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促进民族团结 学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3.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学习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预习新知】
(一)预习新知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____________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国各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2.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及其新特点。
形成我国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格局。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1)方针: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基本政治制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民族平等的表现。(我国各民族社会地位如何?)
(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_____________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_____________,承担相同的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利益。
(2)我国各民族孕育了_____________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如何追求共同发展)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_____________和光荣___________。
(5)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增强民族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2)民族地区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
(3)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______________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____________,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8.党和国家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措施。)
(1)经济社会方面:党和国家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______________,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我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措施有哪些?)
(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9.我国为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取得的成效。
(1)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快车道。
(2)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___________。
(3)使少数民族____________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0.为什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
_________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________。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11.为什么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_________,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12.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______________。
(2)做法: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______________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深化探究】
(一)深化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在大灾面前,各族群众为什么会积极主动参与玉树抗震救灾?
合作探究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巩固训练】
(一)巩固训练
1.新疆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治疆方略;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抓手,不断深化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共有100多万干部职工与140多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办好事实事227万多件,惠及各族群众456万多户。这有助于( )
①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凝聚各族人民共识,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③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一批批医疗人员接力进藏,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这有助于(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平均化
④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的基层考察中反复强调:“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 )
①有利于发展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体现了人民幸福生活是我国最大的人权
④符合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原则,有利于各民族地区高度自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西藏从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书写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西藏的跨越式发展表明( )
①西藏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②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已经实现
③党和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阿克苏苹果不仅誉满全疆,而且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营店,发展“农超对接”平台,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新疆农户不断增收致富。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特别行政区
②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高度自治方针
④兴边富民行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北京援疆“组团”招商并促成5家企业成功签约,“新疆是个好地方一一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美术馆闭幕,浙江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迭代升级.....这一系列举措( )
①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践行,有利于巩固边疆稳定
②是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内在要求
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
A.平等、团结、繁荣、合作 B.自治、自强、发展、共享
C.尊重、团结、奋斗、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于2019 年7月14日至16日在新疆和田召开。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引发了吐鲁番市各族干部群众、援疆干部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为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宣布:批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炉霍县、色达县等16个藏族聚居区 (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的16个藏族聚居区(县),四川藏区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1)材料二中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有何重要影响
(2)假如你去新疆、西藏旅游,为进一步维护该地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你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D
解析: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国家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雪域高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培养大批医疗骨干,带动了西藏医疗水平提升,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有助于提升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故①②正确;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化,不是平均化,故③错误:④:我国已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题干“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新疆农户不断增收致富。”说明党和政府积极帮扶新疆脱贫致富,这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观点②③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观点①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观点④错误;所以选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说法②④正确,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①③错误,本题选C。
8.答案:C
解析: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民族关系。ABCD:题干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故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10.答案:(1)有利于改善四川藏族聚居区(县)人民群众的生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广大藏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2)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平等地对待、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③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行为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第(1) 问,四川藏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的影响可从改善四川藏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等角度回答。第(2)问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行为作斗争、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等方面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