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设计章节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课题 1.1 国家是什么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必模块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所述的“国家是什么”与第二框所述的“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三框“政党和利益集团”的逻辑关系是:从国家的本质入手,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国家的基本要素,认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代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政权组织形式,认识在国家政治中起重要作用的政党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 第一框“国家是什么”,包括两目。第一目“国家的本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从阶级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产生和性质。第二目“认识国体与政体”,阐述国体、政体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从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方面分析了政体的多样性。两目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制度。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和兴趣点停留在具体而形象的内容上,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因此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部分对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本课中涉及国家的概念,以及代议制,很多同学比较难理解。 通过必修一、必修三的相关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国家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知道我国的国体与政体,熟悉我国的国家职能。在此基础上学习本框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科学认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三、学习目标: 1、理解国家是什么,国家的基本要素、性质和本质。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感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3、认识国体与政体,理解之间的关系。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科学精神: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树立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人民民主的意识。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家的含义、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本框是选择性必修1的开篇,所以一般需要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个也是本框比较特殊的地方。) 这本教材包括 4 个单元,4 个单元涵盖9个课题,课题下面又包括框,框下面又包括目,所以这就是一个四级的结构。第一单元是各县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是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是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兀是国际组织。这 4 个单元是有逻辑关系的,各具特色的国家是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理解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逻辑起点。国家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行为体,也是国际关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首先要理解国家是什么,而由国家所组成的这个世界,它一定是有一个发展趋势的,那我们这本教材介绍了两个主要的趋势,一个是在世界政治方面,我们提出多极化,在世界经济方面,我们提出经济全球化,一个政治,一个经济,这是世界上两大发展趋势。而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组织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是除了国家之外,在这个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行为体。国际关系的多样性就主要体现在国家的多样性和国际组织的多样性,所以国家两大趋势以及国际组织,这就是我们要给高中生所提供的如何理解世界的这么一个角度。 (紧接着进入本框的导入:判断在亚运会上的国家)议学活动1:何以为国,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教师活动1: 1.播放视频《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感人画面》,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材料: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次亚运会时间为9月23日 至 10月8日,共有42个国家派出运动员,其中,有些国家的到来并非为了争夺金牌,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他们的国家还在! 3.展示议学问题: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国家?它是不是人类一出现就有的呢?(提示: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当中华台北进场时,观众席高呼“回家!”,台北是中国的地区,中国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地区与国家有什么区别?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提示:在课本第三页可以知道,一般认为,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而地区和国家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拥有主权,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没有主权,台湾属于中国,是中国的地区!) 4.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观看视频,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三中关于国家和阶级相关知识的回顾,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本框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作为开篇,通过播放视频《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感人画面》,使学身临其境感受开幕式背后的故事,紧跟时政,符合思政课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本视频中涉及叙利亚和东帝汶以及中华台北出场时,观众席齐喊“回家”,使学生在视频气氛的渲染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燃起一股爱国情,并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进一步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做到了知识和时政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议学活动2:何为大国,看杭州亚运会的发展!教师活动2: 播放视频《杭州亚运会到底有多牛》,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材料:往昔,当年,刘长春独自扛起国旗奔赴奥运,坚毅而勇敢!今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展示了中国跨越几千年的文化碰撞,从千年经典到@未来,体现“传统”和“现代”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一张中国名片! 3.展示议学问题: (1)从独自赴奥到杭州亚运会的承办,展示了中国速度与温度,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国体!(提示: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我们的国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至上,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国体决定政体,中国的政体能够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促进中国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杭州亚运会的成功承办!) (2)那什么是国体?国体与政体是一个意思吗?两者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填写一下表格。(提示:教师展示表格,引导学生在课本找出相关内容) 3.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本环节与上一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在前一个视频中,我们知道当年,刘长春独自扛起国旗奔赴奥运,坚毅而勇敢!而今日,杭州亚运会的黑科技以及人文要素等的完美结合,给世界一个奇迹,展示了中国速度与温度,那么问题来了,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区别了国体以及政体的关系,从而理解代议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国际政治知识。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马克思认为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在氏族和部落中实行的是原始民主制。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民主和专制是辩证统一的 ③国家作为历史现象会永远存在 ④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①④:材料说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产生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机关,说明国家具有阶级性,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①④正确。 ②: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该观点混淆了专制与专政,②错误。 ③: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不会作为历史现象会永远存在,它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撤侨行动,如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尼泊尔撤侨等,而这几次撤侨行动也向世界重新展现了中国的力量,因为中国总是能够在各国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混乱地点,完成撤侨行动。中国能够快速开展撤侨行动( ) ①是主权国家行使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②彰显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表明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④说明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①②:中国开展的撤侨行动是主权国家行使管辖权的具体体现,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②正确。 ③: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但这不是中国能够快速开展撤侨行动的原因,且材料没有涉及独立自主,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涉及主权国家的独立权,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 ①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 ②不顾自己的实际,照抄照搬他国制度必定行不通 ③政治制度合不合适,需要通过国际社会共同评定 ④政治制度多样,别国有的而我们没有就要照搬过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国家制度是完全一样的,国体差异、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因此,不顾自己的实际,照抄照搬他国制度必定行不通。故①②正确。 ③:政治制度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清楚。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故③错误。 ④: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各民族文明形态丰富多样,别国有的而我们没有的政治制度未必适合自己,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课堂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