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课题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必修一
课型 新课 计划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编写时间
学科备课组 适用年级 高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内容与地位:本框处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位置,承接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和怎样实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化,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新时代必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学生投入实现中国梦的热情。
学情分析 作为2023级高一学生,孩子们学习态度端正,有理想,肯吃苦,正在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对中国梦的本质、党的初心与使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综合思考和继续深化学习的知识与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能够理解为何要坚持和发展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科学精神:能够理解中 国梦的本质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 3.公共参与: 主动承担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分析 重点: 中国梦的本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难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作、推进伟大事业: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历史责任。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温故而知新:知识回顾,考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考点,引出本节课主题。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一 (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回眸过去—寻梦) 中国梦的本质(重点) (1)议学情境一: 观看视频,议一议: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中国梦的理解。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中国梦的特点(重点) 议学情境二: 西方有人认为:“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都在为之发抖。” 思考:中国的强大,会不会对世界造成威胁?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梦的理解。 学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1)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梦是什么,由抽象到具体。 (2)让学生清楚中国梦的特点,对中国梦有认同感。
内容二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跨越时空——追梦)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难点) 议学情境三:《穿越百年的对话》 议一议:小组合作探究,回答前辈们的追问,思考中国共产党如何担当初心使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生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主张。
内容三 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未来——圆梦) 思考:战略安排和青年责任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52-55页的正文,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了解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清楚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增强社会主任意识。
内容四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中国梦的本质、特点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宏观掌握知识点。
作业布置 全优课堂同步提升P117-119页。
集备研讨(手写)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