CuO、Fe2O3。请回答:(1)X的化学式为 。(2)溶液C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3)写出气体A与溶液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真题感知】(2022·辽宁省选择考)4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的键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气体中数目为C.的溶液中数目为0.01D.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022·浙江6月选考)4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个阳离子B.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氢键数为C.含有中子数为D.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021·天津等级考)4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LHCl溶液中,HCl分子的数目为NAB.22.4L氢气中,H2分子的数目为NAC.180g葡萄糖中,C原子的数目为6NAD.1molN2中,σ键的数目为3NA(2021·广东省选择考)4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键的数目为B.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C.与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D.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目为(2021·河北省选择考)46.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2.4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B.1mol碘蒸气和1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g,则转移电子数为NAD.1L1mol 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2021·湖北省选择考)4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3gCH3CH2OH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NAB.0.5mol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C.1mol[Cu(H2O)4]2+中配位键的个数为4NAD.标准状况下,11.2L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NA(2021·湖南省选择考)4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的中子数为B.溶液中含有的数为C.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D.和(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021·辽宁省选择考)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B.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D.与溶液反应:(2021·福建省等级考)5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B.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C.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D.电解熔融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021·海南省选择考)51.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3B.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1C.肼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0.2D.,生成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2020·海南高考)52.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HC≡CH分子中所含σ键数为5 NAB.1L0.1 mol·L-1的Na2CO3溶液含的数目为0.1 NAC.78 g Na2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A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5OH所含氢原子数为0.6 NA(2020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53.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时,阳极应有转化为C.常温下,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数为D.浓度为的溶液中,阴离子数为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1)32(2) 0.6NA 2NA(3)36(4)1.1NA(5)16.8L【详解】(1)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32,其摩尔质量为32g·mol-1;(2)1个H2O中含有3个原子,则0.2molH2O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2mol=0.6mol,其数目为0.6NA;1个H2O中含有10个质子,则0.2molH2O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0×0.2mol=2mol,其数目为2NA;(3)1molCH3OH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1mol=4mol,含4mol氢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其质量为2mol×18g·mol-1=36g;(4)1个CO2分子含有22个电子,含0.1NA个O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含有1.1mol电子,故所含电子数为1.1NA;(5)根据2CH4O+3O22CO2+4H2O,16gCH3OH为0.5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0.75mol,0.75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75mol×22.4L·mol-1=16.8L。2.D【详解】A.n=8.96 L÷22.4L/mol=0.4mol,假设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x+y=0.4,16x+28y=7.60,解得x=0.3mol,y=0.1mol,所以CO和CH4物质的量之比是0.1mol:0.3mol=1:3,A正确;B. CO的物质的量是0.1mol,质量是2.8g,则CO质量分数(2.8g÷7.60g)×100%=36. 8%,B正确;C.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n(CH4)=0.3mol,n(CO)=0.1mol,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在该混合物中n(H):n(C)=(0.3mol×4):(0.3mol+0.1mol)= 3:1,结合N=n·NA可知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它们的个数比,所以H和C原子个数比是3:1,C正确;D.混合气体的密度ρ=7.60 g÷8.96 L=0.848g/L,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3.(NH4)5[(VO)6(CO3)4(OH)9]·10H2O【详解】设NVCO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由89 ℃时剩余固体样品的质量得 =0.864 8,解得M≈1 065;由367 ℃时剩余固体样品的质量得 =0.467 6,解得b≈6;由 ×a=n(NH3)= =0.01 mol,解得a=5;由最后产物为VO2可知,该化合物中V为+4价,由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2c+d=5×1+2×6=17,由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8a+67b+60c+17d+180=1 065可知,60c+17d=393,解得c=4,d=9,将a=5,b=6,c=4,d=9代入化学式可得NVCO的化学式为(NH4)5[(VO)6(CO3)4(OH)9]·10H2O。4.A【详解】A.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含有1mol氢分子,故A正确;B.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与氧气的物质的量无关,故B错误;C.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如NaCl由离子构成,所以并不是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故C错误;D.1gCO的物质的量为mol,1gCO2的物质的量为mo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故D错误;答案为A。5.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C.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选项C错误。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各种粒子或微观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先计算物质基本微粒中含有多少个需要计算的粒子或微观结构,再乘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结果。6.B【详解】25滴水为amL,物质的量为=mol,1滴水物质的量为=mol= mol,1mol为NA个,则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选B。7. CoC2O4 3CoC2O4+2O2Co3O4+6CO2【详解】(1)n(CoC2O4·2H2O)=10.98g÷183g/mol=0.06 mol,结晶水的质量为0.06mol×2×18g/mol=2.16g,而210 ℃时,m=(10.98-8.82)g=2.16g=m(结晶H2O),故210 ℃时固体为CoC2O4;(2)根据钴原子守恒可知钴的氧化物中m(Co)=0.06mol×59g/mol=3.54 g,m(O)=(4.82-3.54)g=1.28g,则n(O)=1.28g÷18g/mol=0.08 mol,则n(Co)∶n(O)=0.06mol:0.08mol=3∶4,可写出化学方程式:3CoC2O4+2O2Co3O4+6CO2。8.B【详解】a g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含有分子数目为,则c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标况下,cg该气体的体积为mol×22.4L/mol=L;故选:B。9.C【详解】A.NH4N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故A正确;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其质量比为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8g/mol:2g/mol=14:1,故B正确;C.分解产物质量为28g,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体积此为1:1,故D正确;答案选C。10.C【详解】A.分子含有2个键,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键个数,A项错误;B.2.8g的物质的量,1mol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12,则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1.2,B项错误;C.0.1mol晶体含有离子为、,含有离子数目为0.2,C项正确;D.因为水解使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D项错误;答案选C。11.(1)2Al+2OH-+6H2O=2[Al(OH)4]-+3H2↑(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如果溶液不变粉红色,则证明洗涤干净,否则没有洗涤干净(3)C(4)B(5)恒压滴液漏斗(6)排除装置中的空气(7)若将导管插入液面下,雷尼Ni吸附过多氢气,可能将苯环的结构给还原。(8)集气管中液面不再改变【分析】本题一道工业流程兼实验的综合题,首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镍铝合金中的铝,过滤后先后用碱和水来洗涤固体镍,随后加入有机溶剂制得雷尼镍悬浮液,用于步骤2中邻硝基苯胺的催化氢化,以此解题。【详解】(1)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Al(OH)4]-+3H2↑;(2)由于水洗之前是用碱洗,此时溶液显碱性,故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是否洗净,具体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如果溶液不变粉红色,则证明洗涤干净,否则没有洗涤干净;(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邻硝基苯胺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丙酮,四氯化碳,乙醇,正己烷中极性较强的为乙醇,故选C;(4)向集气管中充入时,氢气从左侧进入,向下进入集气管,则当由集气管向装置Ⅱ供气,此时孔路位置需调节为气体由下方的集气管,向右进入装置Ⅱ,应该选B,而装置C方式中左侧会漏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5)由图可知,仪器M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6)反应前向装置Ⅱ中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7)如果将三颈瓶N中的导气管口插入液面以下,雷尼Ni吸附过多氢气,可能将苯环的结构给还原;(8)反应完成后,氢气不再被消耗,则集气管中液面不再改变。12.B【详解】制取的四种气体分别是:O2、H2、CO2和NO,其摩尔质量依次是32g/mol、2g/mol、44g/mol、30g/mol。因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ρ(H2)<ρ(NO)<ρ(O2)<ρ(CO2)。答案为:B。13.C【详解】分析题意,该容器所盛甲烷为2.4g,所盛Y气体为4.5g。因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可设Y气体的摩尔质量为x,有,解得x=30g/mol,四个选项中各物质的摩尔质量依次为32g/mol、28g/mol、30g/mol和44g/mol,C选项物质符合要求。14.D【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数相同。【详解】A.两个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不相同,所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也不相同,故A正确;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故B正确;C.容器甲中,1 mol气体含有2 mol氧原子,容器乙中,1 mol气体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 mol之间,所以两容器中气体的氧原子数目不相同,故C正确;D.两个容器的体积相等、气体质量不同,所以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相同,故D错误;选D。15.C【详解】A.在金刚石中,平均每个碳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NA,A错误;B. 标况下,SO3为固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含有的氧原子数,B错误;C. 依据原子守恒,1L 0.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0.2mol,总数为0.2NA,C正确;D. 由于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2.24L氯气不一定是0.1mol,阴极生成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C。16.D【详解】A.量气管可用碱式滴定管代替,A正确;B.铜丝缠绕铝片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C.稀硝酸会与铜丝反应生成NO,影响氢气体积的测定,故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硫酸,C正确;D.反应管内溶液无明显气泡后,应等待装置冷却后,上下移动水准管至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持平,再进行读数,D错误;故选D。17.C【详解】A.N4属于单质,故A错误;B.N4的摩尔质量为56g/mol,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并不相等,故B错误;C.等质量的N4与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4与N2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1,故D错误;故答案:C。18.B【详解】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等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ρ(CH4):ρ(O2)=16:32=1:2,A错误;B.1g的甲烷和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n(CH4):n(O2)=:=2:1。CH4中含有5个原子,O2中含有2个原子,则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2×5):(1×2)=5:1,B正确;C.根据m=n·M可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之比,则m(CH4):m(O2)=16:32=1:2,C错误;D.根据V=n·Vm可知: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则n(CH4):n(O2)=:=2:1,故V(CH4):V(O2)=2:1,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9.B【详解】A.若含有1molO,则CO、CO2、O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mol、1∕2mol、1∕3mol,他们的比值是6:3:2 ,A错误;B.n g Cl2中有m个Cl原子,NA的数值可表示为,B正确;C.摩尔质量缺单位,C错误。D.22.4 L CO2没有相关的温度与压强,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D错误。故答案选B。20.D【详解】N2O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所以agN2O的物质的量为a/44mol,NA=,若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NA可表示为,所以D正确,本题选D。21.C【详解】A. 由N = n/NA = m÷M×NA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所以所含分子数相同,由于N2和O2的摩尔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分子数不同,且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不同,故A错误;B. 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同温同体积的H2和N2 ,因为压强未知,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所含分子数不一定相同,导致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由N = n/NA = m÷M×NA结合分子构成知,所含原子数相同,故C正确;D. 气体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因为温度未知,所以同压同体积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含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导致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22.A【详解】A. 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它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也应为1mol,质量一定是44 g,正确;B. 如果温度、压强相同,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如果温度、压强不相同,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不一是V L,错误。C. 如果温度、压强相同,二者的密度关系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等于7∶11;如果温度、压强不相同,二者的密度关系无法确定,错误。D. 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不管温度、压强关系如何,其密度之比都很难等于21∶22,错误。故答案为A。23.C【详解】A.1个中含有中子数=18-8=10,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含有的中子数小于,A错误;B.未说明标准状况,无法利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器分子数,B错误;C.与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但同时存在平衡,所以分子数小于,C正确;D.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消耗1mol碳酸根时生成2mol阴离子,故阴离子总数大于,D错误;答案选C。24.A【详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方程式为:,每生成同时生成,分子数为,A项正确;B.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B项错误;C.使用气体体积数据时,要指定温度与压强,C项错误;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形成的N-H键小于6NA,D项错误;故选A。25. 41g/mol 0.8 0.3NA B CD O3F2 阿伏加德罗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详解】(1)①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8.96 L,则物质的量=8.96 L÷22.4L/mol=0.4mol,平均摩尔质量=16.4 g÷0.4mol=41g/mol;②根据分子式,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分子的2倍,即0.8mol;③根据十字相交法, ,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9,即1:3,总物质的量为0.4mol,则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一个二氧化碳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则C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即0.3NA;(2)①ρ=m/V,两个容器内温度、气体密度和体积相等,即O2、O3的质量相等,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3:2;A.两种气体的压强不相等,A说法错误;B.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氧原子数目相等,B说法正确;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数目不相等,C说法错误;D.O2与O3的质量相等,D说法错误;答案为B;②两个容器内温度、体积和气体压强相等时,则O2、O3的物质的量相等;A.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而摩尔质量不相等,则密度不相等,A说法错误;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不相等,则氧原子数目不相等,B说法错误;C.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分子数目相等,C说法正确;D.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O2比O3的摩尔质量小,则O2比O3的质量小,D说法正确;答案为CD;(3)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2molA受热分解生成3mol O2和2mol F2,根据原子守恒,则A的化学式为O3F2。2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ac 偏小 0.0125 22.38 L/mol 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Cl- 焰色反应【详解】(1)与气体有关的实验,连接好装置后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在测量收集到O2的体积时,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然后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广口瓶中液面相平,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会使读取O2的体积偏小。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ac。(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O2的质量为:15.95g-15.55g=0.4g。n(O2)= =0.0125mol,则Vm= =22.38L/mol。(4)氯酸钾分解制O2的产物还有Cl-,检验Cl-的方法是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Cl-,滤液中的阳离子是钾离子,要用焰色反应来检验。【点睛】一般用的是单个的量筒的话,用的是排水原理,注意:1. 气体的温度要保持在室温;2. 量筒内外的液面要一样高;3. 读数时,视线要平视,量筒内外凹液面与刻度相切;4.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很小。27.A【详解】A.异丁烷的结构式为 ,1mol异丁烷分子含有13NA共价键,所以0.50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A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SO3状态为固态,不能计算出2.24L SO3物质的量,故无法求出其电子数目,B错误;C.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0.01mol/L,则1.0L 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0.01NA,C错误;D.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CO会发生水解,所以1.0L 1.0 mol/L的Na2CO3溶液中CO的数目小于1.0NA,D错误;故选A。28.D【详解】A.根据n=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质量相同的CO2、O2、CH4三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4>O2>CO2,故A正确;B.根据n=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少,则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O2、CH4,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H4>O2>CO2,故B正确;C.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O2、O2、CH4三种气体摩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2>O2>CH4,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2>O2>CH4,故C正确;D.取mg四种气体,质量相同的CO2、O2、CH4三种气体含电子数分别为:×(6+8×2)=mol,×(8×2)=mol,×(6+1×4)=mol,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是:CH4>CO2=O2,故D错误;故选D。29.C【分析】等质量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成反比,据此回答问题。【详解】A.若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A错误;B.若M(甲)>M(乙),则物质的量甲<乙,又因为气体体积相等,故气体摩尔体积甲>乙,B错误;C.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同温同体积时,同质量的气体或混合气体,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正确;D.由质量和密度相等可知,气体体积相等,D错误。答案为C。30.C【详解】A.C2H6O存在同分异构体乙醇和乙醚两种,如果是23g乙醇,C-H键数目为2.5NA,如果是23g乙醚,C-H键数目为3NA,故A错误;B.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10-5mol/L,此溶液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n=cV=10-5mol/L×1L=10-5mol,是水电离出的全部氢氧根,故此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A,故B错误;C.甲醛和冰醋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含原子为0.4NA个,故C正确;D.只有浓度没有体积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答案为C。31.C【详解】A.NaHSO4晶体中只存在Na+和 ,故0.1mol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为0.2NA,A错误;B.标况下HF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11.2L HF的物质的量,B错误;C.由硫化钙和硫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如果在混合物中有32g硫,则有40g钙,氧原子是28g ,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A , C正确;D.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中NH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在两种溶液中该离子均会水解,因浓度不同水解程度不同,所以最终该离子物质的量不同,D错误;故选C。32.D【详解】A.三氯化磷分子中含有3个磷氯键,则27.5g三氯化磷分子中含有磷氯键的数目为×3×NAmol—1=0.6NA,故A错误;B.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23g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分子的数目为××NAmol—1=0.5NA,故B错误;C.磷酸溶液中磷酸和水中均含有氧原子,则100g质量分数为49%的磷酸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4×NAmol—1+×1×NAmol—1>2NA,故C错误;D.在25℃时,1L pH=12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数目约为0.01mol/L×1L×NAmol—1=0.01NA,故D正确;故选D。33.C【详解】A.分解生成和,为,转移的电子数为,A正确;B.淀粉的分子式为,,淀粉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B正确;C.没有说明的状况,不能确定所含分子数,不能计算共用电子对数,C错误;D.的分子式为,,为,生成的分子数为,D正确;故选C。34.C【详解】A.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金属镁能溶于氯化铵溶液反应中生成3.36L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故A错误;B.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物质的量和含有氯离子的数目,B错误;C.氨分子和铵根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均为10,则1mol氨气和1mol铵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均为1mol×10×NAmol—1=10NA,故C正确;D.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则14g氮气和足量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生成的分子总数小于×2×NAmol—1=NA,故D错误;故选C。35.B【详解】A.D2O的摩尔质量是20g/mol,1.8gD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0.9NA,A错误;B.46gC2H6O的物质的量为1mol,结构可能是二甲醚或乙醇,无论二甲醚( )或乙醇( ),共价键数目均为8NA,B正确;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生成的SO3的分子数小于NA,C错误;D.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同时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即1mol甲烷没有全部转化成CH3Cl,故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NA,D错误;故选B。36.A【详解】A.5.5g P4O6的物质的量为,由图可知0.025mol P4O6中含有的P-O键的数目为12×0.025=0.3NA,A正确;B.ClO-离子会因为水解而消耗一部分,从而导致数目减小,B错误;C.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最终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小于0.1NA,C错误;D.未指明状态,不能确定22.4L 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错误;故选A。37.C【详解】A.羟胺(NH2OH)中,O元素显-2价、H元素显+1价,依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求出N元素的化合价为-1,A正确;B.3.3g羟胺的物质的量为0.1mol,1个羟胺分子中含有18个质子,则0.1mol羟胺中所含质子数目为1.8NA,B正确;C.在羟胺分子中,1个N原子与2个H原子、1个O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后,还剩余1对孤对电子,所以羟胺的电子式为,C错误;D.1molNH2OH(N显-1价)被足量氧气氧化,产物为N2,则该过程中失去1mole-,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D正确;故选C。38.A【详解】A.甲醛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则甲醛(HCHO)和乙酸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则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mol=4NA,A正确;B.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c(H+)=10-1mol/L,水电离出的c(H+)=c(OH-)==1.0×10-13mol/L,B错误;C.铅蓄电池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1molPbO2参与反应,正极质量增加64g,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正极质量增加9.6g,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3mol,C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P元素化合价由0价转化成-3价和+5价,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转化成+1价,该反应中氧化剂为CuSO4、P4,还原剂为P4,6mol硫酸铜氧化P4的物质的量有:=0.3mol,D错误;故本题选A。39.D【分析】含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关闭、,打开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气体总体积,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缓缓打开,干燥管中装入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排水法收集测氧气体积。【详解】A.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气球中生成、,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左边量筒中通过排水法收集到氧气,A正确;B.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气球中生成、,B正确;C.测定气体总体积是利用气球膨胀,把瓶中的空气排入右边排水量气,所以必须关闭、,打开,C正确;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应该关闭,缓缓打开、,才可观察到气球慢慢缩小,D错误;答案选D。40.(1) 过滤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连接好装置,从漏斗向量气筒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移动漏斗使左、右两侧形成液面高度差。静置后,液面高度不再变化,即表明气密性良好(3)移动漏斗保持左、右两侧液面相平(4)%【详解】(1)完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有可溶性的物质也有不溶性的物质,所以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从溶液中获得晶体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2)依据装置压强变化和液面变化可知,连接好装置,从漏斗向量气筒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移动漏斗使左、右两侧形成液面高度差。静置后,液面高度不再变化,即表明气密性良好;(3)移动漏斗保持液面与量气筒液面相平,防止试管和量气筒内气体压强过大造成误差;(4)根据题意知,小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其体积为V(O2)=(b-a)×10-3L,根据2CaO22CaO+O2↑,n(CaO2)=2n(O2)=2×=mol,过氧化钙的质量是m(CaO2)=mol×72g/mol=g,则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00%=%。41. Cu5FeS4 Fe3+、Cu2+、H+ SO2+ 2Fe3+ + 2H2O == SO42- + 2Fe2+ + 4H+【详解】(1)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应为SO2,固体B中仅含CuO、Fe2O3,并结合X中含有三种元素,可知X为S、Fe、Cu组成的化合物;固体B溶于足量稀盐酸生成FeCl3和CuCl2溶液,加入5gCu,剩余1.8gCu,则溶解Cu为3.2g,其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Cu+2Fe3+=Cu2++2Fe2+,可知固体B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0.05mol×160g/mol=8g,则CuO为40g,物质的量为0.5mol,原固体X中S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化合物X中Fe∶Cu∶S=0.1mol:0.5mol:0.4mol=1:5:4,X的化学式为Cu5FeS4;(2)CuO、Fe2O3溶于足量稀盐酸生成FeCl3和CuCl2溶液,则所得溶液C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3+、Cu2+、H+;(3)SO2溶于含有Fe3+的溶液会被氧化生成SO4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2Fe3+ + 2H2O == SO42- + 2Fe2+ + 4H+。42.D【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则28g乙烯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5×NAmol—1=5NA,故A错误;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氯化氢气体中只含有氯化氢分子,不含有氢离子,故B错误;C.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为12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离子数目,故C错误;D.的中子数为10,则1.8g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mol—1=NA,故D正确;故选D。43.C【详解】A. 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其中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其中只含有个阳离子,A说法不正确;B.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B说法不正确;C.分子中有6个中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含有的中子数为,C说法正确;D.和发生反应生成,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和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D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44.C【详解】A.体积未知,HCl分子的数目不能计算,故A错误;B.没有标准状态,不能计算H2分子的数目,故B错误;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180g葡萄糖的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C原子的数目为6NA,故C正确;D.1molN2中有1molσ键,故σ键的数目为NA,故D错误;故选C。45.A【详解】A.1个分子中含有3个键,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含有3mol键,键的数目为,A正确;B.盐酸为氯化氢的水溶液,氯化氢会全部电离出阴离子Cl-,水会部分电离出阴离子OH-,水的质量及电离程度未知,故无法计算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B错误;C.未提到具体的温度、压强(如标况下),故无法计算与混合后的分子数目,C错误;D.为1mol,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式为:,故1mol Na应对应生成0.5mol H2,分子数目应为0.5,D错误;故选A。46.C【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氟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子数为1mol=,A正确;B.碘蒸气与氢气发生的反应为:,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B正确;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电极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氢气与氯气,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气体的总质量为,则说明反应生成的氢气与氯气的物质的量各自为1mol,根据关系式H22e-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C错误;D.溴化铵水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即c()+c()=c(Br-)+c(OH-),则物质的量也满足n()+n()=n(Br-)+n(OH-),因为n(Br-)=,所以该溶液中与离子数之和大于,D正确;故选C。47.A【详解】A.中C和O均为杂化,23g乙醇为0.5mol,杂化的原子数为,选项A错误;B.中氙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为,则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选项B正确;C.1个中含有4个配位键,1mol含配位键的个数为,选项C正确;D.标准状况下。11.2LCO和的混合气体为0.5mol,分子数为,选项D正确。答案选A。48.D【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0.9mol,1个含0+(18-8)=10个中子,则含有的中子数为,A错误;B.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C.存在2NO+O2=2NO2,2NO2N2O4,因此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C错误;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同时产生1molHCl分子,分子数不变,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0.5mol,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D正确;选D。49.B【详解】A.由于溶于水中的Cl2只有部分与H2O反应,故(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A错误;B.根据反应:SO3+H2O=H2SO4,Cu+Cl2CuCl2,故和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B正确;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由于浓硫酸难挥发,故不能形成白烟,C错误;D.由于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故与溶液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50.B【详解】A.没有标明气体的存在状态,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5mol,故A错误;B.硫酸氢钠晶体中存在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硫酸氢钠的摩尔质量为120g/mol,所以12g硫酸氢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阴、阳离子总数为,故B正确;C.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因此与足量反应生成的分子数小于,故C错误;D.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生成金属镁,镁由+2价降低到0价,因此1mol氯化镁完全电解生成金属镁,转移2mol电子,电解熔融制(物质的量为0.1mo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故选B。51.C【详解】A.1个的电子数为10,故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故A错误;B.的电子式为,含有1个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故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05,故B错误;C.肼中每个N原子上各有1个孤电子对,故肼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0.2,故C正确;D.发生反应时,C=C中的一个键和H-H键都断裂,故生成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2,故D错误;故选C。52.C【详解】A. HC≡CH中含有3个σ键和2个π键,所以1molHC≡CH分子中所含σ键数为3 NA,所以A错。B.因为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1L0.1 mol·L-1的Na2CO3溶液含的数目小于0.1 NA,所以B错。C. Na2O2和水反应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为2mol,78 g Na2O2是1mol,只能产生0.5molO2,所以电子转移数为NA,所以C对。D. 标准状况下,C2H5OH是液体,不是气体,所以不能用来计算,所以D错。53.A【详解】A. 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则4mol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7)-(+2)]=20mol,即转移电子数为20NA,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以及Cu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u-2e-=Cu2+,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即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Cu失去的电子应小于1mol,阳极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阳极反应的Cu的质量小于0.5mol×64g/mol=32g,B错误;C.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求出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C错误;D.n(Na2CO3)=0.100mol/L×1L=0.100mol,由于发生水解:+H2O +OH-、+H2O H2CO3+OH-,故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00mol,阴离子数大于0.100NA,D错误;答案选A。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