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设计章节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课题 5.1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第一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两目。第一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明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宗旨、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第二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阐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 两目分别从一般和特殊两个角度阐释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目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方面谈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目重点阐述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二、学情分析: 本框书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首先,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高中政治知识储备,对于国际社会的各种现象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中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中学生的抽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逐步提高。 其次,在信息化社会,学生接触、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社会上的一些思想观念等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因此教师需要选取经典的案例对本框内容加以解析,以便学生掌握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政治认同。三、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的形成。 2.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认识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懂得中国的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4.了解我国大国外交的重大举措。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培养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懂得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公共参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教学难点: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外交所做的事情,在学生心中树立我们国家良好的大国形象。(过渡语:刚刚同学们提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外交的关键词,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的大国外交特色外交,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寻本逐源,了解中国的外交!)议学活动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扬帆起航教师活动1: 1.展示材料: 旧中国奉行的是屈辱外交,如周恩来所说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 部屈辱的外交史”。新中国的外交工作 ,应该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那就是独立自主,这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 1949年1月19日,中央在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说 :“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尤其是帝国主义政府 ,是帮助国民党政府反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因此,我们不能承认这些国家现在派在中国的代表为正式的外交人员,实为理所当然。我们采取这种态度 ,可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 ,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 传统所束缚。在原则上 ,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必须取消 ,中华 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这就是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的崭新风格 ,使人耳目一新 。 2.展示议学问题: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风格,与旧中国奉行的外交不一样,这反映了新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奉行这一外交政策? (提示:(这个设问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解决该问题。)这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有三个(引出下一页) 3.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要想了解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发展,必须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相关背景,分析其原因,这样才能科学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我国的外交政策。本环节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结合材料辩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国际国内形势,深入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制定的原因和依据,对我国外交政策进行正确的评判,认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议学活动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帆正举教师活动2: 1.展示材料: 中国外交在五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是时代主题上,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发展国家间关系,主动创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二是政治格局上,“从对抗格局的成员转变为基于和平与发展的全球伙伴”,编织起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三是经济全球化上,“从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到成为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约13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推动并引领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人民。四是国际角色上,从国际公共产品的一般消费者转变为重要提供者,中国外交的全球贡献日益显现。五是世界方位上,从一开始被孤立封锁,到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自身成为国际秩序演变关键因素,中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2.展示议学问题:结合课本知识和中国外交五个方面的历史性转变,思考我国外交政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提示: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找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三个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八大以来、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引出下一页) 展示视频和材料: 视频《习近平外交思想》 材料: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地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广泛国际赞誉。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对我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的梳理,引导学生宏观把握外交发展历程,了解并感受中国外交发展的艰辛与不易。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的丰富。培养学生从时间、空间等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自觉性。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1.《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墨子》云:“义,利也。”我国将外交实践与传统智慧相结合,强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 B.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出发点落脚点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科技和经济实力 D.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解决各国的发展难题 【详解】.A 【详解】A:“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说明我国在外交活动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A符合题意。 B: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B错误。 C:材料不涉及综合国力的较量,C排除。 D:我国在对外活动中要维护自身利益,但不可能解决各国的发展难题,D错误。 故本题选A。 2.我国历来主张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要由世界各国人民商量决定。这表明( ) ①独立权和平等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③我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我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解】B 【详解】①④:我国历来主张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要由世界各国人民商量决定,这表明独立权和平等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也说明我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①④符合题意。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错误。 ③:我国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3.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形成的,承担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民族性表现在( ) ①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②核心理念体现了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的理念 ④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统一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C 【详解】②③:核心理念体现了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的理念都体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民族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时代性特质,①不符合题意。 ④: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统一起来是世界性特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