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级 第一单元 尚德修身 (1-3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级 第一单元 尚德修身 (1-3课)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尚德修身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先贤“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思想理念,品悟历代经典故事中的做人道理。
2、联系实际,付诸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重点难点:
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的由来。
2.明白尚德的重要性,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尚德言行。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立德为先的道理 。
三、课前准备: 读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理解句子含义。
2.简介《傅子 正心》。
(二)故事引导,明道喻理
1.讲赵叔平的故事。
读《数斗正心》,然后同桌互相讲讲这个故事。
讨论:请你想一想:赵叔平为什么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的善心与恶念呢?
2.你还知道哪些立德正心的故事?小组内交流,讲其他相关的故事。
小组内派代表,班内交流。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2.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知行合一
1、讨论:
(1)你认为德是什么?自己思考后,和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2)生活中的你受到过哪些人的良好影响?自己有没有用好的言行影响到他人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和感受吧。
2.说一说,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五)拓展诵读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 王守仁《传习录》
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简单释义。
2. 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一、教学目标:
1.懂得树立志向、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习技艺的重要性,明白道、德、仁、艺是对人修养的基本要求。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追求德才兼备这一人才最高标准的品德。
二、重点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品性与能力全面发展才是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
三、课前准备:在家预习第二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2.了解语句的出处:《论语·述而》。
3.了解句子的意思。
4.明道喻理:名句赏析
自由读故事,交流读不懂的地方。
组内同学交流,互相讲故事。
组内讨论:为什么说道、德、仁、艺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
5.知行合一:
讨论:你打算如何做一个品性与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1)引领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
(2)找小组在全班范围内交流。
6.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
7.拓展诵读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宋 杨时《河南城市粹言·论道》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思齐”和“自省”,知道怎样注重修养自己。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结合实际懂得“思齐”和“自省”。
三、课前准备:练习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1、复习:集体朗读1、《立德之本》2、《志于道》
2、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1)练习朗读课文(2)熟练朗读课文(3)学习“古语今说”理解大体意思(4)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习新课
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
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
6、小组合作学习古语今说
7、学生自由读。
8、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
9、读明道喻理: 慕贤思齐
想一想:柳开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三)拓展延伸
知行合一 思考:我们身边有很多榜样,也有一些反面例子。对照这些,你准备如何做到“思齐”和“内自省”呢?完成书上的表格。
(四)课外实践:将书上的表格手绘一份,给家里人或亲戚朋友填写。讨论“思齐”和“内自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