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21.第10课第一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21.第10课第一框教案

资源简介

第 10 课第一框教案
课题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教材
版社)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独特价值和主要内容,了解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主要表现,理解革命文化的重要价值,坚定远大理想
教学目标
和革命信念,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
3.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价值,理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举措
和意义;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积
教学重难点
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入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
捍卫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相关内容,为本单元学
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知识和理论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中国
学情分析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初步的学习和认识,但对于三种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等相关内容
不熟悉、不了解。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乐于接受信息化等新型教学手段,
乐于接受新观点、新事物,学习该框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三种文化的内涵、表现和
价值,领悟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定文化自信。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榜样引领法
教学方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实践调研法
1.文本资源:《论语》《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
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视频资源:《“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2022 年 11 月 20 日《新
教学准备 闻联播》节目《乌兰牧骑:把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百姓身边》、新华社微纪录片《文
化根魂》、新华社视频《“非遗里的新文化”——他们,这样传承非遗文化》、《如
愿》
3.生本资源:本校优秀教师事迹采访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总议题:守正创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回归生活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1. 线 上 线
调研先行】 1.学生阅读教材第 10 课第一框的内容,并登录学习 下一体化学习,
通平台,查看预习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 为教学做好充
之魂》,完成预习知识检测,同时领取小组任务。(必做: 分准备。
学业质量水平一)
2.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完成基本任务,然后在教师指 2. 以 小 组
课前 导下完成以下“对话”。(选做:学业质量水平二) 为单位,完成基
预学 第一小组:重读经典,寻根铸魂。 本任务,为本节
(1)查阅资料,搜集孔子名言,思考名言背后的意义; 课探究学习打
(2)观看视频,《“非遗里的新文化”——他们, 下基础。
这样传承非遗文化》。
第二小组:重温历史,时空对话。
(1)实地参观(或者网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观看新华社微视频《如愿》。
1
第三小组:重识楷模,榜样引领。
(1)网上查找本专业劳模或大国工匠事迹;
(2)采访本校优秀专业教师。
子议题 1:追根溯源,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学生在初
导出新知】 播放视频:《“我们的自信”文化篇——中华之魂》 中阶段已经接
1. 中 国 【交流分享】 触并了解中国
特色社会主 1.视频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简单说说理 特色社会主义
义文化的内 由。 文化的相关内
涵 2.阅读第 94 页课导语,说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容,在此基础上
化的内涵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
【知识讲解】 自学并完成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 识检测,引出本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 节课教学内容,
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并初步感受文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化自信。
【探究学习 【情境创设】
建构新知】 2014 年 9 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
2. 中 华 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
优秀传统文 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
化 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
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
课中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分享讨论】 研学 围绕教材
分享你课前收集的孔子名言,说一说你对这些名言的 已有素材进行
理解。
延伸拓展,阅读结合教材第 95 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这些名言
经典著作,诵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
名言、分类解【知识讲解】
读。层层深入,
孔子的名言很多,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学 感受其背后蕴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含的价值,进一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步理解中华优
等,这些名言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特征,如 秀传统文化。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
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情境创设】
播放新华社微纪录片《文化根魂》。
【分享讨论】
观看视频,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1)中 【知识讲解】
华优秀传统 教师结合视频,重点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
文化的历史 源及独特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 5000
渊源及独特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价值 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
2
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
作用。
【相关链接】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95 页“相关链接”。
【分享讨论】
你知道图片里反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你喜欢
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中 【知识讲解】
华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
文化的主要 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内容 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
德,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
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3)中 【重点新知】
华文明的突 教师结合 2023 年 6 月 2 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
出特性 谈会上的讲话,总结讲授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
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
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
至今的伟大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
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
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
集中的统一性。——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
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突出
的包容性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
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
关系中以他人为重。——突出的和平性
(4)对 【情境创设】 结合当下
中华优秀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 热门话题,根据
统文化的创 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 学生认知规律,
造性转化和 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得有 层层设问探究,
创新性发展 些传统技艺失去了传承、发展的空间。 由感性到理性,
播放新华社视频《“非遗里的新文化”——他们,这 领会对中华优
样传承非遗文化》。 秀传统文化创
【分享讨论】 造性转化和创
1.非遗传承面临哪些挑战? 新性发展的重
2.他们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实现非遗的创新发展? 要意义,从而变
【知识讲解】 被动为主动,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 觉传承和弘扬
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要实施 中华优秀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
3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
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相关链接】
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
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子议题 2:薪火相传,如何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3. 革 命 【情境创设】 通过观看
文化 播放新华社微视频《如愿》。 视频、阅读材
【分享讨论】 料,激发学生探
1.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究兴趣和爱国
2.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弘扬革命文化 之情。
(1)革 【知识讲解】
命文化的内 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
涵和主要表 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现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承载着党和人民
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集中体现
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书写的红色篇章,是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境创设】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
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
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分享讨论】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总结建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党史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坚
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
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并
结合生活实际分小组讨论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2)中 【知识讲解】 通过阅读
国共产党人 教师在学生讨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讲授中国共 材料、小组讨
精神谱系 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 论,引导学生深
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 入理解中国共
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 产党人精神谱
先进模范,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 系。
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
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
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
神,是革命文化的生动体现。
【相关链接】 通过“相关
结合史实,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96 页“相关链接”: 链接”的讲解,
打开党史,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 引导学生了解
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书写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壮丽篇 一代代共产党
4
章。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杨靖宇、 人的先进事迹,
赵一曼、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 明确革命文化
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 贯穿始终,立志
抛洒热血。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 向先锋模范学
昌、孔繁森、杨善洲、罗阳……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 习。
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情境创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都要
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
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
感悟回。他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
育,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小组活动】 通过案例
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网络平台梳理近年来总书记的 探究、小组讨论
“红色”足迹,手绘一份“红色地图”。 等活动,引导学
2.思考并讨论:总书记有着怎样的“红色”情怀?为 生进一步认识
何有这样的情怀?革命文化的重要价值有哪些? 革命文化的重
【总结建构】 要价值。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及教材第 96 页“相关链接”的
内容,总结讲授革命文化的重要价值:历史上,党几经挫
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
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
光芒。革命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
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子议题 3:培根铸魂,如何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4. 社 会 【情境创设】 结合教材
主义先进文 播放视频:2022 年 11 月 20 日《新闻联播》节目《乌 中的经典案例
化 兰牧骑:把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百姓身边》。 引导学生展开
(1)了 【小组讨论】 讨论,引出对社
解社会主义 1.结合第 97 页“阅读与思考”,从草原上的“红色 会主义先进文
先进文化的 文艺轻骑兵”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化的教学。
重要价值 2.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讲解】
结合学生讨论进行总结,从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
兵”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工作
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学习他们宣扬正能量,为群众服
务的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推动创作接地气、传得开、
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的文艺创新精神,等等。
(2)理 【总结建构】
解繁荣发展 结合 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
社会主义先 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论
进文化的举 述,总结讲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弘扬社会主
措和意义 义先进文化的举措: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
追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提供精神动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
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
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思
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
【情境创设】 社会主义
近年来,一些国风动漫电影带来热潮,获得经济效益、 先进文化的建
社会效益双丰收;《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 设与学生日常
等节目荧屏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觉醒年代》等优秀 生活紧密相连,
影视作品受到一致好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征服大 学生的感受和
批海外“粉丝”。 体验较多。结合
【分享讨论】 热门话题,贴近
你看过上述作品吗?在小组之间分享你的观看感受。 学生生活,引导
尝试分析这些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 学生自主思考
【知识讲解】 如何发展社会
它们在建构主流文化价值认同、体现时代性、展现中 主义先进文化。
华文化魅力等方面十分出色,彰显了文化自信。
(3)坚 【总结建构】
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
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
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这种自信,是我们民族披荆斩棘、
生生不息、意气风发、高歌猛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更基
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
的力量。
【启思导行】
2022 年 10 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
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
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
抄照搬、食洋不化。”
【分享讨论】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分组讨论我们能为提升文化自
信做些什么,与同学交流分享。
【布置作业 分层检测】 在掌握基础
1.“知识”作业 知识的情况下,
《学生学习用书》相关练习题。 以小组为单位设
2.“行动”作业 计实践活动,采
课后 【知识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打造一张家乡名片。用自己擅长的形 用阶梯渐进式完
践学 素养提升】 式,如文字讲解、歌曲演绎、小品呈现、拍摄短视频等来 成体现专业特色
展示家乡的特点,探寻家乡的文化。 的“行动”作业,
真正做到传播、
践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
(本教案作者: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乔晓菲)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