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1 课第二框教案课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教材版社)1.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内涵本质,以及改革创新精神的表现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能够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弘扬中国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目标 2.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了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的意义和要求,自觉以增强国家文化软教学重难点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己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了解,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相关内容比较熟悉,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不够熟悉,弘扬中国精神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学情分析本框教学需要教师通过示例、组织学生搜集案例推进学习,在讲授、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教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1.文本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奋斗者号”教学准备 相关新闻报道。2.视频资源:2023 年 6 月 10 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科技赋能 文旅融合再提速》。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广泛了解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通过搜集资储备资料】 (1)认真阅读教材第 11 课第二框的相关内容,完 料、整理、归纳成《学生学习用书》第 148 页的“课前任务”,填写表 教材内容,让学格,理解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 生熟悉本框的知课前 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识脉络,为课堂预学 (2)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搜集一则以爱国主义为 学习做好准备。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典型案例,做好课上汇报准备。(3)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并搜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案例。一、弘扬 【情境创设】 通过探究中中国精神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103 页“阅读与思考”。 国古往今来的知【创境激趣 (教师可搜集更多体现中国精神的诗句呈现给学生。) 名诗句激发学生导出新知】 【议题描述】 学习兴趣,引导课中 1. 中 国 学生在小组探究这些诗句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研学 精神的内涵 的过程中形成对【分享讨论】中国精神内涵的学生结合诗句的释义及诗句创作的背景,分小组交 初步认知。流、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1【知识讲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体现的是改革创新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在聆听【总结建构】 教师总结建构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 过程中,进一步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理解中国精神的之魂、强国之魂。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分层解析 【情境创设】 通过情境创设和议题讨论,加深理解】 材料一:2. 爱 国 2020 4明确爱国主义的年 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内涵和本质。主义的本质 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前往现场交涉的我国边防兵。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暴力挑衅行径,边防官兵予以坚决回击,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重伤,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牺牲。2021 年 2 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议题描述】(1)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身上彰显了怎样的精神品质?(2)阅读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分享讨论】学生结合材料,分小组交流、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知识讲解】教师在学生回答分享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身上的精神品质:在这些官兵们身上展现了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心,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和爱国主义精神。材料二:2019 4年 月 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议题描述】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你认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做?【分享讨论】学生结合材料,分小组交流、讨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2【总结建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建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研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交流:【创设情境 (1)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哪些内容? 通过探究交加深感悟】 (2)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流活动,引导学3. 辉煌成就。请你结合实例说一说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改 革 生明确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理解。创新精神的 精神的表现和时表现 【分享讨论】 代精神的重要意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和实例,分小组交流、讨论,在 义,进而激励学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生 弘 扬 中 国 精【总结建构】 神,努力成长为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 担当民族复兴大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精神 任的时代新人。表现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之一。【案例分享】1.特区精神特区发展之路,也是中国发展之路。40 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 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书写着一个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2020 年 10 月 14 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一代代特区建设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2.深潜精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2020 年 11 月 28 日,在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赞扬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严谨求实、团结协3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在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的激励下,“奋斗者号”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总结建构】要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境创设】播放视频:2023 年 6 月 10 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科技赋能 文旅融合再提速》。微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105 页“阅读与思考”。【议题描述】(1)你知道的文化产业有哪些?(2)这些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二、推进 挥了什么作用?社会主义文 【分享讨论】 通过观看视化建设 学生分小组讨论议题,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交流分 频激发学生学习【创境激趣 享。 兴趣,初步了解导出新知】 【总结建构】 社会主义文化建1. 社 会 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进一步讲解社会主义文 设的基本内涵。主义文化建 化建设的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设的内涵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议题描述】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有哪些,并分享课前所搜集到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案例。【分享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议题,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的交流分享。【分层解析 【总结建构】 通过阅读权加深理解】 教师结合教材第 106 页“相关链接”,总结讲授文 威文献,引导学2. 推 进 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生了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 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 文化事业和文化化建设的重 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产 业 的 主 要 举点工作 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措,激励学生积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极投身社会主义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 文化建设,为增煌。 强国家文化软实【情境创设】 力和中华文化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响力作出贡献。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4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议题描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分享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议题,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的交流分享。【总结建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政权不变色不变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努力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以弘扬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为主题,结合所学专业, 在掌握基础发挥个人所长,说说自己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知识的情况下,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参与 社 会 实 践 活课后【启思导行】 动,进一步推进践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自觉弘扬中国精神。(本教案作者: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欢)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