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2 薪火相传有继承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2 薪火相传有继承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选修二5.2薪火相传有继承
课时安排
本课建议1课时。
基本思路:
本课围绕遗产继承这一主题,以遗嘱为导线,通过展示、讨论遗产继承的典型案件,从中挖掘出民法典对继承的有关规定,重点介绍两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民法典对继承的有关规定既是对遗嘱人意愿的尊重,坚持以人为本,又有助于继承人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安宁幸福。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继承观念,理性审视死亡,合理规划未来。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领会民法典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科学精神:全面认识我国遗产继承的有关知识,梳理清楚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适用范围。
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继承观念,理性审视死亡,合理规划未来。
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家庭财产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遗嘱继承的形式和生效要求;遗嘱与遗赠
2.难点:明确在不同情境下继承权的归属
教学过程:
导入
三年疫情,越来越多的人感慨世事无常,开始正视死亡,思考死后自己的财产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展示视频1
视频中女子的“遗嘱”是否有效?
该遗嘱是在女子意识模糊不清醒的情况下所立,是无效的。
当遗嘱无效时,个人遗产还有哪些继承方式?
今天我们进入第五课第二框薪火相传有继承的学习,一起来议一议:
总议题:个人遗产如何继承?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何为继承?何为继承制度?继承关系中的主体有哪些?
展示相关知识点:
一、法定继承有顺序
1.继承:是指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
2.继承制度:
内涵:规定自然人死亡之后其财产归属的法律制度;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代与代之间爱的延续和传递,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
3.继承的主体:
被继承人:死者是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遗产;
继承人:依法承受遗产的人是继承人,继承人享有的财产性权利成为继承权。
其中,民法典对遗产继承做出了哪些规定呢?我们先来进入议题一,一起学习:
议题一:遗嘱失效,遗产如何继承?
展示视频2
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议一议:
1.王某某的遗嘱失效后,谁拥有其遗产的继承权?根据是什么?
2.王某某银行卡上的资金等财产是否都是遗产?具体应如何分配?
学生讨论、作答
议学提示1:王某的妻子、孩子和父母拥有其遗产的继承权;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抚养关系获得继承权。(法定继承)
小结:4.取得继承权的依据有两种:
法定继承: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抚养关系获得继承权。
遗嘱继承: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注意:如果继承人以非法方式谋夺遗产,将丧失继承权;如果情节较轻,确有悔改,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重新立其为继承人,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思考:王某的妹妹与王某也有血缘关系,为何无法拥有继承权?
法定继承有顺序
小结:5.法定继承的顺序(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确定的)
注意: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此外,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王某的妹妹是王某遗产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王某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健在,其妹妹无权继承其遗产。
议学提示2.1:王某某银行卡上的资金等财产属于夫妻共有财产,要先将王某某的个人合法财产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析出后确定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
思考:如果王某某生前还欠下有50万的债务,继承人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债务?
需要,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
议学提示2.2:财产中属于王某某妻子的部分归其所有;王某某的遗产均等的分配给其妻子、其儿子和其父母。
小结:6.遗产份额的分配: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反之,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这样有利于家庭的安宁幸福,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议题二:多份遗嘱,以哪份为准??
二、遗嘱继承重意愿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依法律规定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及与此相关的事务,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
遗嘱可订立多次,但多份遗嘱,该以哪份为准?
展示视频3
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议一议:
1.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遗嘱形式?其生效有哪些要求?
2.当有多份遗嘱时,该以哪份为准?
学生做答,教师总结,联系教材知识:
1.遗嘱的形式
自书遗嘱;公证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
2.遗嘱生效的要求
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打印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亲自签名,注明年、月、日。打印遗嘱,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通过遗嘱处分财产,既是对遗嘱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减少继承人之间的分歧,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谐。
思考:孤寡老人、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还可以选择哪种方式来分配遗产,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展示材料:遗赠抚养协议纠纷案
教师梳理总结:
孤寡老人、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小结:3.遗赠:自然人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法律上称之为遗赠。遗赠不属于继承。
遗赠扶养协议: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注意: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遗赠,都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