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二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框题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一个部分,是整本教材的归宿。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引出综合探究二的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本综合探究面向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一主体知识的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程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总结提升上仍需教师加以指导。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本综合探究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通过实施活动型课程,引领学生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从而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教学目标
1.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搜集中国成就的相关资料,探究成就背后的经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新中国能取得成就的原因,坚持和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四个自信。
教学难点 坚信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法分析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探究目标和本课的议题 展示探究目标和本课议题,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个总体认识 感悟本课探究目标,对本课的学习有总体认识
一、聚焦中国成就 中国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供学习情境,观看有关孙中山《建国方略》的材料。 合作探究一 查阅《建国方略》,了解孙中山为振兴中华提出了怎样的建设计划,说说这个建设计划在当时为什么没有能实现。 展示情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合作探究二 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孙中山当年提出的建设蓝图?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角度,讨论取得“中国成就”的原因。 1.根据情境材料和视频,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孙中山《建国方略》提出的计划当时没有能实现的原因。 2.小组交流后分组展示。 3.说一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自己所在城市或农村的巨大变化、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 4.思考:中国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二、点赞中国道路 1.历史的选择: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2.人民的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社会主义优越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展示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不会被唱衰? 在学生充分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中国之所以不会被唱衰,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道路。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选择的。 合作探究三 我们为什么要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思考:中国为什么不会被唱衰? 2.小组交流后展示。 3.小组合作探究:我们为什么要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小组交流展示,并在师生共同总结的基础上做好笔记,认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1.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方案,展示大国担当 3.促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提供学习情境,中国成功经验 (1)脱贫攻坚 (2)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角度,谈谈中国有哪些成功经验具有世界意义。 展示中国为世界的贡献:亚投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等 合作探究四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为世界还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分析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阅读情境材料,小组交流后,回答问题。 2.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掌握的信息,小组交流中国为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智慧和方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3.小组成员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四、坚定“四个自信”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 4.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 展示学习情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合作探究五 根据自己了解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任选其一,从“为什么要有自信”“为什么能有自信”“如何坚定自信”等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展望想象:2035年,中国会是什么样?你会是什么样? 【教师点拨】 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认真观看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材料 2.小组合作探究,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任选其一,从“为什么要有自信”“为什么能有自信”“如何坚定自信”等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 3.畅想一下2035年的中国和自己。 4.坚定“四个自信”,永远跟党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总结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板书设计
(
聚焦中国成就
)
(
点赞中国道路
)
(
贡献中国智慧
)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
坚定四个自信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