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联盟第二次全省模拟考试试卷(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联盟第二次全省模拟考试试卷(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23一2024学年四川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联盟
A,氯气能够与铁反应,故工业氯气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z和CaCl2
第二次全省模拟考试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专业知识(应知)十技能操作(应会)试题
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5.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5O2—一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K+2NH,=2KNH,+H,
本试题卷分第I卷(应知)和第Ⅱ卷(应会)。第I卷1~7页,第Ⅱ卷7~8页,共8页。
B.2NH,+3CuO-3Cu+N2 +3H2O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350分。考试时
C.4NH2 +6NO-5N2+6H2O
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3SiH,+4NH2 =Si,N+12H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专业知识(应知)部分第I卷(共200分)
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zO和NazO2都是碱性氧化物
注意事项:
C.Na2 CO:和NaHCO,都能与氯化钙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CO 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的CO2的物质的量之
2.第I卷共四大题,94小题,共200分。
比为2:1
7.下列现象中,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汽车尾气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
8。下列变化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符合题目要求)】
A.向HS水溶液中加入KOH有利于S2-增多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A.C12
B.新制氯水
C.NaClO溶液
D.NazO2溶液
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
A,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FeS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B.SO,能使酸性KMnO1溶液、氯水褪色,说明SO 具有漂白作用
A.Na、Al3+、SO、H
B.Zn2+、HCO3、C1-、NO5
C.H,S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Ca2+、H+、NO5、SO
D.NH、CO、OH、Na
D.医疗上常用BaSO:作X射线透视的“钡餐”
10.下列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A.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O
RMg的结构示意图:⊙羽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C.疏化钠的电子式:Na:s:Na
D.氢氧化钠俗称纯碱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专业知识(应知)+技能操作(应会)试题第1页(共8页)
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专业知识(应知)+技能操作(应会)试题第2页(共8页)四川材料化工与资源环境类专业知识(应知)+技能操作(应会)试题
第二次全省模拟考试
专业知识(应知)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70分)
1. A 2.B 3.B 4.D 5.B 6.A 7.A 8.B 9.D 10.D
11.A 12.B 13.D 14.A 15.D 16.C 17.B 18.D 19.C 20.C
21.B 22.B 23.D 24.B 25.D 26.A 27.B 28.A 29.A 30.B
31.A 32.D 33.B 34.B 35.A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
36.B 37.B 38.B 39.A 40.A 41.B 42.B 43.A 44.A 45.B
46.A 47.B 48.A 49.B 50.A 51.B 52.B 53.A 54.B 55.A
56.B 57.A 58.B 59.A 60.B 61.B 62.A 63.A 64.A 65.A
66.B 67.A 68.A 69.A 70.B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71.0.25 72.紫黑色 73.还原 74.三氧化二铝
75.SO2 76.右 77.氧化性 78.CH4
79.配位性 80.构造异构 81.定性 82.酸碱滴定
83.有 84.金属离子的分析浓度
85.离子强度 86.0.3 mg
87.40 dB 88.反应 89.尘 90.混凝法
四、简答题(91题12分,92题8分,93题10分,94题10分,共40分)
91. 4NH3+5O2 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92.11.8 mol/L
93.答:一是凡是在突跃范围内能发生颜色改变的指示剂(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终点;二是指示剂的变色点尽量靠近化学计量点。
94.答:化学法是通过施用化学试剂或通过其他化学反应手段,将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粒物质予以除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它包括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电解和离子交换等方法。
(1)混凝法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细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出来,与水分离,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方法。
(2)中和法主要处理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对于酸或碱的浓度大于3%的污水,首先应进行酸碱的回收。对于低浓度的酸碱污水,可采取中和法进行处理。
(3)氧化还原法是通过化学药剂与水中污染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方法。
(4)电解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质溶液发生的点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5)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呈离子状态污染物的化学方法。
(说明5种方法,答对4种即可)
技能操作(应会)部分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题,合计150分)
95.(1)(15分)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在取用时需要穿戴好工作服、耐酸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②该任务程中使用玻璃器皿,要防止割伤。
③使用电子天平时注意防止触电,切勿用手触摸电源。
④任务结束,产生的废液、废渣要按照要求进行收集处理,不能随意倒弃。
(2)(10分)洗瓶1个:500mL;玻璃棒1支;烧杯2支:250ml,1000ml各1个;试剂瓶1个:250ml;标签纸1张;台秤1台(精度0.01克)。
(3)(10分)4g
(4)(20分)①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蒸馏水、自来水洗涤干净。
②烧杯擦干外壁,放在台秤上,去皮。
③台秤称取4.00g氢氧化钠。
④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⑤氢氧化钠溶液转入1000ml烧杯中,加水至1000ml。
⑥转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意:标签上要标明物质种类、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等信息。
(5)(10分)答:基准物质是邻苯二甲酸氢钾,指示剂是酚酞,原理如下:
(6)(20分)范围:0.41-0.71g(计算过程略);称量方法:减量法;选择此方法的原因是减少因吸湿性造成的误差,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7)(20分)①打扫天平秤盘、检查天平水平;
②开机预热;
③调节零点;
④减量法称量,按同样的方法称量3个平行样;
⑤记录数据,再次核对天平零点;
⑥天平打扫及填写使用记录、物品复原。
(8)(30分)碱式滴定管;
①操作流程:试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零、滴定操作、读数、记录数据。
②滴定速速控制:开始操作3~4滴每秒;颜色褪去缓慢,逐滴滴入;临近终点,半滴操作。
③滴定终点控制要求:半滴操作,出现浅粉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④滴定管读数要求:读书前滴定管需要静置2分钟,读数时视线与溶液凹液面对应的刻度线相切。
(9)(15分)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实验报告
日期:×年×月×日 实验人:×××
一、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
称取氢氧化钠:4.0g
二、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量
次 数 1 2 3 4
初读数/g
终读数/g
m(KHP)
三、氢氧化钠浓度的标定
次 数 1 2 3 4
初读数/ml
终读数/ml
空白值V。/ml
滴定管校正值/ml
温度校正值/ml
实际消耗VNaOH/ml
CNaOH/(mol/L)
CNaOH/(mol/L)
相对平均偏差
四、问题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