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冬季防溺水安全知识学起来~冬季天气变冷,温度偏低,河沟处结冰,由于学生防范意识较弱,部分学生喜欢踏冰玩耍,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危险异常,极易造成溺水事件的发生。在此提醒家长和学生不要到河边、湖边溜冰、嬉戏防止发生滑冰溺水事故冰面上有哪些危险?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眼睛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要用脚试冰面是否结实,一旦冰面破裂,会很危险。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4.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无从判断冰面情况。5.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如何预防冰面溺水?1.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准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2.不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3.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报110救护。4.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5.如果想溜冰,就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6.在初冬、早春季节,不要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因为此时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7.不到设有“禁止下水(游泳)”标志的水域附近玩耍。8.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的水域冰面上行走、玩耍、滑冰等。9.发现伙伴去冰面玩耍,要及时提醒和劝阻,劝阻无效时,要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10.外出时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和谁一起、什么时间回来,严禁私自相邀外出玩耍。11.提高安全意识,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险情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或者报警。一旦发生意外,如何自救?冬季气温降低,不少水面都结了一层冰常常有人在冰面上玩要逗留。但是由于气温的波动,在薄冰层上行走,极有可能发生冰面破裂,导致身体掉落水中,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冰面落水的危险性当人一旦掉落进入冷水中身体会受冷而产生冲击反应,称为“躯干反射”它会使人想要大口喘气和呼吸,并会导致人体发生短暂休克,增大溺水的风险身体会快速地散热当体温低于 35°C 时:会产生寒战、头晕、心率增快、混乱、疲劳、说话困难、行为笨拙等。如果所在的水质浑浊,落水者就会在水下无法精确地找到洞口。同时,易碎的冰层更增大了救援难度。当发现冰面裂痕时如何安全脱身 当发现冰面因为无法承重而产生裂痕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切勿因慌乱逃跑而导致冰面压强增大引发快速崩塌此时应当慢慢趴下或者躺下,然后匍匐爬向岸边,或者慢速翻滚向岸边移动。当发生冰面落水如何自救 1.首先应快速抓住手边的背包木板等可以漂浮的物品,同时摘掉身上的沉重物品,减少溺水的风险。2.保持镇定,不要乱扑乱打同时调整姿势使身体尽量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3.冷静观察,寻找冰面较厚、裂纹小的地点,将身体尽量靠近冰面边缘,双手伏在冰面上。双手不要用力撑在冰面上,应当通过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全身呈伏卧姿势登上冰面。4.离开冰窟口后,千万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滚动或爬行的方式慢速达到岸边再上岸。上岸后如手脚冻僵,应该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滑冰溺水是冬季一大杀手,每年都有不少掉入冰窟溺亡的事故发生,上放学途中、周末、节假日是滑冰溺水高发时段!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特别注意防止孩子滑冰玩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最安全的措施就是远离危险区域!最安全的措施就是远离危险区域!最安全的措施就是远离危险区域!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