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3课《两只小象》+《三角铁和铃鼓》【教材分析】《两只小象》+《三角铁和铃鼓》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3课唱歌课。《两只小象》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舒缓的四三拍节奏贯穿全曲(最后两小节稍有变化),仿佛小象略显笨拙的步伐。分解式和弦的旋律进行,刻画了小象活泼、俏皮的性格。《两只小象》歌词通俗易懂,词曲结合紧密,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的快乐、活泼(二)艺术表现能跟着钢琴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去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激发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唱好歌曲2、感受旋律的特点(二)教学难点:1、表演唱歌曲2、能用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谁能描述一下大象的长相?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谁能模仿一下大象走路的样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两只大象》。书写板书《两只大象》。【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音乐教师: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听一听歌曲,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播放歌曲)预设:聆听歌曲教师:同学们,通过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预设:三拍子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打拍子,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预设:中速教师:《两只小象》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舒缓的四三拍节奏贯穿全曲(最后两小节稍有变化),仿佛小象略显笨拙的步伐。分解式和弦的旋律进行,刻画了小象活泼、俏皮的性格。下面请同学们朗诵一下歌词预设:朗诵教师:下面老师朗诵一遍,请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区别是什么?预设:老师朗诵的有节奏感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诵一遍预设:跟着老师朗诵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一下简谱,我们先学唱第一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三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四句预设:跟琴学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音频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边唱边律动预设:表演唱【教学建议:聆听范唱时可引导学生随歌曲做动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注重学生节拍的培养。模仿大象走路,感受不同音符的时值。运用多媒休教学手段设置情境,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创歌表演动作。】教师:下面我们认识两种乐器,同学们猜猜它的名字是什么?(展示图片)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这两种乐器叫作三角铁和铃鼓,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两种乐器。三角铁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用细钢条弯制成三角形,以金属棒敲击发音(也可将金属棒置于三角铁环内奏出“滚奏”效果)。其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出现,以增加气氛。三角铁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势:左手手掌弯曲举至胸前,把三角铁的绳环挂在食指上,再以拇指辅助握持,右手持击槌。演奏方法:三角铁有一个缺口,演奏时只有缺口在下方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右手持击槌轻敲三角铁缺口的对边中心点(此点为三角铁之中心点,声音最悦耳),或敲击底边的中心点(三角铁最稳定,不会晃动),敲击此点比较简单,适合一二年级或初学的学生。演奏颤音时,则来回敲击三角铁缺口的对角两边。消音法:三角铁是金属乐器,敲击以后,会持续发出共鸣音,所以要用左手五指指尖握持三角铁,以消除余音。下面找同学上来试试预设:上台试奏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铃鼓。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形小孔,装有5~7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圆孔作为手握部位。在民间舞蹈、乐队伴奏与课堂教学中,铃鼓都是一件色彩性很强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多用右手持鼓,以左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下面找同学上来试试预设:上台试奏【教学建议: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才能使三角铁和铃鼓发出好听的声音,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探索的结果。教科书中有三角铁和铃鼓的演奏姿势图,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演奏姿势。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教科书的图谱练习两种打击乐器的合奏。】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三角体和铃鼓为歌曲伴奏,并找同学上台模仿大象预设:上台表演【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预设:欣赏视频教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预设:分享感受【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激发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的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两只小象》1=F 3/4 中速《三角铁+铃鼓》演奏姿势演奏方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描述一下大象的长相?谁能模仿一下大象走路的样子?歌曲《两只大象》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听一听歌曲,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同学们,通过聆听歌曲判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打拍子,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两只小象》这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舒缓的四三拍节奏贯穿全曲(最后两小节稍有变化),仿佛小象略显笨拙的步伐。分解式和弦的旋律进行,刻画了小象活泼、俏皮的性格。下面请同学们朗诵一下歌词下面老师朗诵一遍,请同学们听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区别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诵一遍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一下简谱,我们先学唱第一句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二句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三句填词演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学唱第四句填词演唱整体演唱下面跟音频演唱下面我们边唱边律动下面我们认识两种乐器,同学们猜猜它的名字是什么?这两种乐器叫作三角铁和铃鼓,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两种乐器。三角铁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用细钢条弯制成三角形,以金属棒敲击发音(也可将金属棒置于三角铁环内奏出“滚奏”效果)。其发音清脆悦耳,穿透力强,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常常在华彩性的乐段中出现,以增加气氛。三角铁也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演奏方法:演奏姿势:左手手掌弯曲举至胸前,把三角铁的绳环挂在食指上,再以拇指辅助握持,右手持击槌。三角铁有一个缺口,演奏时只有缺口在下方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右手持击槌轻敲三角铁缺口的对边中心点(此点为三角铁之中心点,声音最悦耳),或敲击底边的中心点(三角铁最稳定,不会晃动),敲击此点比较简单。消音法:三角铁是金属乐器,敲击以后,会持续发出共鸣音,所以要用左手五指指尖握持三角铁,以消除余音。下面找同学上来试试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铃鼓。铃鼓是在扁圆形的木制鼓框上,单面蒙以羊皮、马皮或驴皮,皮面周围用铁钉绷紧,鼓框上开有扁圆形小孔,装有5~7对铜制或铁制小钹,另有一圆孔作为手握部位。在民间舞蹈、乐队伴奏与课堂教学中,铃鼓都是一件色彩性很强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多用右手持鼓,以左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下面找同学上来试试精彩演绎同学们,下面我们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三角体和铃鼓为歌曲伴奏,并找同学上台模仿大象同学们,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再见!感谢观看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403001.mp3 02403002.mp3 02404001.flv 35b6f86e3f4f456aad108b8cc215c4c6.mp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三角铁和铃鼓》教案.docx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三角铁和铃鼓》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