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物质的基本含义、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逐步学会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难点:物质的概念,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教师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年有一句俗语,叫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世界,进入我们今天课堂的学习——世界的物质性。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面包和爱情的故事。
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做一个选择题,如果这个世界上留给你的只剩下面包和爱情,你会选择什么呢?
师: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会选择面包,俗话说:爱情抵不过柴米油盐,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择面包而不选择爱情呢?因为面包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爱情是虚拟的存在,那么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背后所代表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物质,那么物质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一、物质的概念
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师: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讲的就是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说:这个桌子,不管我想不想它存在,它都在这里,不会消失。体现的是一种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认识它,体现的是一种可知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客观存在是指世界上存在着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精神和意识,虽然他们是虚无缥缈的,但我们也说他们是存在的。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来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物质的概念。
师:像超声波、紫外线,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但他们也是客观存在着的,比如说氧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如果缺少了氧气,就活不下去,因此我们说他们是客观存在的。
师:这个桌子它属于物质,那么物质等不等于桌子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从一个简单的概念来看,我们说香蕉、苹果、梨、葡萄,它们都是水果,水果就是对它们的总称、对它们的抽象概括,而苹果香蕉就是水果这一概念的具体体现,类比下来,物质也就是对世间万物的一个抽象概括,体现的是万物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而桌子、椅子这些东西也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1)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2)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师:了解了什么是物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探索世界的第一站——自然界。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我们的先辈也曾经思考过世界是怎么产生的,大家知道哪些有关的神话故事吗?比如说东方有盘古开天辟地,相对应的西方有上帝创世说,那么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和上帝吗?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一:4月24日,长沙市在对外地来长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两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目前,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已对相关情况进行排查,已追踪的密接、次密接均已隔离管控,相关场所已全面消毒。当前,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只有中国境内日渐恢复。
师:中国的疫情能够控制住是上帝发挥了作用吗?很明显不是,是因为有政府、医生、志愿者等等的努力,我们才能在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下幸存下来。所以,上帝和神是不存在的,世界也不是由神创造的,那么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一起看一则短片。
师:看完视频我们知道,自然界不是一下子就形成或者说突然出现的,它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视频以及课本的17页的第一段,找到原因。这位同学找的很准确。
自然界是物质的原因: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师: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都有起源和发展史,比如说植物动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也都能够认识这个过程,所以自然界是物质的。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师:了解了自然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人类社会。我们知道了自然界是如何产生的,那人类社会是怎么来的呢?在早期,东西方都把人的起源神化,比如说东方的女娲抟土造人,西方有上帝创造亚当。到今天大家肯定更相信科学的说法,那人是怎么来的,我们先来看一则小视频了解一下生物是怎么来的。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看完了视频,祝融融你来简单说一下生物是怎么来的。没错,就是由单细胞进化而来的。单细胞进化出古猿,在此基础上进化出人类,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南方古猿是最早的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再又经过了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这个进化是比较漫长的。人类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种群。
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古猿能进化成为我们人?其中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请XX同学回答一下,劳动,回答正确请坐。那为什么不是火呢?火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没有用火这项劳动,火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要有采摘事物制作工具这些劳动,所以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用火之后,营养更丰富也就促进了人脑的产生。人类弱小所以要群居生活进行劳动,所以结成了社会关系。从这三个方面来讲,劳动才是使猿进化成人的决定因素。所以也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师:因此,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一个就体现在它的产生上,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构成因素上来看,人类社会由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生产方式构成,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因此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四、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看完了人类社会,我们最后一起来探索一下奇妙的意识世界。大家生活中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想法:今天吃什么?同桌的女孩子今天好不好看?今天下雨不能打乒乓球了!好难过!
师:那我们说这些想法都是属于意识的范畴。那么人的意识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意识进化的四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是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就包括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比如说石头的风化,水往低处流。第二阶段是低等生物的简单刺激感应,比如说含羞草害羞,对外界的触碰会合拢叶子,第三阶段则进化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比如说这只狗在遇到危险时它也会选择逃跑,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心理并不等于意识,它是一种本能行为。第四阶段才进化出人类的意识。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师:那么只要是人就会有意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印度“狼孩”事件。(请同学读)
材料: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 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 ,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狼孩”一事。
师:讲的是被狼养大的两个小女孩,她们像狼一样,被称为“狼孩”,那么“狼孩”为什么没有发展出人的意识,而成为了像狼的怪物呢?后天的劳动和社会交往对于形成人类意识同样很重要,前面已经讲过了劳动可以促进人脑的生成,社会交往促进的是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幼儿时期我们的语言就是在父母的教导下慢慢形成的,而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和人说话,也会造成语言的退化。并且劳动和社会交往还提供了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成人。因此,意识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师: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翻到20页,上面两段,做下笔记。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物质是先于意识而存在的。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师:物质世界还在不断地发展,当前的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地进步,同学们应该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科幻电影吧,比如说魔幻手机,终结者,以及你好安怡,那同学们看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机器人未来会不会拥有意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个视频。
师: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PK人脑是失败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机器人的数据处理中心没有自主思维能力,它只是由人类编造的程序构成的,是没有办法和人类的大脑相媲美的,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它由很多精密的部分构成,可以进行理性思考,掌控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本能,因此它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也就是进行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是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做一些笔记。
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师:我们回到之前讲的那些想法,这些想法为什么会产生呢?意识是凭空出现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
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猪的印象,画一画。(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画一画)
师:两位同学都画得很好,但是我们说他们画出来的猪本质上都具有猪的一个基本特征,也就是大耳朵、猪鼻子,因为他们脑海中都有对猪的一个客观印象。首先世界上有猪的存在,然后通过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比如说生活中看过小猪佩奇的动画,或者去乡下看到过猪,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并通过人脑的加工改造,也就是我们的自由畅想,从而形成了我们对猪的一个意识,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猪,就不可能形成我们对它的这样一种意识,因此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5、意识也有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反映(补充)
师:但意识一定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吗?大家应该都玩过或者听说过王者荣耀,在王者荣耀中,李白的形象是这样的,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孩子因为王者荣耀把李白当成了一个刺客,而且是长着一堆可爱的耳朵,历史上的李白却是与之完全相反的诗人,那么这个孩子脑海中对李白的印象就存在一种误差,所以意识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反映,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师: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请大家翻到书本21页,把第二段话打上记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神和上帝的,因此我们要坚持科学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原理: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④物质是本源,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课堂总结】
师:最后我们来进行一下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从三个世界来进行探索,了解了物质的概念,知道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而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巩固提高】做题
【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