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下学期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下学期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资源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
【必修三教材结构】
【第一单元教材结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科学精神】正确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公共参与】增强学生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教学重点】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观看资料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一: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到了近代却衰落了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
①国际背景(外因)
a.17世纪中叶以后,西方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近代化机器大生产。
b.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②国内背景(内因)
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结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地位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二:这些不屈不挠的抗争结果怎样?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学生活动:观看资料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三:中国人民该如何做出选择?为什么?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材料,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思想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阶级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时间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意义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学生活动:观看资料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问题
议题五: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意义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三个彻底结束”)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一个“彻底废除”)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易混易错】
【小结】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