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居民与聚落 》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地理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居民与聚落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课时1 人口与人种 第 1、2 课时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 3 课时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第 4、5 课时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的要求,本次大单元作业设 计的内容为“地球表层”中“人文环境”部分。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课标 具体见下表:标 准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 点。 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 化。 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 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2三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作业作业 1一、作业内容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共设 7 个大项,15 个分项,109 个小项,共有 91 个国家参加,运动员人数 2880 人。据相关数据,黑人运动员在参加的七届冬奥会上只取得了 3 金 1 铜,约占冬 奥奖牌总数 0.2%,其中两枚还是集体项目。与之相比, 白种人成为了冬奥会历 史上的金牌大户,他们在 20 届冬奥会上取得了 741 金。黄种人共取得了 31 金, 紧随白种人之后排名第二。5图 1图 2图 3(1) 上图中图 1 为 ______________ 人种,图 2 为 ______________ 人种 , 图 3 为 ______________ 人种。(2) 探究:为什么历届冬奥会白色人种获得奖牌更多?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 黄色 白色 黑色(2) 不同人种的身体素质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运动的高额费用和收入不平等。二、时间要求 :10 分钟三、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读图辨别人种。 错误辨别人种。 通过肤色准确辨别人 种。 能通过肤色、面部特征 准确辨别人种。(因)分析白色人种在冬奥 会项目上优势的原 。 未能准确找出原因。 能从白色人种分布的 纬度偏高找到原因。 不仅从自然条件分析, 还能从社会经济条件 上分析。四、作业分析第一题通过图片来辨别人种,让学生了解各人种之间的差异,第二题通过白 色人种获得奖牌更多,来得出三大人种各自的分布情况、身体特征以及经济对体 育的影响。五、设计意图本题以北京冬奥会为背景,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人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旨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结合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的区域认知 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业 2一、作业内容著名探险类节目《荒野求生》由英国冒险家贝尔 ·格里尔斯主持,每集他会 走到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境地,他挑战过北非撒哈拉沙漠、落 基山脉、哥斯达尼加雨林、巴拿马丛林……每次贝尔都能用其专业的求生技术, 设法逃离险境,寻找重回人类文明的路径。图 4(1) 图 4 中哪些地区你认为符合贝尔的挑战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因其环境恶劣,所以这些地方人口分布 ______________。(2) 如果你是贝尔,在历经磨难后,你最想到达的“人类文明”是哪里? ______________ ( 填 字 母 ) 。 因 其 环 境 较 好 , 所 以 这 些 地 方 人 口 分 布 ______________。说一说“人类文明”选择这些地方的理由。6答案(1) F E G 稀疏(2) A B C D 稠密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开发时间早等。二、时间要求 :8 分钟三、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读图分析世界上人口稀 疏地区的位置。 (置) 不能在图中找出世界 上人口稀疏地区的位 。 大概能从图中找出世 界上人口稀疏地区的 位置。 能够正确找出世界上 人口稀疏地区的位 置,并知晓其原因。读图分析世界上人口稠 密地区的位置。 不能从图中找出世界 上人口稠密地区的位 置,也无法说明原因。 大概能从图中找出世 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的 位置,但不能清晰地 说出原因。 能够正确找出世界上 人口稠密地区的位 置,并能分析其原因。四、作业分析第一小题通过人口密度分布图找出人口稀疏的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 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填写对应 字母。第二小题通过读图找出人口稠密的地区,并从地形、水源、气候等方面分 析原因。五、设计意图以《荒野求生》节目为情境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 读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 维及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第二课时作业作业 1一、作业内容7合肥,安徽省省会,安徽第一大城市,古称“庐州” 、“庐阳” 。1952 年 合肥被设为安徽省省会,初期人口约 15 万人,到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已达 937 万人,它还是安徽省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 市之一,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 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同 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1)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合肥被广大网友称为“霸都” 。请你谈一谈人口的 快速增长给合肥带来了哪些问题?(2) 针对上述问题,请以合肥市市民的身份,写一封给市长的信,提出自己的 建议。 (注意书信格式)答案(1) 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大、资源消耗等。(2) 言之有理即可。二、时间要求 :15 分钟三、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找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 过快带来的问题。 分析有误 能够找出人口数量过 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 题,但不全面。 能完整找出人口数量过 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 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无法提出建议 能够提出建议。 能从实际出发,针对问 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四、作业分析第一小题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第二小题与第一 小题环环相扣,要求学生从第一小题获取的答案中探究解决方法。五、设计意图该题以合肥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 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 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第三课时作业一、作业内容2021 年 3 月 24 日至 30 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 朗、阿联酋、巴林进行正式访问并工作访问阿曼。结束访问之际,王毅接受了记 者的采访,采访中王毅提到:我们一致认为,应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以自主多样的发展方式, 丰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应抵制将意 识形态强加于人,反对打着人权旗号干涉别国内政,肆意对别国攻击抹黑;应维 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同六国继续在彼此核心利益上坚定相互支持,这是此 访的最重要成果。我们一致认为,应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牵引,促进双方务实合作提 质升级。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同地区国家合作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 力。(1) 假如你是中方代表团的翻译,你最少需要掌握哪两门外语?(2) 工作结束后,你要去拜访中东的朋友,为了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宗教习 惯,你需要注意些什么?中东朋友邀请你出去游玩,你看到的宗教建筑具有什么 特征?(3) 中国和中东地区的交往历史悠久,请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和中东地区 友好关系的历史实例,谈一谈与中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有利 影响。答案(1) 英语和阿拉伯语(2) ①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餐桌文化:按穆斯林的习俗,该国以牛、羊为上品,忌食猪肉,忌食有贝壳 的海鲜和无鳞鱼,肉食不带血。以前阿拉伯人多用右手抓饭,现在招待客人多用 西餐具。9社交礼仪文化:沙特阿拉伯人在外多以握手问候为礼。如果双方 (指男子) 信仰一致或比较友好,双方左右贴面三次。有时候主人为表示亲切,会用左手拉 着对方右手边走这说。交换物品时,用右手或用双手,忌用左手。 (答案不唯一)②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浑圆的穹顶,有尖而高耸的塔…… (答案 不唯一)(3) 历史实例: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影响:言之有理即可。二、时间要求 :10 分钟三、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 分布 不知道英语是世界上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不 知道中东地区的语言 是阿拉伯语。 (语)知道世界使用最广 泛的语言是英语,中 东地区使用阿拉伯 。 明确知道世界主要语 言及其分布区。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 其分布,建筑风格和 风俗习惯 (格)不知道中东的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及建筑风 。 知道中东的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及建筑 风格。 明确了解世界三大宗 教及其分布区、建筑 风格,并知道一些宗 教习俗和宗教故事。查阅中国和中东的交 往历史并分析影响 没有查阅相关资料。 简单知道中国和中 东的交往历史及影 响。 能够详细生动地讲述 中国和中东的交往历 史,并能正确全面阐 述交往给中国带来的 有利影响。四、作业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相关知识。第一小题学生需要根据材料,了 解中东地区使用的语言,并知道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第二小题学生要简 单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建筑特征。第三小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分析中国和中东地区交往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叙述。五、设计意图该作业的设计旨在利用多种形式,增强题目的趣味性,提高题目对学生的吸 引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理念,认识不同区域的特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宗教观念,并能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的学科 素养和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第四课时作业10作业 1一、作业内容材料一 使用微信扫一扫并观看。(1) “访寻城市与乡村,叩响千家万户门”请你画出你心目中的乡村和城市景 观图 (房子道路等) ,可以简笔、 素描或电脑作图。城市 乡村(2) 观察你绘画的乡村和城市的房顶是平顶还是斜顶?说一说你这样设计的理 由。(3) 城市的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结合材料一视频并查阅相关资料,谈谈 影响六安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答案:(1) 略(2) 平顶:降水量少 斜顶:降水较丰沛,方便较快的排水(3) 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二、时间要求:15 分钟三、评价设计11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绘制乡村和城市景观 图 图未绘制或与要 求无关。 能大致绘制乡村和城市 的景观图,但图并不美 观。 能正确绘制乡村和城市 的景观图,城市房子密 集且高,道路宽。农村 房子矮,道路窄,且画 面美观。分析房顶的设计原因 原因不正确。 能根据绘制的景观图简 单说明屋顶设计为平顶 或斜顶的原因。 能够说出自己绘制的是 哪一个区域的房屋景 观,用当地降水量图能 详细说出屋顶设计为平 顶或斜顶的原因。总结影响六安市形成 与发展的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不正确 能够总结出影响六安市 形成与发展的有利自然 因素但并不全面。 能够全面总结出影响六 安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 因素。四、作业分析在第一题中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画出乡村与城市景观图,城市高楼大厦, 道路宽广,乡村房屋低矮,道路狭窄。在第二题中学生可根据设计的屋顶形状得 出当地雨量多少。第三题观看视频后,通过地形、地势、气候等自然因素,分析 六安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五、设计意图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融合了艺术学科的艺术表现和地理学科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第五课时作业作业 1一、作业内容巴黎圣母院建于 1163 年,于 1345 年建成,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 的教堂。二战后期,希特勒命令负责守卫巴黎的肖尔铁茨上将炸毁巴黎,以此切 断盟军的行军路线,但是肖尔铁茨却违背了希特勒的命令,而巴黎圣母院在肖尔 铁茨的保护下得以保存。巴黎圣母院虽历经战火,却在 2019 年 4 月 15 日突发大 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世界人民无不为之惋惜。1213图 1 曾经的巴黎圣母院图 2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1) 巴黎圣母院幸存于二战中,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说明它具有_______ 价值。(2) 巴黎圣母院毁于和平时代值得我们深思,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我做起,请 你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设计出一则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的方式详细了解世界文化遗产,选择一个你最喜 爱的世界文化遗产,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其制作一张名片 (名片应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及简短介绍) 。例:(4) 课外知识拓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并观看) 。答案:(1) 历史文化(2) 例:保护文化遗产,守住精神家园。(3) 略二、时间要求:20 分钟三、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了解巴黎圣母院 的价值 答案不正确 能准确写出巴黎圣母 院的价值宣传标语设计 不符合题目要求 简练,符合主题。 简练,新颖,突出主 题,句式工整。搜集世界文化遗 产和其相关知识 选择的地区未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或记录 卡内容不正确。 能够正确的选择世界文 化遗产并绘制,相关 知 识表述不准确。 正确的选择世界文化 遗产且图文并茂,排 版整洁美观。四、作业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题学生需要分析材料,了解 巴黎圣母院历史悠久,体会其历史文化价值。第二小题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现状, 突出重点词汇,将我们所要传递的信息融入其中。第三小题搜集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找到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查阅相关材料,运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制 作卡片。五、设计意图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考查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在生活 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艺术学科的艺术表现和地理 学科的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业 2 (实践题)一、作业内容:从你所在地区去六安市苏埠镇老街旅行,按要求完成一篇游记。(1) 选择合适交通工具,利用电子地图,规划旅行线路并上传。(2) 任务:14访问记录 苏埠老街历史状况 (访问当地居民)拍照打卡 特色民居 (门、窗户、屋顶、建造材料)老街现状特色美食(3) 通过这次旅行经历,谈一谈你的感受,对这种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开发提 出合理化建议。答案:例:(1) 汽车自驾(2)15(3) 言之有理即可。二、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能够选择合适交 通工具并规划线 路 交通工具的选择和 路线规划不合理。 能恰当选择交通工具, 规划路线。 选择最优交通工具和路 线。访问及拍照打卡 没有访问或拍照 访问当地居民老街的历史 状况且做了简要的记录。 访问当地居民老街的历 史状况且做详细地记 录,并拍摄优美照片。谈感受、给建议。 感受不深、没有给 出合理化建议。 能够整理本次旅行素材、 给出合理建议。 能够认真整理旅行素材 并分享,感受深刻,建 议合理。三、作业分析本题为实践题,学生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利用电子地图查询合理的 路线,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美食美景等方面进行记录。询问当地老人 老街的历史文化,再对比现在的断壁残垣,得出应在保护中开发老街。16四、设计意图以苏埠老街作为情景,考查学生对传统聚落文化保护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作业内容2 月 24 日清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 起特别军事行动。普京指出,30 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就北约不东扩达成协议, 但却受到欺骗、施压和讹诈。普京还指出,北约的战车正在朝着俄罗斯边境移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说,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社会背景1、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搜集俄罗斯、乌克兰两国的相关信息,以手抄 报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对比展示。地理小报进展2 月 25 日,俄罗斯坦克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周边,双方激战。基辅市民纷 纷乘车逃离或进入防空洞避难,市区一片拥堵。172.上面两幅图分别为乌克兰首都基辅及周边乡村,请分别说说居住在城市与 乡村的优缺点。国际社会2022 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签署 50 周年。自本轮乌克兰危 机爆发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加强文 化保护,并于 3 月 8 日发布了一份新的进展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切俄乌冲 突,呼吁保护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显示,截至 2021 年,乌克兰共有 7 处世界遗产,其 中 6 项文化遗产包括圣索菲娅主教堂和佩乔尔斯克修道院、里沃夫历史中心、斯 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布科维纳与达尔马提亚的城市民居、陶瑞克-切森尼斯古 城及其乔拉镇、波兰和乌克兰的喀尔巴阡地区木质教堂,1 项自然遗产——喀尔 巴阡山脉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3.这份报告联合国官网会以何种语言对外发布? 4.请为此次俄乌战争中如何保护乌克兰的 7 处世界遗产,提出自己的看法。答案:1.例:18手抄报电子小报2.建 筑:乡村稀疏且低,城市密集且高。道 路:乡村稀疏且窄,城市密集且宽。人口密度:乡村小,城市大。3.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法语、俄语。4.言之有理即可。19二、评价设计能力表现项目 水平未达标准 几乎达到标准 达到标准找出俄罗斯和乌克兰 相关地理知识。 表达形式未按要求, 相关信息有误。 以手抄报或电子小 报形式,但所找的两 国信息不够全面。 制作、绘图精美,位置、 气候、人种、人口、国 旗等相关知识全面。读图写出乡村聚落和 城市聚落的差异。 未能正确写出乡村 和城市的差异。 找到差异的地方,但 未能具体描述 正确写出乡村和城市的 差异,以及各自特点 。结合材料,写出联合国 官方语言。 未能正确写出官方 语言。 正确写出联合国官 方语言,但未满 6 种。 正确写出联合国6 种官 方语言。开放性作答:提出保护 世界遗产的方法。 不作答或者观点错 误。 未能写满 3 点方法 或者方法偏离当地 实际情况 写出 3 点方法,并符合 当地的实际情况。三、作业分析本单元以“俄乌冲突”为主线,第一题通过学生自己搜集俄罗斯、乌克兰两 国的相关地理知识,加深对两国知识的了解。第二题利用两张乌克兰首都基辅的 市区及郊区照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城乡聚落间的差异,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第三题通过联合国的文件的引出世界上主要的六种语言。第四题让学生思考在战 火中如何做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四、设计意图本单元作业第一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调 查后的汇总、运用画笔或电脑进行手抄报或电子小报的绘制,既体现了地理实践 力的培养,也融合了艺术学科的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和信息学科的数字 化学习与创新这些核心素养。后三题分别从“俄乌战争”的进展和国际社会态度 两个方面着手,体现 2022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地球的表层”中“人文环境” 部分内容,从而进一步认识世界人口、城乡、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将之 统筹分析,加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育。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