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
理解:(1)改革开放的意义;(2)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怎样的?
【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认识到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明确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学习改革开放的进程,明确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
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一)引入新课
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我们已经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那么是什么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呢?是什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我们要通过第三课的学习来探索。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从“伟大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伟大的改革开放。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与分享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什么开始的?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民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怎样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探究与分享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锋的具体事迹。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位改革先锋,谈谈他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他为何能够作出这样的贡献。
结合查阅的资料,说说改革先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出生,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于敏之所以能够作出这样的贡献,是因为他有理想、有担当。
这些“改革先锋”,有着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经历,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身上也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先锋”身上有一股气儿、一股劲儿,他们无论身在什么样的行业,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敢于拼搏,正是靠着改革开放精神,这才在很多方面都进入了先行区和无人区。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这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我们来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探究与分享三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查阅我国发展的最新资料,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原因。
首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第三,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国际合作。
第四,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历史的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