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教学 目标 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重点 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难点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教法 自学法 讲述法 案例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青藏铁路的建设 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授> 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 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自觉能动性又叫主观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具有的特点,是其他物质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 学 内 容 例如:“黑猩猩的事例”,说明无论多么聪明的动物,也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首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举例:李四光与中国石油。价值规律、万有引力、元素周期律、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 其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 (1)人们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创造了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例如:克隆羊、人造心脏、人造蛋白质 (2)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例如:展示建设三峡时的图片,指出三峡的建设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害为利的最好的例证。 再次,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 例如:长征精神、铁人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精神等。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1)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指导行动。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 (2)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改造客观世界。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而今天,人类已把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这又包含什么哲理呢? (3)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磨炼意志,鼓足干劲,战胜困难挫折。 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出席了追悼仪式。布什在简短讲话中对每一位宇航员表示敬意,他说,7名宇航员的牺牲是个悲剧,但他们是为人类古老的理想而死,他们明知巨大的风险仍然“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牺牲在“发现的旅途上”。他说,尽管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美国的航天事业仍将继续” 。 通过这一事例让学生意识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避免失败,战胜困难,唯一的选择便是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前面所讲授的有关哲学基本观点联系实际进行讲解。1.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d )。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b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 日期课题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教学 目标 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重点 敢于行动,善于行动。难点 增强自信自强意识。教法 自学法 讲述法 案例教学法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教 学 内 容 一复习 导入 二 新授 二 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 人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的、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讲的“黑猩猩的事例”来进行说明,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教 学 内 容 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 人自身努力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对自身物质潜能的开发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可以提高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例如:在这里可以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撕思人生》,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 开展游戏式的活动——撕思人生 活动方式: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白纸,让学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一个箭头坐标,然后标出自己的出生年龄和实际年龄;做完后再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应当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后人生中最迫切想要实现的三件事情,同时思考自己如何做才能功成名就;最后让学生预测自己的死亡年龄。 活动后教师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1)面对这张纸,你有何感受? (2)那仅有的,可以用来努力学习和拼命工作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利用? (3)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总结:让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亲身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人生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3.人生是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每个人也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生的路只能是自己去选择,也必须自己去走。 教师在这一部分可结合前面的游戏进行简单的概括 ,告诫学生人生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吉米的故事” 1.自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可以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 3.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讨论: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总结出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创设情景:播放录像“牛群事业成功的故事” 讨论:学生结合案例讨论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战胜自我,克服自卑,如何做才能实现自我。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参当中的有关事例进行讲解。 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教材的可读性和教材的案例,再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A.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以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造的蜂巢巧夺天工 2.“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人有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C.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板 书 设 计教后札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