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国学经典导读-----《道德经》又称《老子》 《五千言》课件 (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国学经典导读-----《道德经》又称《老子》 《五千言》课件 (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道德经》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教师: XXXX
时间: 2024
目录
CONTENTS

作品简介

作者介绍

文段赏析

作品鉴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作品简介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作品简介
《道德经》
又称《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 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前37章为《道经》,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品简介
此书由来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作者介绍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作者介绍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 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人。
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政治上
权术上
修身上

作者介绍
老子大约于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老子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8] [13-14]
出生苦县
效力周室
著书出关
死后加封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文段赏析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文段赏析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注释】
母:母体,本源
缴(jià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译文】
可以言说的道,便不是恒长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名,也不是恒长的名。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文段赏析

感悟
每个人都是一具肉身,是眼睛可以看见的。同时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是大象无形的。没有精神世界,只有肉体,人就变成了行尸走肉。
任何事物都有“有”和“无”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事物也应该这样。从“有”的角度观察之外,还有多关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思想信念,不要只看外表。

启示
我们都能看到有形东西的作用。比如金银财宝。可是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东西是无形的,却力量无穷无尽。精神、信仰、理念这些都没有形状。
可是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些,只看到有形的东西,结果会如何呢?我们的物质世界越发达,精神世界就越会萧条飘零。所以一定要平衡两方面的发展。

文段赏析
道冲而用之
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湛其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为先
【译文】
冲:通蛊,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缴:深渊
宗:祖宗,祖先
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与尘俗。
湛:沉没,引申为隐约之意。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与尘垢。隐约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文段赏析

感悟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由阴阳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事物的对立两面相互融合,相互作用。
在中国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叫中庸,庸不是平庸的庸,而是用的意思,以中为用。而中就是阴阳两面相互融合、同舟共济,实现双赢!竞争中并非要势不两立,一定要打败对方,寻求共赢反而更好

启示
做人要领悟“和光同尘”的奥妙,学会外圆内方。能不能够接受委曲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比如在公司和领导同事相处,要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共事,听到不爱听的话,不要立马甩脸色,要学会人受委屈,这也是在扩大自己的格局,也是在帮助我们成长。

文段赏析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注释】
宠辱:荣宠和侮辱
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宗:祖宗,祖先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的和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惶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受到惊恐。什么叫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生命一样呢?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

文段赏析

感悟
如果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过于重要,就会得到了惊慌失去了惊恐。但是如果一个人太不把生命当回事了,那结果更严重,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人,怎么会把别人的命当回事呢?
这样的人如果做了大官做了领导人是众生的祸患,因为他不爱惜生命。

启示
一个人如果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危险面前,又愿意挺身而出,牺牲小我,奉献自己的生命救人于水火,这种人是有大义的君子,是心存天下的人。

文段赏析
道生之,德蓄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
德蓄之,
长之、育之、亭之,
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译文】
【注释】
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有了具体的形状。周围的环境使万物得以生长。道受尊崇,德被珍贵,不妄加干涉而是万物顺应自然。所以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是万物生长作育,是万物成长成熟,是万物得到养护保护。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化作万物而不把这当做是凭借倚仗,长养万物而不去主宰,这就叫“玄德”。
蓄:蓄养
势:周围的环境,大势
有:占有
贵:珍贵,重视
覆:养护保护
恃:凭借、倚仗

文段赏析

感悟
要按照大道的方式去创造去做事,在坚持道的基础上坚持下去,不断积累。此外我们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光这些还不够,还要学会顺势而为,了解形势,这样才更容易把事情做成。

启示
为人父母,不要觉得是自己养育了他,就凭借这点去压制孩子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一直想着控制他。有些事情不要过多干涉,孩子需要学会独立思考,相信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孩子虽然是父母生育的,但是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作品鉴赏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作品鉴赏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
“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作品鉴赏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01
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
02
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03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04

作品鉴赏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
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
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音韵之美

作品鉴赏
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对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排比
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作品鉴赏
比喻
《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养万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皆以婴儿喻道者的纯洁、天真、朴实无华。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设问反问
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联珠
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作品鉴赏
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演示完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教师: XXXX
时间: 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