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时刻 第4周 月 日 星期 第 节 课时 2 班级教 学 内 容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 学 目 标 政治认同: 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了解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职业精神: 感悟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及意义,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治意识: 了解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法治方面取得的成就,学会从法治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重 点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及意义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地位难 点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 化 措 施 1. 利用歌曲、视频、文本材料、微课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同时结合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所学内容。 2. 课前布置小组学习任务,课上展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 5' 20' 组织教学 创境激趣 探究明理 教师问好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提出问题: 歌曲表达了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引出本课主题: 第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活动1 Ppt显示: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活动2 互动交流:你认为新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时代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ppt显示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教师结合社会实际讲解。 活动3 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思考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愿。 欣赏歌曲 思考回答问题 阅读十九大报告这段话,指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相互交流 分享自己的观点 看课件 倾听教师讲解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利用歌曲,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内容。 利用十九大报告这段内容,明确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利用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0' 活动4 (1)Ppt显示材料(略),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探究: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变化?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材料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教师阐述变化的原因。 (2)Ppt显示材料二,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探究: 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活动1 小组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课前布置,网上搜集资料,并制成课件,课上展示) 点评小组展示,而后教师总结归纳。 阅读材料 探究交流问题 分享自己的观点 倾听、领悟 阅读材料二 探究交流问题 倾听、领悟 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展示讲解 师空洞的讲解。 利用文本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帮助学生清楚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通过材料,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变与不变,说明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把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课上展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成就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0' 20' 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活动1 播放“中国式现代化”微课,要求学生结合微课,思考回答: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 活动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5页,思考回答: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及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社会实际明确。 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播放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视频,思考回答: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2) 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 观看微课 思考回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 阅读教材 思考回答问题 倾听 观看视频 结合视频,思考回答 (1)(2)(3) 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和感悟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及意义。 利用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结合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 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0 3' 1' 对点训练 总结提升 课后拓展 Ppt分别显示三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分析运用题,引领学生完成练习。 Ppt显示本节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导图小结本课内容,而后教师寄语学生。 布置作业: 完成《学生学习用书》第3课的填空、选择和分析运用题。 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完成练习题。 结合思维导图,小结本节内容。 记作业 学以致用,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内容,以系统把握所学内容。 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板书:第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内涵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意义主要矛盾变化2.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特征(2)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成就及意义二、创立习近平新时代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