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教案书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蓝本,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书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⒈ 课题:所授课的章、节。
⒉ 课型:分理论讲授课、实验(实训)课、实习(见习)课等。讲授课又分新授课或复习课。
⒊ 教学目的:本课题教学应达到的目的。
⒋ 教学重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重点分别列出。
⒌ 教学难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难点分别列出。
⒍ 教学方法:指本课题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⒎ 课时安排:本课题(章节)总计划课时数。
⒏ 教学内容:本课题(章节)主要内容。
⒐ 作业及实践:包括思考题、讨论题、实验题目、实训题目等。
⒑ 教学后记:授课结束后的教学小结、心得体会等。
思想政治 教案
授课题目 3.7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第 7 次课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 2.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坚定理想信念,学好本领,勇于担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党的性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根本宗旨、初心和使命等,坚定理想信念,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 难点: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意识和自觉性。
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
一、组织教学 5
二、课程导入 10
三、新课讲授 50
四、小结 15
五、作业布置 10
板书设计 3.7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作 业 拓展训练:1.复习教材P66-P72内容 2.完成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教学反思 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启思导 行”活动, 进一步 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 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
附------教案讲稿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
播放视频《我是谁》: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 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 我是 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 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 我 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公益广告《我是谁》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记录了普通平凡 的身边人物故事: 大学生、环卫工人、医生、交警、村 干部等是他们的不同身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共产党员。
讲授新课
【议题描述】
《我是谁》镜头记录的中国共产党人, 有哪些共同 的特点和品格?
【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 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 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总结建构】
教师整合学生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他人着想、 坚守到最后、遇事冲在前面、默默承担奉献、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共同的特点和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情境创设】
资料一:张思德的故事
张思德, 四川仪陇人, 18 岁参加红军,22 岁入党, 经历长征,多次负伤。 1944 年 9 月 5 日,他在陕北安 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年仅 29 岁。按照 毛泽东的指示, 9 月 8 日下午, 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
后院的干河沟上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 “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 毛 泽东在讲话中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为人民 服务的革命精神。之后, 讲话压缩整理成一篇文章, 以 《为人民服务》为题第一次发表在 1944 年 9 月 21 日出 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
资料二:《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 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 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 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 比泰山还要重的。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 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 我们要努力奋斗。
【分享感悟】
结合资料及教材第 67 页“相关链接”,谈一谈: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总结建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党 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没有任何 自己特殊的利益, 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 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 共, 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 本保证。
【资料研学】
资料一:
古语云: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马克思、恩格 斯指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毛泽 东也指出: “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从古至今, 人民群众的力量都是不可小觑, 人民群众的 主体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来, 根 植于人民,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政 党。“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条件,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 共产党人 自始至终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个初 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刻在自己的旗帜上: 人民 利益高于一切; 共产党人的身上始终肩负着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资料二:数十年如一日守初心
杨善洲从 1953 年担任区委副书记起,先后担任过 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 1977 年担任保山地委书记, 直至 1988 年退休。
1988 年 3 月杨善洲退休后,婉拒上级安排他到省 城安享晚年的厚意,走进施甸县大亮山,与 15 名职工 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
22 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达 5.6 万亩, 经济价值超过 3 亿元。 2009 年, 82 岁的杨善洲把大亮 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施甸县政府决定 奖励杨善洲 10 万元,被他当场谢绝。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励的 20 万元,并捐出 16 万元 用于公益事业。
【议题描述】
结合上述资料,小组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意义是什么, 并通过例举事实来说明党践行初心和使 命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
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 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 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总结建构】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 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 命运的根本力量, 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的政党。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才能够始终得到 人民拥护和支持,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小结
新时代青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作业
拓展训练:1.复习教材P66-P72内容
2.完成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