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详解二十四节气 课件 (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详解二十四节气 课件 (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How many solar terms are known in the cycle of four seasons
四季轮回中
节气知多少
教师人: xxx
时间: 时间:2024
目 录
01
二十四节气概述
The origin of Big Chill
02
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The sources of the 24 solar terms
03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The division of the 24 solar terms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节气概述
第一部分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PART ONE
01
二十四节气概述
The origin of Big Chill
节气可作两个意思理解:
1、二十四气中的一类
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十二节气。
秋分点
冬至点
夏至点
春分点
立春点
立夏点
立冬点
立秋点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
2、二十四气的泛称
01
二十四节气概述
The origin of Big Chill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温度变化
01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
02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
03
01
二十四节气概述
The origin of Big Chill
从节气的含意,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四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应物候现象
或农事活动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来源
第二部分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PART TWO
02
二十四节气的来源
The sources of the 24 solar terms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02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01
二十四节气划分
第三部分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PART THREE
03
二十四节气划分
The division of the 24 solar terms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其实,它是根据阳历划定的。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
根据阳历划定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详解二十四节气
第四部分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PART FOUR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3月5日或6日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进入春耕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
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
斗指午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最北端
高度最高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 小暑养生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白露,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寒露,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霜降,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 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04
详解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节气歌
—中国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
How many solar terms are known in the cycle of four seasons
四季轮回中
节气知多少
教师人: xxx
时间: 时间: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