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一、理论基础和根据创新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富有首创性的(亦称独创性)的思维形式。其本质是出新、超越和突破,这也就离不开超前思维。超前思维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思维。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中医讲究“治未病”,体现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超前意识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治理国家强调“下好先手棋”,体现超前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规划意识。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超前思维是意志力、想象力和认识力相结合的机能系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创造的质的飞跃。超前思维的“超”是以“否定”为起点,这种“否定”不是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质疑,它是一个从主体认识经过艰苦探索达到“豁然通达”的醒悟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方法,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实践论,结合实践理解超前思维,是作为主体的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以对客体的反映为基础,进行主观加工,以期通过实践创造出崭新的、为世界所需的对象物的思维方法。脱离现实和历史的超前思维没有客观存在作为对象物,缺失了应有价值。因此,超前思维应当关注实际而不是放弃对历史和现状的诠释,应以当代世界为对象,进入其各领域,并将其核心作用充分展示发挥。超前思维作为一种实践性思维,应当从现实出发批判否定现实中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现实因素,关注现实,不满足于现实状况,否定现实存在,进而把现实变成理想现实,达到“应然”。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地、具体地看待现实。二、课标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4.4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教学提示:以““两山'理论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为议题,探究超前思维的方法,理解超前思维的意义。通过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了解探究未知现象时的思维方法;尝试运用“头脑风暴”等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举办创意大赛,培育超前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三、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培育目标1.科学精神在安吉县“两山”理论的发展以及扶贫之路的相关情境中,思考推行“两山”理论运用到的思维方法,锻炼、提升理性分析的能力;通过设计“致富方案”,体悟超前思维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理解创新思维、超前思维的方法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在行为选择上贯穿辐射科学精神。2.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安吉县的发展,感知和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瞻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3.公共参与以我国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创新型人才为背景,运用科学的超前思维规划人生,将“小我”融入“大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学科能力目标1.学习理解认识超前思维的方法,理解超前思维的运用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意义。2.实践应用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运用生活实例,总结归纳超前思维的意义。3.创新迁移学会用科学的超前思维分析和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掌握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超前思维的方法规划人生,坚定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四、学情分析经过前面十二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已具备培育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和思维基础。学生对于自然、科技、历史均有一定程度了解,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生活的基础。从认知发展来看,经过思政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1、2的能力提升,学生具备了搜集、讨论、研究的基本素养,提升了探究的自主性以及求真的积极性,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行为延伸和知识迁移。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本框题内容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框,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创新性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对多种科学思维方法的综合性运用。本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能够了解和感知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但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超前思维的实践应用性,不能自主地将抽象的思维与具体的理论相联系。这是教学中需要突破和提升的关键点。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超前思维的方法第一,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根本上把握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态势。第二,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方法,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态势,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学生已经学习了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但将它们运用到科学实践仍有差距。第三,超前思维要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就不能创造性地预测事物发展的态势。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还应具备科学的调查研究能力。正确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用科学的方法投身实践、改造世界。2.教学难点:理解超前思维的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实践论,理解超前思维的意义,不应当脱离现实和历史,而是要结合实践,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哲学层面来看,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从现实层面看,运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正确领会超前思维的意义还应通过实践检验,体现在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精神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超前思维的意义无论是“从实践到认识”还是“从认识到实践”均有一定难度。教师虽有“启”,学生却难“发”,可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并创设情境加以运用。六、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以浙江省安吉县践行“两山”理论打造的绿色发展样本为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从中感受超前思维的科学性,体悟超前思维的精髓。通过“两山”理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引导学生领会科学的超前思维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离不开矛盾分析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调查研究法。借助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时代责任感,是思政学科教学的使命所在。2.坚持学思践行相统一本框题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又要求学生在理解超前思维意义的基础上主动将超前思维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本框题教学设计包括四个环节,以“思”联结“学”与“践”,引导学生在理性分析、行为实践中感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七、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教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作为全国践行“两山”理论的先行者,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两山”理论正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论,用到了哪些思维方法?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以““两山”理论谱新篇,同心共筑中国梦”为议题,学习新课“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设计意图】红色应当是思政课的底色,逻辑与思维能力是理性分析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创造性。这是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典型资源,也是激发学生政治认同的生动素材。(二)新课教学环节一:两片叶子,“两山”之道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两片叶子染“绿”的山村》,独立思考,安吉县的这个小山村是如何被染“绿”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根据视频中的信息进行概括并分析。教师关注学生并及时用板书记录学生发言中有关安吉县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关键字词。学生:安吉县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矿山变荒山”。安吉县的农村靠山吃山,办起了很多矿山、水泥厂,整天烟尘漫天,竹林都是灰茫茫的,每一片竹叶上都是开矿的扬尘。第二阶段“荒山变茶山”。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安吉县封山护水,关停矿山,依托“竹海”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白茶、椅业等产业。第三阶段“茶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教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安吉县的发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它们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人们对“两山”关系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材料一《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节选)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1)安吉县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两山”理论的前瞻性的?(2)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论蕴含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总结、记录讨论结果。小组代表分享探究成果,将安吉县的发展与“两山”理论的三个阶段对应起来。学生1:第一阶段“矿山变荒山”对应“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只讲金山银山不顾绿水青山,甚至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安吉县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严重的山体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第二阶段“荒山变茶山”对应“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当安吉县烟囱林立、灰尘笼罩,他们痛定思痛,关掉矿山、封山护水,走向了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也验证了在特定发展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具有一定的取舍关系。当两者需要权衡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统一之法。第三阶段“茶山就是金山银山”对应“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安吉县发展生态旅游,从卖石头到卖风景。这说明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找到了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优势的路径,就能在“两山”之间架起桥梁,也就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安吉县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两山”理论是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是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理论,以中国社会发展为实际,强调了生态保护建设的优先论,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论,蕴含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接下来请你们分享探究成果,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两山”理论采用了什么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活动: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分享合作探究成果。学生1:我们组认为运用了矛盾分析方法。“两山”理论分析把握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性质,以及“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特点,又分析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采取的不同方针,最后得出结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生2:我们组分析发现“两山”理论运用了推理、想象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是根据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以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性质特征,运用推理、想象的方法预测(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两山”关系的三个阶段。学生3:我们组了解到“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分析、综合浙江省生态建设情况,认识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后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得出的。教师:结合以上三个小组代表的发言,我们能够发现“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物。接下来,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印,继续走进安吉县。【设计意图】以“两山”理论在安吉县的实践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超前思维的方法。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提升科学精神。环节二:扶贫之苗 再谱新篇材料二 播放视频:《一片叶子 共富多方百姓》。饮水思源,不忘党恩。2018年4月,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当年10月起,扶贫茶苗被陆续送往三省四县种植。“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2021年5月,安吉县牵头成立“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持续推进“先富带后富”。“种茶的效益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茶产业带动致富的成效需要提升······”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圆桌会-“白叶一号”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圆桌会。省党代会代表、黄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盛阿伟与湖南古丈、四川青川及贵州普安、沿河等三省四县“白叶一号”受捐地代表一起,商议后续白茶技术帮扶、产业发展事宜。目前,白茶产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仍存以下问题:(1)贫困地区群众想法保守,缺乏种植动力;(2)贫困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匮缺,未形成健康业态;(3)种植效益与预期仍有差距,茶叶品质待提升。安吉县黄杜村与古丈县翁草村、青川县青坪村、普安县屯上村、沿河县志强村、雷山县高岩村等5个村党组织开展支部结对,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互助机制,探索绿色低碳共富之路。教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群策群力集民智 奋发图强聚民心”,运用超前思维为3省4县接过“白叶一号”茶苗后,如何用好扶贫之苗设计致富方案。各小组按照分工完成任务,做好过程性记录并派代表上台总结。学生活动: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作为设计小组,根据视频中反映的问题,针对性地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设计致富方案。第四小组作为评审小组,观察、记录设计小组的表现并进行点评,针对本活动的开展发表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积极反馈和点拨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小组1:我们小组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出3省4县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贫困地区群众想法保守,从而导致扶贫动力缺乏可持续性。结合视频中对于村民的访谈信息,我们小组从问题出发,设计了“党建联盟”致富方案。首先,党建引领,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当地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解决茶叶种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其次,与安吉县“共同富裕”示范村帮扶对接,先富带动后富,让“一片叶子”飞进千万家。设计小组2:我们小组通过视频了解到要想“先富带动后富”帮助3省4县实现脱贫致富,就要提供茶苗和技术,更要输出产业经营理念,设计了“扶贫先扶智”致富方案。村民的劳动成果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没有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通过“白茶一号”脱贫致富,各地应该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方面建立互助机制,建立“村级组织+公司十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政府领建、村级组织主建、合作社承建、农户参建的运作方式。设计小组3:我们小组为解决3省4县茶叶种植中对茶叶品质担忧的情况,设计了“科技赋能”的致富方案。运用5G技术搭建起的“茶智慧平台”,为白茶精细化管护插上科技的翅膀。浙江的茶叶专家通过摄像头,可以清楚看到茶苗长势。智慧系统安装的土壤传感、土壤墒情监测等设备,对茶叶生长的温湿度、土壤肥力等情况实时精准监测,分析出管护要求。评审小组学生1:我们评审小组发现设计小组1从动力问题出发,充分调动当地资源和别地的成功经验,努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设计小组2、3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方案,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从共性上来说,这几个小组的方案都立足实际。其次,这些小组都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人耳目一新。评审小组学生2:通过设计小组的展示,我们感受到科学的超前思维能够帮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教师小结:没错,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能够感受到科学的超前思维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设计意图】学而思,思而行。本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设计“致富方案”,在实践层面体验超前思维,提升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能力;通过评审小组的总结与点评,感悟总结出科学的超前思维需要立足实际的道理。在行思结合中,感受辩证思维的魅力,育创新之果。环节三:未雨绸缪 下先手棋教师:刚才我们领悟了“两山”理论背后的思维智慧。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所见所闻,分享有关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事件或者与超前思维有关的歇后语。学生活动: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与超前思维有关的事件、歇后语。学生1: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体现其思维、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的著作。他在书中指出抗日战争必然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同时,他科学地预见了这场持久战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学生2:《礼记·中庸》中指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容易成功,没有准备就容易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先有计划,就不易发生错误或发生让人后悔的事,要发挥超前思维的作用。学生3: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个超前且符合实际的制度,从宏伟的构想到基本国策,再到国家制度体系,成就有目共睹。它是为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学生4: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创立,为人类开创电商新时代创造了条件。马云根据客观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趋势,带领团队开创了网上购物的新模式,创建了阿里巴巴和淘宝、天猫等电商商城,开创了电脑、手机网上支付,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消费习惯。教师小结:根据前面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总结,并补充“不治已病治未病”“先有都江堰,后有天府之国”、雄安新区建设、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等创造性事件。教师:请同学们结合之前的讨论,谈谈超前思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学生1:通过“不治已病治未病”等歇后语,我感受到超前思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山”理论、雄安新区的建设、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等让我感受到前瞻性思维对于国家的发展、企业的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2:马云的事例让我感受到超前思维不仅对于国家、社会具有影响,对于每一个个体也有重要的意义。每一个人的发展应当与时代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当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生3: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毛泽东发挥超前思维,高瞻远瞩地进行决策,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时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小结:没错,超前思维是人类预见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并用未来趋势和目标引导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超前思维在当代的运用也有利于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树立过去、现在、未来相统一的科学预见观,拨云见日,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策略和价值取向。【设计意图】坚持教学中的点、线、面相结合,将学生固有知识点串成知识面。本环节通过分享已知的体现超前思维的事件,在启发式的师生对话中将不同事件串起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超前思维对于哲学、对于当代的意义。环节四:规划未来 知行合一教师:新时代要求新担当,新担当创造新作为。请同学们运用科学的超前思维方法规划人生,努力实现成为符合时代需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的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思考并完成人生规划表,并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表1 人生规划表我的职业理想是为实现理想需要作好的准备有: (1)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 (2)······ (3)······学生1: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我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以语言为盾维护中国的大国形象。我需要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好语言、锻炼口才,持之以恒地全方面提升自己。学生2: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的职业理想就是长大后投身于我国的航天强国建设,通过发展航天科技,探索浩瀚宇宙。我要学好数理化,为今后的深造奠定知识基础;关注航空航天前沿科技发展态势,探索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学生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像您一样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我要努力学习,考入师范类院校。在未来,我要扎实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学会“教书”;也要学习心理学知识来丰富自己,更好地实现“育人”。教师小结:面对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竞争,面对新时代的新矛盾、新任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前瞻性地规划未来。【设计意图】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本环节通过学生的人生规划活动打通现在与未来、贯穿“小我”与“大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与政治认同。(三)课堂总结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超前思维日益重要。在思想上,我们要树牢超前思维的坚实根基,提升判断时代发展趋势的能力,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行动上,要将超前思维落到实处,在促进自身发展完善和价值提升的同时,将自己的价值和实践成果与社会的创新发展同频共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唯有前瞻者才能发展前进,唯有超前者才能保持强大。【设计意图】总结本节媒的核心内容,进行情感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