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儿童安全事故常见地点及预防为减少儿童伤亡意外的发生特送上安全防护常识帮助同学们远离安全事故健康成长!校园安全篇1. 防磕碰:不能把学校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不玩危险性游戏;2. 防挤压:教室的门、窗等缝隙会“咬人”,很危险,尤其是开关时,易压到手,所以,不要将手指等身体部位放到缝隙处;3. 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窗外或护栏外,更不能爬到高处玩耍;4. 防意外伤害:拒玩仿真刀枪等危险玩具,不做、模仿危险动作;5. 防触电:切勿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若发现损坏的电线、灯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老师。交通安全篇1、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规,过马路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玩手机。2、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在马路中间骑车。3、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尽量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4、坐轿车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大人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5、警惕汽车盲区,家长应告知孩子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公共场所安全篇1、乘坐自动扶梯时双脚要踩到黄线内站稳,不要在扶梯上戏耍打闹;不要用手去摸或倚靠在固定不动的护板上,以免被滚动的扶梯拉倒;也不要使劲压住电梯的扶手,不让它移动。如果衣物或鞋不慎被夹,可迅速脱下;认清紧急停止按钮。2、警惕儿童乐园安全,儿童乐园里时常会发生骨折、崴脚等危险,尤其是一些旋转设备,还有蹦蹦床、爬高栏杆等,除了设施的安全性,家长还应该注意到一些老旧设施可能会出现的零部件变形、翘起等安全隐患,避免摔倒出现意外。3、防走失:像商场、公园、车站这种人流量大的公共环境,孩子走丢的概率非常大,家长一定不能分心让孩子离开视线。同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同时模拟特殊情况和孩子一起演练。4、公共场所不准随意玩火、禁止携带火种,发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燃放烟花爆竹时应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5、防踩踏:不在人流中系鞋带,不在人流中把鞋提。拥挤两脚分开立,防止被人推倒地。有人倒地不围观,相互提醒不乱喊。自己绊倒蜷成球,双手紧扣在颈后。无法撤离先躲避,无法躲避先靠倚。自然环境安全、户外运动安全篇1、不要擅自到河边、水库、池塘、水井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等,到这些地方进行娱乐活动必须有家长陪同,防止溺水等事故。2、警惕小区、公园等地区健身器材安全,当孩子在使用这些健身器材,或是在公共场所玩耍时,家长一定要做好监护,不做危险动作。2、家长要教孩子认识简单的安全图标。例如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3、孩子都喜欢登高爬低,虽然他们对高也有恐惧,但好动与好奇,又常使他们在玩耍中忘了危险。爸爸妈妈要常提醒孩子,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总结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