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8课教案教学课程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课型 新授课教学时间 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国体、政体的内涵;政党制度的内涵和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基层群众自治。教学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用具 教材、教辅书、课件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导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什么样的功能?学习本课,我们将知道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中国是如何实现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一、我国的国体与政体(板书)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44页的阅读思考。 【呈现任务】党徽上的镰刀、锤头和国徽上的谷穗、齿轮分别代表什么? 为什么党徽和国徽上要设计这些元素?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总结】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图案为金黄色。锤子、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黄色象征光明。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内涵: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在国家根本性质(即国体)上: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上: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相关链接1】阅读74页材料,思考: 毛泽东阐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是什么? (3)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 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相关链接1】阅读74页材料,窑洞对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与毛泽东在窑洞中有一段著名的对话。“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黄炎培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来破解中国史上治乱兴衰循环往复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略作沉思:“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走群众路线。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在“窑洞对”中,毛泽东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监督政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44页的阅读思考,播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提名和听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视频片段。 【呈现任务】结合议程,说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和职权。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内容,分组针对议题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总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职权。 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课件展示“聪”字,有人形象地将人大代表的工作比喻为一个“聪”字,如图所示。观察此图,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人大代表的工作 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启思导行】 课后查阅资料,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相关的法律法规探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过程,对查到的资料归纳、整理、提炼,引导学生认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感悟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第二课时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77页的阅读思考。如果把西方的政党制度比喻为“拳击赛”,每个政党的目的都是要把对方打倒;那么我们中国的政党制度则好比“大合唱”,大家齐心协力干成一项事业。大合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大合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呈现任务】思考讨论:分析多党合作的“交响乐”; 指挥和乐手作为朋友,他们该如何相处呢?在多党合作中,谁是指挥?谁是乐手? 指挥是不是可以随意指挥,有没有一个乐队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呢? 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说说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涵义: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在人民民主的共同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新型政党制度。 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宪法保护,这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只能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相关链接】阅读77页材料,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 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的相关信息 引思明理: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 补充学习任务:教师自行搜索并播放人民政协网微视频《政协采集民情》用于辅助教学.政协是怎样开展工作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78页的阅读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呈现任务】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总结】 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阅读78页材料,读原文,找关键词,划重点. 正确认识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板书) 【情境创设】教师课件展示教材79页的阅读思考。 【呈现任务】你所在的社区(村)开展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这些活动有什么特点 如何认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总结】 地位和内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基层直接民主的新创造、新实践。 【相关链接】阅读80页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基层群众自治有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总结】 (2)实现方式: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新课教学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制度、居委会报告相关链接制度等,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村民会议和代表会议、村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式方法, 充分保障基层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以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为主要内客的民主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符合国情的好制度。 (3) 意义和优越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培养了基层群众的民主习惯,充分彰显了中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符合国情的好制度。 【启思导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优越性 教师归纳(略) 《练习册》能力训练板书设计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用制度体系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