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第3课《他为什么不高兴》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闽教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第3课《他为什么不高兴》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闽教版小学心理健康二年级上第二单元第3课
《他为什么不高兴》
一、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八、九岁左右学生在思维形式层面正处于由直观向内在本质的过渡期;在道德发展水平上,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能够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看法,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此外,社会性发展中同伴交往也越来越重要,二年级的儿童属于单向帮助关系,友谊是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本节课活动设计多次再现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熟悉情境,就“如果我是他(她)”句式进行练习,使学生有了初步换位思考的心理品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关心同学,学习理解同学的感受、心情以及需要。
2.增进与同学的友情,关心、爱护帮助同学。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关心同学,学习理解同学的感受、心情以及需要。
难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立场想问题的心理品质,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四、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五、活动对象:二年级学生
六、活动时长:40分钟
七、活动过程:(详案)
(一)团体热身阶段:暖身操——我的表情变变变(3分钟)
1、规则:老师播放视频《表情操》,孩子们跟在后面做出相应的表情,不同的表情对应着不同的情绪。
2、总结:刚才同学们表演的就是我们的心情,心情家族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中是其中的一个心情不高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为什么不高兴”吧。
【设计意图:通过暖身活动,活跃班级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让孩子认知生活中的常见心情。】
(二)团体转换阶段:发现不高兴(12分钟)
1、你的同桌不高兴时是什么样的?请画一画,或互相演给对方看。
2、请你模仿班上的一位同学不高兴时的表情、动作、语言,让大家猜猜,你演的是谁。记住,你可不能先说出他(她)的名字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表演同伴不高兴时的样子,强化学习观察别人的情绪,留意别人的神态、动作、语言;】
(三)团体工作阶段:小小知心人(20分钟)
1、请你辨一辨,书中(24页)的这些小朋友,你知道谁的心里不高兴或不好受吗?为什么?
2、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吗?
3、创设情境,感受换位思考:在接力比赛中,婷婷因为不小心摔倒了,让班级错失第一名。此时她的耳边传来两个声音。
①同桌之间分角色扮演互相读一读。
②思考:如果你是婷婷,你听到这两句话之后,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鼓励和支持让人感到温暖而又有力量。一味责怪和嘲笑让人觉得难受和生气。当他不高兴了你可以用上“如果我是____,”这个换位思考的咒语帮帮他。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知心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学习理解别人的感受、心情、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认识到有烦恼很正常,同时体验到帮助他人可以收获快乐。】
(四)团体结束阶段:总结收获,谈感受(5分钟)
同学们,现在请静下心来回想一下,通过这节课的体验,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情绪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阴。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留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不高兴,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