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国际关系(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国际关系(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第二框 国际关系
【设计依据】
一、理论依据
国际关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是个复杂的概念。从内容上看,它包括国际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等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
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出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被称作国际法。国际法规定了国家在国际政治活动和其他国际活动中应承担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这就使国家在履行国际义务和享有国际权利方面具有了稳定、确定和明确的依据。当前,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
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其中,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属于物质力量,在综合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在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更需要齐心协力增强综合国力,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主权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或暂时相同的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与别国竞争、对抗、谈判、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实力。构成国家实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这些有形无形的因素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安全,其次是谋求和保护本国的发展利益。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和共存,相互间利益的共同之处在不断增加。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一定是以损害别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的。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均衡,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加深人,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但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内容,理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实力的方针政策,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义务。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框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内容要求:“2.1 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可聚焦有关边界问题,讨论在发展睦邻关系的同时如何维护主权安全。以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等为例,找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讨论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两伊战争”、中非合作论坛第三次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材料,感悟国际关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了解国际法的作用,明确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通过具体解读中美建交的背景和历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阐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3.通过分析香港国安法的制定以及香港国安法颁布前后西方反华势力针对香港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在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同时,树立维护本国利益与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世界眼光。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突破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道德与法治》以及高一《中外历史纲要》课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的国际关系,指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精选典型材料创设复杂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理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对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及外交政策的影响。教学中,要讲清楚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概念,并结合情境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变化导致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因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突破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概念释义,首先讲清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引用典型案例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维护国家利益、提升综合国力对我国的影响,理解国家实力对维护国家利益的保障作用,进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拨和引导,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激励作用。
归纳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明确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感悟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理解国际法的重要作用,知道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阐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二)环节二 基于情境,探究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 上面我们了解了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下面我们通过解读具体情境,来探究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请结合下面的情境材料,思考相关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中美建交的背景和历程,以及你所了解的中国与美国交往的一些重要事件,思考三个问题:(1)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2)影响中美建交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分享交流,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
学生1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隔绝。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见,中美建交是平衡美、中、苏三方关系的需要,也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结果。
学生2 我认为中美建交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制衡苏联。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当时,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需求。
学生3 中美两国关系从紧张对抗到友好对话,并逐渐走向正常化的历程告诉我们,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宗教、文化和历史等。其中,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美双方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借助“乒乓外交”,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教师 通过对中美建交背景和历程的分析,同学们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历经了风风雨雨和重大波折,但两国都能够从历史和大局出发,管控矛盾和分歧,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的势头。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了解的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继续发表观点。
学生4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时好时坏,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但总体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双方存在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从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学生5 近几年,两国经贸摩擦不断,不仅损害了长期积累起来的中美互信,也冲击了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中美对话合作不是单行道,不是单方面的恩惠,应该是平等互利的,我国也要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正当发展权利。
教师归纳总结 同学们的分析比较深刻、全面,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曲折前行,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印证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和外交政策不同,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乃至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关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3月27日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时强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希望美方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采取实质性行动,双方共同努力,加强抗疫等领域合作,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中国将与美方共同建设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坚定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自身的正当发展权益,维护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赢得的大国地位和民族尊严。
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都在努力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用各种方法提高本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实践
证明,我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不断提高。
教学设计意图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本节课的议题,“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体认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对国际关系的决定作用,才能认同我们党和国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制定的方针、战略和政策,认同我国为捍卫和维护国家利益所作出的行为选择。教学中创设复杂真实的外交案例作为探究问题的载体,结合中美建交的国际背景、中美建交的艰难历程以及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认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进而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核心观点。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采用解读情境、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教材提供的“探究与分享”活动以及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透过大量纷繁复杂的具体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感悟我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具体操作建议
课前准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的“探究与分享”情境材料,并查阅中美建交以来的重大事件,围绕“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议题深入思考。
。解读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从情境中准确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观点、方法、价值观等多种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正确使用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解答问题的流畅性、精准性、严谨性。
。点拨引导。教学中,根据学生观点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结合发言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透视本质,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总结提升。教师基于学生的分析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而理性把握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明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认同我国对外政策的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三)环节三 解析案例,理解坚决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教师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我们了解了国际关系的内容、基本形式,明确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本环节我们继续深度解读国家利益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对此予以评价。
材料一: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该法第一条规定:为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
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制定本法。
材料二:2019年11月,美国将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中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又先后通过所谓“香港自治法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评价美国干涉香港问题的企图
学生1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中国制定和实施香港国安法,旨在填补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漏洞,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的正当举措,纯属中国内政。美国企图通过恶意“制裁”手段阻挠香港国安法生效。
学生2 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预香港事务,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别国肆意破坏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香港特区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任何搞乱香港的图谋都不会得逞,任何威胁、施压和制裁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阻挡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学生3 美国利用香港问题公然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我国的核心利益。对美国损害我国核心重大利益的言行,我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定、必要的反制裁措施。
教师归纳总结 中美双方既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也有很多分歧,这就需要运用智慧扩大我们的共同利益,管控分歧和矛盾,推动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我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为中学生,同学们不仅要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国家利益,还要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为今后增强国家实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主张,结合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具体操作建议
阅读案例。教学中提供香港国安法制定的目的,以及香港国安法颁布前后美国针对香港问题干涉我国内政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并评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思考交流。结合材料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对情境材料进行深入思考,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规律,分享交流观点。
启发点拨。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及时进行点拨引导,认清现象背后的本质,指明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更加坚定维护我国核心利益的决心和信心。
归纳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观点,对本环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我国对外交往的立场和原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时将本课所学与学生自身实际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自己如何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深度思考。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国际关系以及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随着主权国家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世界多极化成为当代国际发展的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持之以恒做世界和平的推动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