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安全科普】多措并举防溺水、齐心协力保平安冬季天气变冷,温度偏低,致使河面结冰,学生防范意识较弱,时有喜欢在冰面玩耍的现象发生,而看似坚实的冰面其实危险异常,极易造成冬季溺水意外的发生,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同学们更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禁止学生私自到河道、沟渠、湖泊等冰面滑冰、玩耍,以免发生溺水伤亡事故。踏冰溺水是冬季造成孩子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日常以及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要经常进行预防踏冰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的防踏冰防溺水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冰面有哪些危险冬季来临,气温下降,会出现降雪结冰天气,孩子们天性爱玩雪,冰层也会吸引孩子滑冰,而初冬季节即使结冰,冰层厚度也不够,此时滑冰会有哪些风险呢?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在你伸出脚试试冰面结不结实时,实际上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3.在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4.如果冰面被积雪覆盖,则无从判断冰面情况。5.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如何做好冬季防溺水1.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要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做什么;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何时回来。孩子由家中老人看护的,要和老人做好沟通,保持通讯畅通,掌握好孩子的动向。2.不准孩子私自外出,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3.如果想溜冰,要在家长陪同下去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正规冰场,一定不要溜“野冰”,更不要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4.野外水域冰冻的冰面情况不明,千万别凭经验判断冰是否结实。落入冰窟怎么办冰面落水的危险性人一旦落入冰水中,会迅速散热失温,而体温低于35度时,会产生寒颤、头晕、心率增快、混乱、疲劳、行为迟缓等情况,从而增大溺水的风险。浑浊的水质和附近易碎的冰层也会增加救援的难度。掉入冰窟入会自救如果掉入冰窟隆,不要惊慌边大声呼救,一边警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扒住冰面,就像游泳一样,双足打水,使身体上浮,保持头部露出水面身子浮出水面后,扒住冰面爬出冰窟隆,继续匍匐前进,或采用横向滚动的方式。这样做是避免压力对冰面重新造成破坏。离开冰窟隆后,千万不要立即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要卧在冰上滚动或爬至岸边再站立如何预防冰面意外不要在非正规冰场和野外冰面玩耍、垂钓:不要横穿冰面行走,尤其是设置安全警戒和警告标识的区域儿童冰上运动应有大人陪同学习冰上安全常识,提高识险、避险的意识和自救的能力。冬季防溺水”六不准1.不在无家长 (或监护人) 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2.不擅自 (未经家长许可) 与伙伴结伴滑冰或玩水。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或玩水。4.不在无家长 (或监护人) 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5.不到无人监管的江河、溪流、山塘、水库、水坑边玩耍。6.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贸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