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推动绿色发展(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效备课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推动绿色发展(教案)(表格式)-【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效备课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教学 课题 第14课 推进绿色发展
教学 时刻 第18 周 月 日 星期 第 节 课时 2 班级
教 学 内 容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 学 目 标 政治认同: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把握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要求。 法治意识: 1.了解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认知和情感。 2.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健全人格: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己处理生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公共参与: 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主动倡导和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重 点 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难 点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强 化 措 施 利用丰富的文本资料、视频等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同时结合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所学知识,提升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5' 3' 20' 组织教学 创境激趣 探究明理 教师问好 播放视频《大美中国 锦绣家园》,引导学生说说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点评学生发言,总结引出本节内容: 第14课 推进绿色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知识讲解: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在此基础上引出: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32 页“阅读与思考”材料,思考回答 (1)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活动2 Ppt展示习主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的内容片段,提出问题: 说说你对“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理解。 学生问好 欣赏视频 结合视频分享自己的感受。 倾听 阅读课本第 132 页“阅读与思考”材料,思考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 (2)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阅读习主席的讲话 思考回答自己对“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理解。 贯彻课堂礼仪常规 利用视频,让学生感受大美中国,引出新课主题。 帮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内容的学习。 通过“阅读 与思考”中正反 两方面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并正确认识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引入古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蕴含着传统哲学的生态智慧,加深学生对于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解。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0' 活动3 Ppt显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十个坚持”,结合实际简单讲解。 活动4 播放纪录片《这十年》第三集《美丽的中国》视频片段,提出问题: 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所学内容,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点评小组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34页“阅读与思考”材料,引导学生结合余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说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活动2 播放《浙江:干 在实处走在前,勇立潮头敢为先》视频,结合视频,引导小组探究: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民生有何意义? 点评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明确。 看课件 倾听老师讲解 观看视频 分小组讨论问题 小组代表分享本组观点 阅读教材134页“阅读与思考”材料, 思考回答自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 观看视频 小组合作探究(1)、(2)两个问题 小组代表分享本组探究成果 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这一思想的整体认 识和系统把握,加强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利用阅读材料余村的巨大变化,帮助学生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探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意义,进一步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0' 17'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1.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36页,思考回答: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而后教师简单明确。 活动2 播放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视频思考回答: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教师归纳(略) 活动3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视频,深入分析探究: 为什么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教师归纳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 活动4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讲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点评小组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活动1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 明确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 活动2 阅读教材 思考回答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 观看视频,结合视频思考回答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结合上面视频,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探究、交流、回答为什么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 思考、回答自己对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简单了解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措施。 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提升学对推进绿色生产方式的政策认同。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实践要求。 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1' 总结提升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活动3 引导学生探究: 为什么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明确绿色生活的意义。 活动4 播放视频《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品开始》 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生活实际,说一说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明确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主要举措。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而后教师重点强调并寄语学生。 作业: 《学生学习用书》p182-186页填空、选择、材料分析题. 思考、自由发言,回答自己所知道的绿色生活方式。 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自由发言 分享本课的收获与感悟。 记作业 让学生知道绿色生活的一些具体方式,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倡导绿色生活的意义。 利用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探究交流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主要举措。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课堂反馈及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14课 推进绿色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
1.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