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设计
章节 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课题 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课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框《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共两目,第一目围绕“什么是国家主权”展开,介绍了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以及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让学生清晰了解什么是主权?第二目围绕“中央与地方”展开,介绍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区域类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划分以及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中时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生成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期,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会发生质的飞跃。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注重现实,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接受性强,也可能产生片面性、主观性的观点,学习的动机、态度和目标需要更为明确.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需要深入提升,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高二学生已经通过初中以及高一的学习,对主权国家有一定了解,但具体概念尚不清晰,需要通过本课进一步学习。
三、学习目标: 1.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提高政治认同。 2.明确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坚定捍卫国家主权。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各国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因。 公共参与: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主动维护中央权威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中央和地方权力划分。 教学难点:理解捍卫国家主权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一起通过这部影片走进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致敬最可爱的人,学习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
议学活动1: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
教师活动1: 1.播放视频,创设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材料:1949年建国初期,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 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却用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帮助朝鲜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同时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捍卫国家主权。3.展示议学问题: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在本次事件中,体现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那政党是怎么产生的?从中可以看出政党的目标是什么?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提示:根据材料的最后一段红字部分可以看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帮助朝鲜保全国家主权,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同时也捍卫了新中国的国家主权,由此回答什么是国家主权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预习后可以从课本得出答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体现,有哪些基本权利。) 展示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什么是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的地位是什么?国家主权体现在哪里?分析主权国家有哪些基本权利? 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观看视频,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和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以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的上映为议题,以电影片段为情境,要求学生在观看影片片段后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得出答案。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激发探知热情,了解我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爱国热情。
议学活动2:英雄城、统筹兼顾听指挥
教师活动2: 展示材料:丹东,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出发地和后方最前沿基地,这座城市见证并讲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近年来,中央对丹东也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支持,例如,2023年10月19日,首届中国(丹东)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将在丹东市国门湾互市贸易区盛大启幕。 展示议学问题:中央对丹东市的政策支持,丹东市对中央政策的服从,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的必要性是什么?(政权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央对丹东市的政策支持,丹东市对中央政策的服从,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地方要听从中央的领导。产生地方和中央是因为大多数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管理,所以划分了行政区划。) 3.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该部分延续前面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以抗美援朝的出国作战出发地和后方最前沿基地——丹东市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内容得出答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议题中充分发挥能动性,激发学生情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知识总结:
易错易混:
学以致用: 1.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论断体现了( ) ①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②主权作为国家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排他性 ③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④国家主权就是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承认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A ①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体现了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作为国家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至高无上性和排他性,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选项强调管辖权利,材料未体现,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国家主权对其管辖区域拥有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对外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承认,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2.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立足财政部门职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支持医疗物资重点保障企业复工生产。这表明( ) ①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各自行使在法定范围内的权力 ②在我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③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划分职权 ④各国一律享有主权平等,均有义务尊重其他国家之人格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详解】①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支持医疗物资重点保障企业复工生产,体现了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①②符合题意。 ③: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③说法错误。 ④:该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下列事件中,属于我国行使独立权的是( ) A.中国政府派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 B.中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辽宁舰组建舰载机部队 D.中国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度公民注意安全 【详解】B【详解】A:中国政府派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逻属于管辖权,不符合题意,A排除。B:中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独立权,B正确。 C:中国辽宁舰组建舰载机部队属于自卫权,不符合题意,B排除。 D:中国驻印度使馆提醒在印度公民注意安全属于管辖权,不符合题意,C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