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六年级《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心理健康五六年级《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做个受欢迎的人》
一、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作为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在践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明晰、体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探究,分析并完善自身的品格优势,促使其产生积极的行为。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人际情况
2.知道什么样的言行受欢迎
3.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做个受欢迎的人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样的言行受欢迎
难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做个受欢迎的人
四、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五、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六、活动时长:
40分钟
七、活动过程:(详案)
(一)团体热身阶段:热身游戏,见优点(3分钟)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请同学来描述班级你觉得最受欢迎的一位学生的特点,请其他同学猜猜他说的是谁。
生1:“热爱劳动,关心班级,有团队精神”
其他学生:“小耿”
生2:“公平正义,遵守规则”
其他学生:“小娟”
师:“看来同学们很擅于发现身边同学身上的优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小组之间分享一下,说一说这些同学为什么受欢迎,有哪些行为表现,把各组共同的看法提供给全班参考。
(设计意图:以游戏热身导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关注点放到他人受欢迎的行为上来,也为下面反思自己交往中所变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团体转换阶段:人际财富(12分钟)
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白纸,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你的人际财富属于富有还是贫穷呢?试着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找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明确哪些言行受欢迎,哪些言行不受欢迎,从而明白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设计意图:一般而言,一个人大约需要与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到50位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因此学生在完成此环节活动时容易引发直观的思考,从而明白自身在日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三)团体工作阶段:实话实说(20分钟)
问题1:请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一演课本34页图片上的情境。
问题2: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班内同学曾有过的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言行。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联系校园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比较,更利于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言行受欢迎。最后,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不受欢迎和受欢迎的行为都有哪些,让学生以直观的经验识别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什么样的行为不受欢迎,从而引发对自身行为的思考,树立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意识。)
(四)团体结束阶段:总结收获,谈感受(5分钟)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师小结: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虽然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完美,但只要我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自测题目中的项目,慢慢积累不断改进,努力完善自身修养,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感悟内化所学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和谐积极发展。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积极总结反思,自主探索,发展积极的视角和品质,最终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时运用的目的。)
八、活动反思:
整节课设计主要通过活动和体验,重视学生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彼此分享周边受欢迎和不受欢迎行为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不指名道姓说别人的不好,以免影响被说同学的自尊心,通过活动体验,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从而能通过自省来改善行为模式,努力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