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心老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和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2.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了解身边的老人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3.使学生了解在家庭里、在社会上,许多可敬的老人仍发挥着他们的余热,为大家作贡献,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帮助老人。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4.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表演、念儿歌等活动,使学生更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心老人”的思想内化行动。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态度教学过程:一、走进故事屋。1. 我们都有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小朋友们,你家里都有哪些人呢?(评: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真幸福呀!你有一个温暖的三口之家!你们是三代同堂,真好!四代同堂,真让人羡慕!)2.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我们的祖辈,他们养育了我们的父亲、母亲。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就要去关心他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心老人,板书:关心老人。齐读课题。3.我们的好朋友乐乐猴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会生娃娃的热水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生看书,师读故事)故事中的热水袋真的生娃娃了吗?那是怎么回事?指名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我最喜欢玲玲,因为玲玲关心奶奶,是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你还喜欢故事中的谁?(我喜欢故事中的妈妈,因为妈妈把自己的热水袋给了奶奶,为奶奶端水送茶,给玲玲做了一个榜样)4.过渡:多好的妈妈!多么关心老人的玲玲呀!那小朋友你们关心家里的老人吗?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二、爱心小测试。出示课件;“爱心小测试”。媒体出示“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爷爷(或其他老人)爱吃什么?②外公(或其他老人)爱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③外婆(或其他老人)最喜欢做什么事?④奶奶(或其他老人)最烦恼的是什么事?⑤外公(或其他老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⑥爷爷(或其他老人)的生日是( )月( )日?总结:通过这次小测验,老师发现一(1)班的小朋友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真细心,看来你们在平时就留心去了解老人和关心老人了。老师相信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做得更好。三、探讨俗语含义。1.小朋友们,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如年轻时灵活了,可为什么盼盼的爸爸却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跟老师一起念这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2.请小朋友们将课本翻到第33页,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幅图,盼盼右边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奶奶在家洗菜,准备一家人的午饭。)(把话说完整。声音真响亮。)盼盼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下雨了,奶奶为小朋友送伞)那小朋友你们自己的爷爷、奶奶每天都为你为家庭忙些什么呢?原来家里的老人每天为我们大家做了很多事,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留心。3.老师也搜集了几张老人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中的5张图片)这位老人在干什么 交流:(1)这位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但还是坚持做家务,为家人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为家庭做出很大的贡献。(2)老爷爷在菜田里干活,一家人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多好啊!老爷爷为家庭做出了贡献。(3)这位年轻的爷爷帮小区清理垃圾,为大家创设美丽的生活环境!(4)老爷爷是医生,治好许多病人,为病人解除了痛苦。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5)这位老爷爷是位老师,培养了许多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优秀人才。总结:这些老人有的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有的为家庭做出了大贡献。难怪人们会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我们小朋友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家里有个老人就像有个宝贝一样。我们再一起深情的读读这句话。4.老师呀和很多小朋友一样,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每天老师都要很早地到学校上班,家里的许多事情,比如买菜呀、做饭呀、扫地呀、拖地呀等等这些家务活都是由家里的老人来完成,老师特别感谢他们,他们把我的孩子照顾得非常好,这样,老师就能安心地到学校来上课。所有的老人都为家庭或者为国家做着贡献,小朋友,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自己的爷爷奶奶说吧。谁来夸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学生也来夸夸自己家里的老人。5. 小朋友,你们对爷爷奶奶说的话让老师都感动了。咱们就把它写下来吧。 四、课后延伸,观察活动1、当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他们却一天天地慢慢老去。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还在为我们操心着,他们是多么可敬呀!其实呀,只要我们做一件小小的事,老人们就会非常开心,就像儿歌中说的:媒体出示儿歌,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学唱儿童。教师鼓励学生自编动作来唱歌。2、回家把这首儿歌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好吗?老师还想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老人,他们也需要大家的关心,我们也要为他们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这样我们的这棵社会的大树才会长得更茂盛、更绿、更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