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5: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选择题突破5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真题回顾】
命题角度1 元素“位一构一性”相互推断
1.(2023·全国乙卷)一种矿物由短周期元素W、X、Y组成,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W、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常见化合价有-1、-2 B.原子半径大小为Y>X>W
C.YX的水合物具有两性 D.W单质只有4种同素异形体
2.(2023·辽宁卷)某种镁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示。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Y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Y原子价电子数是Q原子价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W与X的化合物为极性分子
B.第一电离能Z>Y>X
C.Q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D.该阴离子中含有配位键
3.(2022·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命题角度2 物质结构与性质
4.(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NH2)3]4[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C(NH2)3]+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
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D.晶体中B、N和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
5.(2023·湖北卷)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沸点:正戊烷(36.1 ℃)高于新戊烷(9.5 ℃) 分子间作用力
B 熔点:AlF3(1 040 ℃)远高于AlCl3(178 ℃升华) 晶体类型
C 酸性:CF3COOH(pKa=0.23)远强于CH3COOH(pKa=4.76) 羟基极性
D 溶解度(20 ℃):Na2CO3(29 g)大于NaHCO3(8 g) 阴离子电荷
6.(2023·山东卷)石墨与F2在450 ℃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增强
B.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
C.(CF)x中C—C的键长比C—F短
D.1 mol (CF)x中含有2x mol共价单键
7.(2022·湖北卷)某立方卤代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的配位数为6
B.与F-距离最近的是K+
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aF3
D.若F-换为Cl-,则晶胞棱长将改变
【考点剖析】
微点1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相互推断
【典题精练】
1.(2023·浙江6月选考)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只有X、 Y元素相邻。X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W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Z>X
B.电负性:Z>Y>X>W
C.Z、W原子形成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简单离子的半径:WD.W2X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之一是非极性分子
2.(2023·广州调研)甲~丁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同周期中酸性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原子半径:甲>乙>丙
B.非金属性:丁>丙>乙
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乙>甲>丁
3.(2023·武汉武昌区质检)短周期主族元素M、N、X、Y、Z分布在三个周期,N、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物质Q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组成(结构如图),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中Z的简单离子在同周期中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N>X B.简单离子半径:X>Y>Z
C.YZM4是一种氧化剂 D.Y和M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智能提升】
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熟练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元素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 属性和 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 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2.核外电子排布特征和元素化合物特性
(1)明确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征
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Be、Ar。
②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H、Be、Al。
③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Li、P。
④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Si。
⑤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Li。
⑥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He、C、S。
⑦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
⑧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O。
(2)熟记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④常见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水、SO2、Na2O2、双氧水等。
⑤单质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无正价的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腐蚀玻璃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元素:F。
⑥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H;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Li。
⑦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金属元素:Hg。
⑧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
⑨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化合的元素:N;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⑩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3.短周期元素的成键特点
短周期元素 H F、Cl C、Si N、P O、S B
族 ⅠA ⅦA ⅣA ⅤA ⅥA ⅢA
共价键 —X —X 或 或—X≡ 或 ==X— —X—或==X 或
(注:X表示对应表格中的元素)
一般情况下,氢原子通过形成一个单键达到2e-稳定状态,其他原子也可通过形成共价键达到8e-稳定状态,但硼原子既可形成6e-结构,如硼酸()、BF3()等,也可形成8e-稳定结构,如硼氢化钠等。P、S可以形成10e-、12e-结构,如PCl5、SF6等。
微点2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性质
【典题精练】
4.(2023·南通高三统考)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r(K+)>r(S2-)
B.第一电离能:I1(N)>I1(S)
C.电负性:χ(C)>χ(O)
D.酸性:H2CO3>H2SO4
5.(2023·湖北卷)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某些微粒的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4和H2O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
B.SO和CO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C.CF4和SF4均为非极性分子
D.XeF2与XeO2的键角相等
6.(2023·常州高三统考)某锂盐用作锂电池的电解质,能有效提高电池性能,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CH4>H2O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C.简单离子的半径: O2->F-
D.该锂盐的阴离子中含有配位键
7.(2023·衡水重点中学三模)羟胺(NH2OH)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比肼还弱的碱溶液。羟胺可与Zn2+形成Zn(NH2OH)2Cl2,已知反应:NH4NO2+NH4HSO3+SO2+2H2O===[NH3OH]+HSO+(NH4)2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O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
B.SO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NH2OH与NH中H—N—H的键角相同
D.H2O、NH与NH2OH的VSEPR模型相同
【智能提升】
1.原子结构与性质
(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表示方法 举例
电子排布式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简化表示式 Cu:[Ar]3d104s1
价电子排布式 Fe:3d64s2
电子排布图 (或轨道表示式)
(2)元素的电离能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③同能级的轨道为全满、半满时第一电离能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3)元素的电负性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
2.杂化方式判断方法
(1)公式计算法
①适用范围:ABn型分子或AB型离子。
②公式:价层电子对数(n)=

③O、S作中心体提供6个价电子,作配位体提供0个单电子。
④当出现单电子时,单电子算一对。如n=≈4。
⑤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n>4时,则有d轨道参与杂化,参与杂化d轨道数为n-4。
(2)根据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判断
①单键C、N、O(、、—O—);sp3杂化。
②双键C、N、O(、、):sp2杂化;双双键“==C==”:
sp杂化。
③三键C、N、O(—C≡C—、—C≡N):sp杂化。
(3)根据微粒构型判断
微粒构型 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平面形 V形 直线形
杂化方式 sp3 sp3 sp2 sp3或sp2 sp
3.分子的极性和溶解性
(1)分子的极性
(2)分子的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和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4.配合物理论的应用
(1)单核配体的确认要注意是否带有电荷,如F-、Cl-等,如配合物[CoCl(NH3)5]Cl2,中心离子为Co3+,配体是Cl-和NH3,而不是氯原子。
(2)高考中常考有关配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不考虑空间结构,但要注意配体中的配位原子一定要与中心原子或中心离子直接相连。如[Cu(NH3)4]2+中NH3中N原子为配位原子,所以N原子必须要与铜离子直接相连。
微点3 晶体结构与性质
【典题精练】
8.(2023·长沙适应考)医学上利用碳酸锌(ZnCO3)为原料,通过热分解来制备氧化锌,同时产生CO2。氧化锌有六边纤锌矿和立方闪锌矿两种常见晶体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锌的组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区元素
B.晶体碳化硅与立方闪锌矿的晶胞结构相似,晶体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力也相同
C.六边纤锌矿和立方闪锌矿两种氧化锌晶体中,锌原子周围配位的氧原子数目不相同
D.六边纤锌矿和立方闪锌矿两种氧化锌晶体的空间利用率相同,晶体密度也相同
9.(2023·大连双基测试)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剂,其组成为ZnO/ZrO2固溶体。立方ZrO2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α pm,ZrO2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n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
B.Zr在晶胞中的配位数是8
C.该晶体密度为 g·cm-3
D.ZrO2、ZnO形成的某种催化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ZnxZr1-xOy,则y=x-2
10.(2023·河北示范校三模)砷化镓(GaAs)是一种立方晶系的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将Mn掺杂到晶体中得到稀磁性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砷化镓的晶胞参数为x 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 GaAs中配位键的数目是NA
B.GaAs晶体中,Ga和As的最近距离是x pm
C.元素的电负性:GaD.稀磁性半导体材料中,Mn、As的原子个数比为1∶2
【智能提升】
1.常见晶体的结构特点
晶体 晶体结构 晶体详解
干冰 (1)每8个CO2分子构成1个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面心又各有1个CO2分子; (2)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金刚石 (1)每个C与相邻4个C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2)键角均为109°28′; (3)最小碳环由6个C组成且6个C不在同一平面内; (4)每个C参与4个C—C的形成,C原子数与C—C数之比为1∶2
二氧 化硅 (1)每个Si与4个O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O”,因此二氧化硅晶体中Si与O的个数比为1∶2; (3)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即6个O,6个Si
氯化钠 (1)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Na+、4个Cl-; (2)Na+、Cl-的配位数都是6
氯化铯 (1)每个晶胞中含有1个Cs+、1个Cl-; (2)Cs+、Cl-的配位数都是8
铜 (1)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铜原子; (2)每个铜原子周围紧邻的铜原子有12个
石墨 (1)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层间靠范德华力维系; (2)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连,形成六元环结构。每个六元环平均占有2个碳原子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原子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则键能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就越高,如:MgO>MgCl2,NaCl>CsCl。
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形成的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如Al>Mg>Na。
分子 晶体 存在分子间氢键 其熔、沸点较高,如:H2O>H2S
组成和结构相似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HI>HBr
3.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
(1)氢键对物质熔点、沸点的影响
①分子间存在氢键时,物质在熔化或汽化时,除破坏普通的分子间作用力外,还需要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存在分子间氢键的物质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比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低。
(2)氢键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性增大。
(3)氢键的存在引起密度的变化
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水结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冰融化成水时,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参考答案
真题回顾
1.A [W、X、Y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简单离子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则X位于第二周期,Y位于第三周期, X为O,Y为Mg,W、X、Y组成的物质能溶于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W为C,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A.X为O,氧的常见价态有-1价和-2价,如H2O2和H2O,A正确;B.W为C,X为O,Y为Mg,同主族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为:Y>W>X,B错误;C.Y为Mg,X为O,他们可形成MgO,水合物为Mg(OH)2,Mg(OH)2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与碱反应,所以YX的水合物没有两性,C错误;D.W为C,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等,种类不止四种,D错误。]
2.A [W、X、Y、Z、Q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形成1条单键且核电荷数最小,W为H;X形成4条键,核电荷数大于H,且小于其他三种元素,X为C;Y形成2条单键,核电荷数大于C,Y为O;W、Y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Z为F;Y原子价电子数为Q原子价电子数的2倍,Q为Al。A.W与X的化合物不一定为极性分子,如CH4就是非极性分子,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第一电离能F>O>C,B正确;C.Q为Al,Al2O3为两性氧化物,C正确;D.该阴离子中L与Q之间形成配位键,D正确。]
3.C [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氯酸,则戊为Cl,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
4.A [A.由晶体结构图可知,[C(NH2)3]+中的—NH2的H与[B(OCH3)4]-中的O形成氢键,因此,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A说法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但是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的原子,因此,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5.D [A.正戊烷和新戊烷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新戊烷支链多,对称性好,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沸点较低,故A正确;B.AlF3为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熔点较高,AlCl3为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则AlF3熔点远高于AlCl3,故B正确;C.由于电负性F>H,C—F键极性大于C—H键,使得羧基上的羟基极性增强,氢原子更容易电离,酸性增强,故C正确;D.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的原因是碳酸氢钠晶体中HCO间存在氢键,与晶格能大小无关,即与阴离子电荷无关,故D错误。]
6.B [A.石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1个2p轨道上电子在层内离域运动,故石墨晶体能导电,而(CF)x中没有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上的电子,故与石墨相比,(CF)x导电性减弱,A错误;B.(CF)x中C原子的所有价键均参与成键,未有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或者不饱和键,故与石墨相比,(CF)x抗氧化性增强,B正确;C.已知C的原子半径比F的大,故可知(CF)x中C—C的键长比C—F长,C错误;D.由题干结构示意图可知,在(CF)x 中C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C—C被2个碳原子共用,和1个F原子形成共价键,即1 mol (CF)x中含有2.5x mol共价单键,D错误。]
7.B [A.Ca2+配位数为与其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的个数,如图所示,Ca2+位于体心,F位于面心,所以Ca2+配位数为6,A正确;B.F-与K+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F-与Ca2+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所以与F-距离最近的是Ca2+,B错误;C.K+位于顶点,所以K+个数=×8=1,F-位于面心,F-个数=×6=3,Ca2+位于体心,所以Ca2+个数=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aF3,C正确;D.F-与Cl-半径不同,替换后晶胞棱长将改变,D正确。]
考点剖析
微点1
典题精练
1.A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只有X、 Y元素相邻。X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X为C,Y为N,Z为F,W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则W为Na。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大于第ⅢA族,第ⅤA族大于第ⅥA族,则第一电离能:Z>Y>X,故A错误;B.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Z>Y>X>W,故B正确;C.根据同电子层结构核大径小,则Z、W原子形成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简单离子的半径:W2.D [由“甲~丁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以及题给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四种元素位于第二和第三周期,由“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同周期中酸性最强”推出丁为Cl,则甲为N,乙为O,丙为Si。根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知原子半径Si>N>O,A项错误;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O的电负性大于Cl,知非金属性O>Cl>Si,B项错误;SiO2为共价晶体,C项错误;NH3和H2O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故NH3和H2O的沸点高于HCl,水形成的氢键的强度大于氨气,故沸点H2O>NH3>HCl,D项正确。]
3.B [短周期元素X、Y、Z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Q中Y带1个正电荷可知Y为Na,则Z位于第三周期,而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则Z为Al,结合Q的结构及阴离子所带电荷可知X为F,则N为Cl,因为所有元素分布在三个短周期中,故M为H。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F(X)>Cl(N),A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F->Na+>Al3+,B项正确;NaAlH4是一种强还原剂,C项错误;NaH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微点2
典题精练
4.B [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半径:r(K+)<r(S2-),A错误;B.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基态N原子2p轨道是半充满的,比较稳定,所以N原子第一电离能高于O,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递减,则第一电离能:I1(N)>I1(S),B正确;C.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电负性:χ(C)<χ(O),C错误;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D错误。]
5.A [A.甲烷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4,水分子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也为4,所以他们的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A正确;B.SO的孤电子对为1,CO的孤电子对为0,所以S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O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错误,C.CF4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SF4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为极性分子,C错误;D.XeF2和XeO2分子中,XeF2的价层电子对数=2+(8-2×1)=5,XeO2的价层电子对数=2+(8-2×2)=4,成键电子对数相同,孤电子对不相等,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大,所以键角不等,D错误。]
6.A [A.H2O中存在氢键,CH4中不存在氢键,则H2O的沸点高于CH4,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第一电离能BF-,C正确;D.B原子形成3条共价键之后没有多余的电子,其与其中一个F形成的共价键为配位键,D正确。]
7.D [H2O很稳定是因为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与氢结合的化学键较稳定,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A项错误;SO2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则其空间结构为V形,B项错误;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NH2OH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中心原子有1对孤电子对,H-N-H键的键角小于109°28′,C项错误。]
微题型3
典题精练
8.D [ZnCO3中的Zn元素在ds区,C、O在p区,A项错误;SiC是共价晶体、ZnO是离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同,B项错误;六边纤锌矿和立方闪锌矿中锌原子的配位数均是4,C项错误;二者中的O和Zn都是最密堆积,故空间利用率相同,晶体的密度也相同,D项正确。]
9.D [Z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A项正确;以上底面面心处Zr为例,与其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个数为8,即Zr在晶胞中的配位数是8,B项正确;该晶胞中含有8个O,4个Zr,晶体密度为g÷(α×10-10cm)3=g·cm-3,C项正确;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2x+4(1-x)-2y=0,则y=2-x,D项错误。]
10.D [GaAs中,砷提供孤对电子,镓提供空轨道,两者形成配位键,平均1个GaAs中配位键数目为1,则1 mol GaAs中配位键的数目是NA,A正确;由砷化镓晶胞结构可知,Ga和As的最近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长度(x pm)的,Ga和As的最近距离是x pm,B正确;元素的电负性:G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