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材分析】《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第一目的内容。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讲述了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国家的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并阐述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情分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本政治教材,与初中时的相关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互联网知识的丰富传播,所以,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缺乏系统的整合,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辩证法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但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科学精神:通过对新时代中国梦的分析和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苦练本领,贡献力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中国梦的本质、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坚定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将历史史实与理论观点具体地统一起来,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全面理解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联系到自身,要把中国梦放到新时代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难点: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演绎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总议题:踔厉奋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师活动】: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小卡纸,用于学生在卡纸上写下你的中国梦,可以配上多彩的手绘。 PPT展示: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讲话 【学生活动】畅谈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中国梦。 以学生关注的时政引入课堂,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参与度。分议题一 矢志追梦 ——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 过渡语: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中国古代《山海经》、《礼记》、《淮南子》等典籍中就记录了许多神话和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故事无不显示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近现代。从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新文化运动的一些先驱激进的“全盘西化”主张;从晚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立宪运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播放《新时代中国人的中国梦》视频。 学生活动:写出你的中国梦 议学活动一:你们的梦、他们的梦有哪些共同点? 1.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视频《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遍及世界梦》 议学活动二: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有什么关系? 总结: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中国十四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2.中国梦的本质 从平凡个人——杰出人物(袁隆平院士梦想)——国家民族——世界 总结:中国梦的本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 ②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中国梦源于人民,归于人民。 1.写出并分享你的“中国梦” 2.议学活动一:探究的“中国”共同点。 3.议学活动二:探究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有什么关系?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中国人的中国梦,理解个人梦与国家梦的一致性。通过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的关系,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分议题二 奋力筑梦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党的领导 过渡:列举新时代,我们国家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所取得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生态建设上的成就。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轻松愉快、自然而然来的吗? 学生列举近年来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阻碍:新冠疫情、美国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中美贸易战、佩罗西窜访台湾、俄乌冲突、今年暑假的持续高温…… 议学活动三: 上述图片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们要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克服能力不足的风险,克服腐败的风险。为此,中国共产党自身又该怎么办? 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坚定怎样的发展道路? 2.推进伟大工程,必须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四个伟大”相互作用、相互贯通。 议学活动三: 上述图片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们要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克服能力不足的风险,克服腐败的风险。为此,中国共产党自身又该怎么办? 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坚定怎样的发展道路? 通过新时代我们国家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所取得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生态建设上的成就。让学生理解关键在党;通过学生列举近年来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困难和阻碍:新冠疫情、美国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中美贸易战、佩罗西窜访台湾、俄乌冲突、今年暑假的持续高温……的情景议学探究,帮助学生明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最终落实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分议题三 接力圆梦 ——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 PPT展示: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1.“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的实施路线。 议学活动四:畅谈我和祖国共成长。 2022年,二十大,你? 2035年,中国,你? 2049年,中国,你? [学习任务] 了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以及实现这一战略安排的具体要求,思考如何实现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环节三:张贴的你的“中国梦”(自我规划、落实行动)。 [议学活动四]结合新中国建设成就和自己的理想,小组讨论,组内交流,思考回答。 在自己梦想小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圆梦计划。把卡纸装入信封中,在信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将信封投入未来信箱之中。 根据前面所学,同学们对中国梦的实现与自身的关系有了理解,认识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同时,通过计算年龄这一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与个人的发展阶段有关,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一致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结 青年强,则国家强。 2.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党的二十大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课后作业:以《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800字以内。 课后作业:以《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800字以内。 同学们对中国梦的实现与自身的关系有了理解,认识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同时,通过计算年龄这一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与个人的发展阶段有关,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板书设计】中国梦一、矢志追梦——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二、奋力逐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三、接力圆梦——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战略青年的担当与责任【教学反思】(先行课反思)本课基于思想政治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的成长相统一的理念的教学设计,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设计上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为时政内容情景,坚持问题情景——议学活动——知识生成的设计方案。从课堂实践效果看,学生参与度高,能结合时政背景和个人生活实际,有话题、有观点、有收获。从矢志追梦部分,因为是从生活中我们个人梦想出发,学生能迅速参与课堂,能理解个人的梦与国家民族的梦的关系,实施效果较好;奋力筑梦部分,从成就与困难的对比中能很好把握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我们必须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此部分为本课的难点,用对比的情景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议学活动的形式学生能更好的参与谈论,总结观点,有效解决了难点的突破;接力圆梦是本课的目的和归宿,中国梦的实现最终应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责任和担当,以学生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去行动去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总之,本课基于情景的议题设计有效,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切实可行,取得了预设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