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一、 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地理 八年级 第二学期 人教版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组织方式 团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课时2 土地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课时3 水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课时二、 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 本章节内容属于“中 国地理”中“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 对“中国的自然资源”课标具体要求 见表 1。表 1 “中国的自然资源”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标准 活动建议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 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理解我国的土 地国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收集资料, 讨论“我国为 什么要实行最严厉的耕 地保护制度”。(二) 教材分析(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水资源图 1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框2. 内在联系本章节内容是对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由点代面的呈现, 在中国地理的教材体 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国自然地理由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个部分构成, 地形、气候、河流这些自然环境要素是促进和影响自然资源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 素,而自然资源又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认 识又是后期学习中国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的基础。通过自然资源与其他地理要 素的串联体现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印证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教 材通过对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介绍, 对何为自然资源加以区分, 以水资源和土地 资源为案例, 意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 资源的行为意识。3. 学情分析在学习世界地理部分时, 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 学生对运 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 加之前面的学习中对中国的 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 要 注意引导学生发掘地理要素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三、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依据课标,制定的本单元作业目标如下:1. 通过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作业练习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区分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区别。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增强学生对 自然资源的重视。 2.通过土地资源作业练习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理解我国的土 地国策。增强学生对土地资源的兴趣,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 源观念。 3.通过水资源作业练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明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 感悟合理用水和保护水 资源的重要性。4.通过单元作业练习, 加强学生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的整体认知, 对我们的生活与 自然资源的紧密联系有更清楚的认识, 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初步 的掌握, 明白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培养学生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 的价值观。四、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由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两个部分构成, 课时作业分三个课时, 课 时的作业安排是根据课堂节奏进行的,多为开放性题型,意在锻炼学生的观察, 收集, 分析, 应用能力。第一课时是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自然资源, 结合数据收 集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第二课时是对学生分析材料能力的考查, 补充的材料 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对土地国策有更切实的情感认知。 第三课时是对学生读图, 析图, 用图能力的训练, 不仅要求学生明白水资源的现 状,更要求学生掌握水资源在自然环境的整体当中是怎样的角色, 重视对学生地 理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单元作业是对重点知识的强化与应用, 有多种题型组成, 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结合家乡的事物,学生不仅能产生学习兴趣, 也能对家乡有更深的自豪感与热爱。本单元作业设计流程: 确定作业目标, 架设题型结构, 寻找设题素材, 编设 问题,评价标准设计。五、 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 作业内容小小地盘寻资源1.观察自己的卧室陈设,找出自然资源的痕迹,完成下列表格。序号 物品 发现什么自然资源 属于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1232.查阅资料, 记录你的小小地盘所发现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的拥有量, 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人均占有量及排名又如何。自然资源名称 我国拥有总量 总量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 人均占有量排名3.通过数据的收集与记录, 你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有什么认识, 把你的结论写下来。二、 时间要求: 12 分钟三、 评价设计评价指标 水平优秀 良好 合格答案正确能正确认识自然资源能正确区分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寻找自然资源的痕迹, 能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资 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 直观感受我国自然资 源的现状。通过对事物的观察, 联系到所学的知识,从课本中来,到生活中去, 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二课时 土地资源一、 作业内容材料一: 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3 位, 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 在面积位 居世界前 12 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 11 位。材料二: 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为农、林、牧、副、 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 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 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占国土总面积的 12%以上, 改造、利用的难度很 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 10%多些。材料三: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类型差别很大, 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 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 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 森林资源不足。可是, 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 衡的同时, 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 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 草场退化的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 总结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基本特点。2.针对材料三所述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你对我国土地国策的认 识。二、 时间要求: 10 分钟三、 评价设计评价指标 水平优秀 良好 合格规范作答正确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清楚说出对我国土地国策的理解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中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有一定的能力, 通过三条材料列举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学生加以提炼并对课堂所学知识加应用, 不仅能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 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表述对国土政策的理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 价值观。第三课时 水资源一、 作业内容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三、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二、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图四、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 探究四幅图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二、 时间要求: 15 分钟三、 评价设计评价指标 水平优秀 良好 合格答案合理清楚说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正确推导水资源的分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清楚描述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四、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前阶段的学习, 学生对自然环境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题通过四幅图将 水资源与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将碎片化知识进行串联, 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高度, 增强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思维导图的制作是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实践训练与 强化。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我们的家乡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 之称。 铜陵以探明的铜,金,银,铁及与之伴生的各种稀有金属 30 余种,其中 铜, 硫、石灰石储量居华东和全国之首。 除此之外, 铜陵襟江、依山、含湖, 生 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铜陵特色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铜矿 B 铜陵白姜 C 野生白荡湖大闸蟹 D 西湖湿地2.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据此分类, 咱们铜陵的铜矿属 于 ,长江水属于 。3.近年来, 铜陵可开采的铜矿的数量不断减少, 开采难度增大, 矿山地质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家乡铜陵的长期发展出谋划策。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 社稷坛内是由五色土组成, 五色 土是指青, 红, 黄, 白,黑五种颜色的纯天然土壤。五色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 型符号,数千年来被赋予无限美好的寓意。1. 按照五色土在我国的主要地区分布完成下图绘色。(用彩色画笔将对应土壤的颜色绘制到对应区域)2.分析五色土的形成与应用和当地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3.近年来黑土的数量在减少, 质量在下降, 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到全国粮食综合 生产的能力, 黑土保护刻不容缓, 意义重大!就黑土的利用与保护提出你的建议。下面是同学们收到的一封来信,内容如下:同学你好我的家乡在新疆的一个山村,听说你想知道我的家乡关于水的故事, 下面就 让我来告诉你,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几乎很少会下雨, 当然, 这为数不多的下雨天 多发生在夏季,因为地表多为沙土, 加上天气炎热, 蒸发量大, 这里很难留存水 分,因此在我的家乡很难看见河流和湖泊,存在的少数河流大多沿着山麓分布。我们的生活中非常缺水, 尽管天气炎热, 洗澡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神圣又奢侈的事 情。我们这里的耕地不多, 因为考虑用水, 耕地多分布在有河流的山脚下。虽然 我的家乡在水的条件上比较欠缺,但是相信你也听说过我们这里的哈密瓜非常的 香甜,有机会欢迎你来做客。另外, 我也想听一听你那里关于水的故事, 期待你 的回信。来自新疆的中学生请你为这位中学生回信,说说你生活的地方关于水的故事。(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 类型 对应单元作 业目标 对应学 难 度 来源 完成时 间了解 理解 应用1 (1) 选择题 1 易 原创 30 分钟1 (2) 填空题 1 易 原创1 (3) 简答题 1.4 中 原创2 (1) 绘图 2 易 原创2 (2) 简答题 2 难 原创2 (3) 简答题 2.4 中 原创3 论述题 3 难 原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