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设计章节 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课题 4.2挑战与应对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世界多极化阐述了推动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的因素,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以及如何在多极化的世界维护好、发展好我国的国家利益。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积极应对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代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框在上一框的基础上探索当下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寻找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学生在学习这一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国方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张是什么,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二、学情分析: 本框围绕当今时代的主题开展,重点在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国际关系民主化”。本框知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是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切实感受中国在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因此需要真实案例加持。三、学习目标: 1.知道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了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贫富悬殊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3.了解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要求。 4.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科学精神: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科学内涵。 法治意识:自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提高公共参与能力。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和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局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接下来,让我们观看一个视频。在视频中,我们明白,面对动荡不定的大世界,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的事务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这节课让我们进入4.2挑战与应对,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议学活动1:世界怎么了,直面全球性挑战教师活动1: 1.展示议学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有人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有人认为“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请同学们结合时政和课本有关知识,选择一方观点,全班自动分为两组,进行5分钟的辩论素材整理,派出5名代表陈述理由。 要求:辩论时要正、方双方交替站立发言,不能一方连续发言,从正方开始;注意语言规范,不能人身攻击。 展示辩手观点: 正方:(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预见的未来中发生世界性的战争可能性比较小。(2)经济全球化加强,促进了发展。(3)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朝着国际民主化的方向发展。(4)科技等发展,激发数字经济活力。(5)总之,判断时代好坏,应该从大方向出发,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反方:(1)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大,特别是南北发展不平衡。(3)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4)互联网领域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数字鸿沟等也在威胁世界发展。(5)总之,全球性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存在很大威胁。 (提示:接下来,先有请正方辩手发言:(以下是参考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答。此外,如果是公开课,可以让主持人把辩手的观点写在黑板上)正方学生1: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小,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世界人民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的愿望在增长,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应该感到幸福。反方学生1: 我认为这是最坏的时代。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例如美国侵犯别国主权,干涉我国的台湾内政问题,在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战争中添油加醋,造成平民伤亡,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正方学生2: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国经济往来密切,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各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特别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促进相关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提升。反方学生2 :我认为这是最坏的时代,虽然世界经济有了大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等挥之不去的阴影与人类相伴随。正方学生3 :当前世界多极化深人发展,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朝着国际民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所以,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反方学生3 :当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日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例如在巴以冲突中死伤惨重,甚至有记者采访巴勒斯坦的小朋友:长大之后,你想做什么呢?小朋友回复,我可能长不大了,这战火的受害者居无定所,生存都是一个问题,这能算最好的时代吗?正方学生4: 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宇经济蓬勒发展,例如我国的杭州亚运会展示的新科技,为进一步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提供了一个中国方案。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进步,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反方学生4: 对方同学没有看到,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也存在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行为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这又怎么能称为最好的时代呢?正方学生5:请对方同学不要一直强调当前时代发展的不足。我们判断时代的好坏,要看时代的主流,面对某些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合作共赢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难道当前不是比以往更有希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吗?反方学生5 :对方的想法过于乐观。当前我们还面临很多全球性突出问题。例如粮食安全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又怎么能说是最好的时代呢?) 学生活动1: 阅读材料和准备辩题素材,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辩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采用“这是最好的时代”和“这也是最坏的时代”的辩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时政素养,提高学生组织观点和发言的规范性,使学生在讨论问题和组织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议学活动2:我们怎么办,促进和平与发展教师活动2: 1.播放《120票赞成!联大高票通过巴以相关决议草案》视频,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材料: 联合国:10月27日,第十届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就巴以相关决议草案进行投票,最终以120票赞成、14票反对、45票弃权,同意票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票获得通过。美国、以色列等投票反对。 该决议草案由约旦等超过48国共提。草案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立即向整个加沙地带的平民提供基本物资和服务,保护平民及国际机构,呼吁撤销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平民和联合国工作人员以及人道主义和医务工作者撤离加沙地带加沙河以北所有地区并迁往加沙南部的命令,谴责所有针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为。 中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7日在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当前巴以局势的决议后表示,中方对决议在联大高票通过表示欢迎,这反映了绝大多数会员国要求停火止战的强烈呼声。中方希望这项决议得到全面落实。中方高度赞赏并将继续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 3.展示议学问题: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应该如何应对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提示:后面的课件一个一个呈现)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视频和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学习中,播放视频,针对巴以冲突的相关内容,召开了联合国大会,紧跟时政,体现了思政课堂与时俱进的特点,结合“如何应对和平与发展的障碍”这一内容,采取问题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对序列化的问题的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相关因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知识的思维能力。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非但没有做出任何有利于局势降温的努力,反而放话要“让俄罗斯陷入经济、金融、技术和心理的孤立,让俄罗斯民众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式’生活水平”。这说明( ) A.当今世界,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国家冲突的主要手段 B.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 C.和平是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D.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 【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不但没有给俄乌冲突降温,反而不断的拱火,这并没有体现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国家冲突的主要手段,A与题意不符。 B:对待俄乌冲突,美国不但没有想办法降温,反而不断的拱火,这说明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B符合题意。 C: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C错误。 D:材料体现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没有体现科技进步极大的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D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3年9月6日至7日,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相继举行。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材料表明我国( ) ①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 ③推进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 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积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③: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表明我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 ②: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共同利益,②排除。 ④: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没有变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2023年3月6日至10日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沙伊两国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 ) A.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中沙伊三方合作的前提基础 B.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沙伊三方合作的根本目标 C.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导中东地区安全与和平 D.中国作为中东安全与稳定的推动者,展现了大国担当 【详解】D:在中方支持下促成沙特、伊朗复交表明中国维护各国共同利益,积极协调国际关系,中国作为中东安全与稳定的推动者,为促进中东安全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故D符合题意。 A:中沙伊三方的共同利益是中沙伊三方合作的前提基础,A错误。 B:中沙伊三方合作是基于三方的共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并不是其根本目标,B错误。 C:材料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秉持的公正立场得到伊沙双方认可,并不主导中东地区事务的发展进程, C错误。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