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书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蓝本,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书写应包括以下内容:⒈ 课题:所授课的章、节。⒉ 课型:分理论讲授课、实验(实训)课、实习(见习)课等。讲授课又分新授课或复习课。⒊ 教学目的:本课题教学应达到的目的。⒋ 教学重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重点分别列出。⒌ 教学难点:本课题(章节)的教学难点分别列出。⒍ 教学方法:指本课题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⒎ 课时安排:本课题(章节)总计划课时数。⒏ 教学内容:本课题(章节)主要内容。⒐ 作业及实践:包括思考题、讨论题、实验题目、实训题目等。⒑ 教学后记:授课结束后的教学小结、心得体会等。思想政治 教案授课题目 4.10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 第 10 次课教学目的 1.感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性,自觉弘扬全人类 共同价值,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理解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原则,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外来文化,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发展我国文化。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感悟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明确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意义和原则, 用积极的 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难点:感受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理解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分)一、组织教学 5二、课程导入 10三、新课讲授 50四、小结 15五、作业布置 10板书设计 4.10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作 业 拓展训练:1.复习教材P94-P100内容 2.完成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教学反思 教师结合学生分享的不同国家的文化符号, 讲授文明 交流互鉴的必要性: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交融的历史, 各国各民族面对多样的文明, 相互尊重, 求同 存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共同 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附------教案讲稿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 中华之魂》 【交流分享】1.视频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简单说说理由。2.阅读第 94 页课导语,说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知识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讲授新课【情境创设】播放新华社微纪录片《文化根魂》。【分享讨论】观看视频, 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解】教师结合视频, 重点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独特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 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链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95 页“相关链接”。【分享讨论】你知道图片里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你喜欢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情境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代,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使得有些传统技艺失去了传承、发展的空间。播放新华社视频《“非遗里的新文化”——他们这 样传承非遗文化》。【分享讨论】非遗传承面临哪些挑战?2.他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实现非遗的创新发展?【知识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要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 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总结讲授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原则: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 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 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 恒魅力的文明成果。立足中国国情, 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 互鉴,应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四、作业拓展训练:1.复习教材P94-P100内容2.完成填空题 选择题 简答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