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30.第14课第二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30.第14课第二框教案

资源简介

第 14 课第二框教案
课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1 课时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
教材
版社)
1.了解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要求,贯彻
绿色发展理念。
教学目标 2.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理解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和要求,牢固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全民绿色行动,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理解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绿色生
教学重难点
活方式。
通过第 14 课第一框的学习,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明白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懂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民生的重要意义,为
本框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绿色生活方式
学情分析 的重要性,知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途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诸多违背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同时对本专业或其他领域的绿色生产方式不甚了解。本框题
的教学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自觉在日常生活中践
行绿色生活方式。
教法:议题式教学法、实践体验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方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文本资源:《巴黎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教学准备 2.视频资源: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科普中国》视频《一
“笔”开始绿色生活》《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品开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回归生活 【发布任务,热身导学】 学生通过
调研先行】 (1)查阅资料,了解《巴黎协定》。 查阅资料、调查
课前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专业或其他领域有哪些绿 研究,加深对可
色生产方式,形成小组调查成果。 持续发展的理
预学
(3)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解,提升社会责
(4)开展调研,了解在家庭、学校、社区都有哪些 任感。
绿色生活方式,这些绿色生活方式有什么积极作用。
子议题 1: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一、推进 【情境创设】 学生通过
绿色生产方 1.阅读教材第 136 页“阅读与思考”。 展示小组课前
式 2.观看纪录片《征程》第十九集《为了地球村》精彩 研究成果和小
【创境激趣 片段。 组讨论,进一步
导出新知】 【小组展示】 了解碳达峰和
课中 1. 绿 色 小组代表展示课前研究成果,分享自己对《巴黎协
碳中和的相关
生产方式的 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了解。 内容,理解我国
研学
内涵 【小组讨论】 坚持推进绿色
1.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生产方式的原
2.观看视频,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因。
3.
我国为什么制定上述目标
【知识讲解】
碳达峰指某国家(地区)或某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
量达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1
碳中和指通过抵消或从大气中去除等量的碳来平衡
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达到净碳足迹为零的做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
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制定这一目标,既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响应《巴黎协定》约定,积极应对气
候变化,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总结建构】
教师总结讲授绿色生产方式的内涵:绿色生产方式,
要求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组织生产,创造绿色产
品、满足绿色消费。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是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达成
的重要举措。 在学习绿
【相关链接】 色生产方式内
绿色产品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和 涵的基础之上,
破坏生态的产品。从开发设计、原料采用、加工制造、流
补充学习绿色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都采取无污染或
产品的相关内
少污染的工艺,即“清洁工艺”,以最大限度减轻或消除 容,引导学生主
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动了解并使用
好物分享:请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
【小组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课前研究成果: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
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思考:
1. 为什么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2.如何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通过学习
2. 推 进 【总结建构】 推进绿色生产
生产方式绿 教师总结讲授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意义和实践 方式转型的意
色转型的意 要求: 义和路径,提升
义和实践要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学生对我国调
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结构、转方式的
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 政策认同,提升
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推进生产方 中职生作为未
式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职业人的责
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就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 任意识和参与
导,以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推 意识。
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提
高绿色发展水平。
【加深理解】
播放《科普中国》视频《一“笔”开启绿色生活》。
学习任务: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感受。
子议题 2: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形成 【情境创设】 通过补充
绿色生活方 阅读教材第 137 页“阅读与思考”,结合课前搜集材 《中华人民共
式 料,回答问题: 和国反食品浪
【探究学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个人与家庭饮 费法》相关内
建构新知】 食有哪些相关规定? 容,帮助学生从
2.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 法律角度了解
【知识讲解】 食品浪费的危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 害以及节约粮
2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21 年 4 月 29 食的重要性,引
日通过,并于当日公布施行。其中,第十四条对个人与家 导学生自觉践
庭饮食作了如下规定:“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 行绿色生活方
绿色的消费理念,外出就餐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 式。
惯和用餐需求合理点餐、取餐。家庭及成员在家庭生活中,
应当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
按照日常生活实际需要采购、储存和制作食品。”除此之
外,第十三条中还规定:“婚丧嫁娶、朋友和家庭聚会、
商务活动等需要用餐的,组织者、参加者应当适度备餐、
点餐,文明、健康用餐。”
除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倡“绿色出行”之外,
绿色生活方式还体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节约用水、节
约用电、双面使用纸张、垃圾分类、拒绝过度包装、支持
可循环使用的产品,等等。
1. 绿 色 【总结建构】
生活方式的 教师总结讲授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
内涵 绿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衣、食、住用、行等日常
生活中注重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人
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2. 形 成 【知识讲解】
绿色生活方 绿色生活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早到晚,从头
式的意义 到脚,几乎每个人每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涉及绿色或不
绿色的选择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绿色,直接关系能
源资源消耗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
重大影响。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内在要求。
【情境创设】 通过调研
1.现绿色生活漫画。 和讨论,引导学
2.播放《科普中国》视频《绿色生活从减少一次性物 生“从我做起,
品开始》。 从现在做起”,
【议题描述】 形成绿色生活
1.你还知道哪些绿色生活方式?
方式,既可深化
2.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对相关知
3.作为学生,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识的理解,又可
【小组讨论】 培育学生的责
任意识与参与学生分小组讨论,结合课前调研成果,在班级分享自
意识。 己所了解的绿色生活方式及自己的绿色行动。
【知识拓展】
绿色低碳,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
少,从而减低含碳物质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温室效应。
绿色消费,指人们在消费领域里提倡的一种主张,要
求消费者不购买那些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造成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品,是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后出现
的一种趋势。
3. 【总结建构】 推 动
形成绿色生 教师总结讲授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主要举措:
活方式的主 (1)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
要举措 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准
则,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
3
(2)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3)要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
与引导。
【布置作业 分层检测】 学生置身
1.布置基础作业:《学生学习用书》相关练习题。 于“家庭生活”
2.布置拓展作业: “公共场合”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在家庭生活、公共场合、 “未来职场”三
未来职场,我们还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调研活动。 个不同的场合,
(2)各小组设计并确定活动方案。 结合所学知识,
(3)积极参与活动,撰写心得体会。 思考、发现自己
能做的事情,有
课后 【知识拓展
助于培养学生
践学 素养提升】
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深化学
生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提升责
任意识、参与意
识。
(本教案作者: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蔡圣凤)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