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1中国与联合国》教学设计
课型 新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二上学期学生
教材 分析 本框题包括两目。第一目“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阐述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不同时期与中国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建立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领会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整体阐述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并阐述了中国对联合国的政策立场,介绍中国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指明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立场。两目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两目的逻辑关系是:中国需要联合国,联合国也需要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在联合国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前提,中国在联合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的国际责任。
学情 分析 学生在第八课已经了解了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故对于本框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感到更容易,同时。可以结合学生在历史中学到的知识,做到学科融合渗透。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2、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3、公共参与: 结合联合国的作用,理解我国积极参与到联合国的治理中的意义。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 难点:理解联合国改革的中国主张
新课 导入 综合探究: 世界安全要共谋,橡林建议早绸缪。主盟坛坫推三国,荟集衣冠合五洲。 争论中心为委托,商量大事不糊涂。宪章签字实施日,庶使劳民得小休。 此诗是1945年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为中共和解放区的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后,即兴所赋之诗。 中国代表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 思考:请你解读董必武的这首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与联合国的渊源。 1945年,中国共产党得以委派董必武作为解放区代表参加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这成为我们党高级领导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会议期间,尽管当时国共矛盾日益尖锐,但董必武以大局为重,在坚持原则的大前提下,与中国其他代表求同存异、团结协作,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建设性贡献。与会期间,他欣然命笔,赋诗述怀。董必武的诗作中,“橡林”指《联合国宪章》的诞生地——敦巴顿橡树园;“坛坫”指谈判场所;“衣冠”指礼服;“委托”,是英文单词veto的译音,指否决权;“庶”的意思是但愿。 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新课 讲授 1、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在二战中,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复杂曲折历程: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从1951年至1960年,美国一直采用“暂缓讨论”“延期讨论”等极端手段阻挠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1961年,第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会议议程。美国操纵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强行规定“中国代表权”问题属于必须由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作出决定的“重要问题”。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斗争,主要是围绕联合国大会把“中国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而展开的。 (3)新中国合法权利恢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二、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符合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特别提示】: 对于联合国的活动,我国是有原则地支持和参与的。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为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①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③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 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①中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 ②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③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在人权事务上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 (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主张: 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更好的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 ②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易错易混: 1、中国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提示:× 中国支持联合国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一切工作。 2、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提示:×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3、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平均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提示:× 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4、中国主张联合国改革应增加新兴市场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 提示:× 中国主张联合国改革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 5、中国对联合国的改革持否定态度。 提示:×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板书设计
课堂练 习 1、1、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2周年。52年来,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了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常任理事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中国( ) ①支持联合国就和平和发展问题作出的各项决定 ②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③积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联合国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也表明我国积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③正确;①中“各项决定”说法错误;联合国并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它只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主要靠协商解决问题,无权领导主权国家,④错误。 【答案】B 2、(2022·辽宁·高考真题)2022年1月,“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第三期正式启动。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围绕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表明中国( ) ①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②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③与联合国主要机构合作完善粮农治理 ④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