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答题指导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小论文答题指导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历史小论文答题指导
题型分析:
通过材料或列出主题提炼出某个话题,让学生结合相关史实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论文要点:
论文结构:
一、亮观点:第一段亮出你的观点,越明确越好;
二、巧论述:围绕观点展开论述。1、论述部分要紧扣观点,逻辑清晰;2、论述时应表述成文,不宜再序号化,不要谈感悟和启示;3、观点和论述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作总结:综上所述,说明、、、或由此可见,说明……
1、观点的含义(什么是观点)
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
(什么事情、什么影响?)即主语+看法
2、观点的表达:观点要用陈述句,简明扼要的完整的一句话。
3、观点提炼技巧:
(1)借用教材知识中关于该事件的性质、影响、意义、启示、评价等都可作为观点。
(2)专题归类。例如:①改革推动社会进步;②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④杰出人物推动历史进程;⑤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⑥XX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象征;⑦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⑧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等等。
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升华
可信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从九一八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抗美援朝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国家强大,人民富裕。21世纪,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可信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观点
史实
总结
参考示例1-1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请结合所学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制度、思想、科技文化成就等,在“可信”“可爱”“可敬”中任选一个方面,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可敬的民族英雄是中国永恒的脊梁。
1839年6月,林则徐 “虎门销烟”,不计个人安危, 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流传至今;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代邓世昌在舰身受损,弹药将尽之时,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被敌舰击中,壮烈殉国;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张自忠上将英勇牺牲,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不畏生死。如黄继光英勇无畏舍身堵抢眼、邱少云烈火焚身岿然不动,正是有无数这样的英雄们,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综上所述,可敬的民族英雄是中国永恒的脊梁。
观点
史实
总结
参考示例1-2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请结合所学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制度、思想、科技文化成就等,在“可信”“可爱”“可敬”中任选一个方面,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可敬的伟人铸就古代辉煌的历史。
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灭掉东方六国,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他采取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建立太学,传承儒家思想,培养封建政治人才: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推行盐铁专卖,打击富商大贾和割据势力,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西汉王朝的发展。
由此可见,伟人不仅是一个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观点
史实
总结
参考示例1-3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请结合所学习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制度、思想、科技文化成就等,在“可信”“可爱”“可敬”中任选一个方面,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
注意:
敢写就得分,照抄也有分,放空就是零分
参考示例2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运用两个及以上史实说明,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6分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运用所学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3-4分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史实不充分,或者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题目主旨无关,或仅简单罗列史实。 0-1分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引发了武器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不仅结束了冷兵器时代,而且为人类制造新武器提供了条件,并为今天的航天技术奠定了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助推世界发展。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在13世纪一起传入欧洲,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造纸术的发明使文明的传承变得简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也有利于前人知识和智慧的传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技助推世界发展。
观点
史实
总结
史实
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满足了欧洲远洋航海业的技术要求,对航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史实
参考示例2-1
参考示例2-2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访印期间,经双方磋商后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为大多数国家接受,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平发展。
中国智慧带给世界发展新途径。
2014年,中国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致力解决贫困难题。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贸易投资往来日益频繁,取得了积极成效。
综上所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带给世界发展新途径。
观点
史实
总结
史实
进入21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不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史实
参考示例3-1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经历了一个萌芽、兴起、发展的过程。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请以”曙光●发展“为题,自拟观点,从下面选择三个关键词,撰写历史小论文。
【要求:1、指出选择的三个关键词(1分);2、观点明确(1分);3、论述清晰(6分)。 】 (共8分)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参考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即第13、14、15、16课
我选的三个关键词是: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文艺复兴
观点
史实
史实
总结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文艺复兴,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时间中叶,欧洲开始建立起租地农场,雇佣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提供原料、生产工具、生产场地,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人民精神的控制,发起了反对教会 “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从生产组织形式、思想文化等方面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示例3-2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经历了一个萌芽、兴起、发展的过程。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请以”曙光●发展“为题,从下面选择三个关键词,撰写历史小论文。
【要求:1、指出选择的三个关键词(1分);2、观点明确(1分);3、论述清晰(6分)。 】 (共8分)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参考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即第13、14、15、16课
我选的三个关键词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从思想文化、资本积累等方面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西欧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日渐繁荣。同时,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人民精神的控制,发起了反对教会 “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共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观点
史实
史实
总结
参考示例4
如何评述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地位,在中国史学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全民性质的革命;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民族民主革命。
请你选取某一观点,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用史实阐述;不少于200字)8分
参考范围: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即第8、9、10、11课
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也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同盟会成立后,一方面大造革命舆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一面分派会员在各地建立革命机关,联络会党和新军,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推翻了清王朝。
观点
史实
史实
总结
辛亥革命是全民性质的革命。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创办报刊,著译书籍,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比如邹容写了《革命军》,用浅近通俗的文字、犀利酣畅的笔触,猛烈批判清王朝的统治,号召人们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中华共和国”。此外陈天华写了《猛回头》和《警世钟》,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都很好的宣传了革命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参加新军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都积极参加了革命,所以辛亥革命时全民性质的革命。
参考示例4-1
辛亥革命是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孙中山提倡“民权”,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力,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族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洲贵族少数民族专制政府,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实行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观点
史实
总结
史实
参考示例4-2
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又经历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随之进入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民主。
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民族革命。没有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和特权。特别是袁世凯同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丧权辱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观点
史实
总结
史实
参考示例4-3
参考示例5
总结历史的经验或教训,给现实以启示或借鉴是历史学的重要功能。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150--300字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6分)
材料:
*19世纪,人类开始人工合成对自己有用的化学产品。
*20世纪,合成的化学制品如杀虫剂、肥料、人工橡胶和合成纺织品等被广泛使用。
*20世纪80年代,人类认识到主要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的氯氟烃(CFCs)正在散发到大气中,破坏着臭氧层。
*1987年,联合国支持的一项协定敦促全球逐渐停止使用CFCs。之后,人类找到了它们的替代物,全球CFCs的生产几乎下降到零。
*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全球首脑会议,发表了代表人类共识的世界宣言。
——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一等 (5-6分) ①观点明确。
②史实运用正确。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 (2-4分) ①观点较为明确。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 (0-1分) ①观点不明确。
②史实运用不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从19世纪开始,人类开始人工合成对自己有用的化学产品。例如,人工合成杀虫剂,极大地遏制了病虫害对农作物、果树的侵害;肥料的生产和应用,为提高产量,缓解世界粮食危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人工橡胶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和生活;合成纺织品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服装需求。
但是,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杀虫剂的滥用,破坏了完整的生态链;过量使用肥料造成了土地的板结和酸化;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的氯氟烃(CFCs)散发到大气中,破坏着臭氧层。
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的发展和应用中应该加以控制,使科技发展成为造福人类的利器。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参考示例6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小明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变化”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资料,摘抄出如下资料:
★ 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来、花生、土豆,明朝中叶之后辗转传入我国。新物种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欧洲和亚洲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约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感等。
★各种驯养的动物,猪、马、牛、羊等被引进美洲。为美洲人民提供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也引入美洲。
★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者把目光投向非洲,以黑人为特殊商品的罪恶贸易开始了。
★欧洲白种人和非洲黑种人的大规模迁移,把美洲改变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如今、居住美洲大陆的是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
★新航路开辟后,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美洲的商品如烟草、可可等出现在各国市场,中国的茶叶、东方的香料也大量销往欧洲。
请为小明同学提供展板设计的建议:需提炼一个主题,并从材料中选择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可从新航路开辟与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换、人口迁移、商业贸易、殖民掠夺等方面的关系出发,任选角度提炼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等作物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猪、马、牛、羊等动物则被引入美洲。
新航路开辟将旧大陆的病菌等带入新大陆,造成了新大陆居民的大量死亡,人口急剧下降,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开始了罪恶的贩奴贸易,使得人口在各大洲之间大规模流动。
新航路开辟还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最终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使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等作物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猪、马、牛、羊等动物则被引入美洲。推动了新旧大陆的物种交换,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促进了欧洲和亚洲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白种人和非洲黑种人的大规模迁移,把美洲改变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各种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彼此交融,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
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西欧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日渐繁荣。同时,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文明的交流。
参考示例7
【文明的孕育与交流】 (10分)
材料一 大约在公元前4千年后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摘编自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你对文明或文明交流的理解,自拟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和路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和平交往多以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展开,和平交往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如中国西汉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来往络绎不绝。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暴力冲突多以战争、武力征服、殖民扩张等形式进行,带来的是伤亡、痛苦、仇恨及物质上的巨大损失。如亚力山大的东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的破坏和损失。
综上所述,不同文明的交往应该崇尚和平往来,而避免暴力冲突。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文明因交流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更应该加强交流,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
文明因交流而发展。
不同文明的交往应该崇尚和平往来,而避免暴力冲突。
欧洲文明发祥于古罗马,被称为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有注重商业和民主的经济政治特点。因为要对外贸易,长期通过海洋四处穿寻,让身处海洋文明的人们具有了不断到未知领域冒险的精神,整个海洋文明呈现活力开放的状态,也使得他们的冒险带有了对外扩张殖民侵略的天性。
而四大文明古国皆为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由于靠天吃饭,偏安一隅,使得农耕文明崇尚和平统一,不思变革,且比较具有传承性,一直以温和而坚毅的姿态吸引世人的目光。所以,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各有优缺点,我们不能片面地评说两种文明孰优孰劣,历史上两种文明也有过数次的大融合,相互为对方灌注丰富的元素和新鲜的血液。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目光平等看待不同的文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时代,各种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互相吸收优秀因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用理性的目光平等看待不同的文明。
参考示例8
【地球是圆的】
材料一
【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忽然之间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过类型的知识。 ——摘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世界是通的】
材料三 “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请自拟观点,展开论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
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和丝绸之路的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带来发展的新动力。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即给各国带来机遇,也加剧了贫富分化。
古代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文明交融。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契机,有利于缓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富差距,顺应了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带来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示例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实中任选三例,以“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7分)
中共一大 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新中国成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示例】 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开创宏图伟业。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实践到理论,开创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每个时代都以自身的智慧开创新的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也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绘就更加灿烂的时代画卷。
评分说明:
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史实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参考示例10
材料一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家书中的抗战精神”,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材料二 抗日英雄的家书内容或恳切,或温情,或牵挂……以下为他们家书的节选:
赵一曼: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左权: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 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程雄: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
胡孟晋:惠,最亲爱的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的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
张自忠: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戴安澜: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抗战家书》等整理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符号。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日英雄们舍小家卫国家,同风雨共进退。他们或舐犊情深,如赵一曼思念的宁儿、左权想念的太北;或温情脉脉,如胡晋慧对爱妻“惠”;或心念双亲,如程雄、戴安澜;或牵挂同胞,如张自忠等。他们不是不爱着自己的家人们,只是先国后家。“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可见,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符号!
参考示例11
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震区,许多建筑物倒塌,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经过专家的考察和评估,结论是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人们不禁为这一建于22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惊叹。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国后期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即使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安全的,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都基本完好。
综上所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参考示例12
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阅读以上材料,从“变法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分)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代,日本努力学习欧美国家,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4分)
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分)
参考示例12
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才,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玄奘西行天竺后,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后,为中国佛经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综上所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治世局面,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外交流,是这一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史实,说明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