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教学设计)【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教学设计)【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资源简介

“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教学设计
课程 名称 《心理健康与 职业生涯》 服务专业 授课班级
授课 类型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授课 内容 第二课 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 学时 3
授课 内容 分析 1.授课内容分析 本次授课内容共计两框四目,其中第一框“认识职业生涯”包含“什么是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有特点”两目;第二框“走进职业生涯规划”包含“职业生涯需规划”和“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两目。 在整体内容上,两框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 其中, 第一框是对职业生涯的基本认识,包括职业生涯的五个阶段和四个特点,侧重于理论讲解;第二框是重点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论,侧重于实践要求。因此,两框内容基本实现了理实一体相结合,从哲学层面来看,也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本次授课内容的难点所在。 2.授课内容创新点 根据第1课我们提出的教育教学思路,在此次授课中,我们还是按照教材中“学以致用”活动任务二以“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为议题活动设置要求,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寓活动于课程内容之中, 不再单独安排课时组织开展相应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重难点与授课主题,丰富课堂教育教学方式。 3.学时安排建议 在学时安排上,第一框建议1学时,第二框建议2学时,教师可根据自身教育教学要求适当进行调整。
教学 重难 点分 析 1.教学重点 了解职业生涯内涵与特点。
2.教学难点 如何做好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情 分析 1.学生知识储备分析 通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职业、职业理想等知识, 但对职业生涯的有关知识还未系统掌握,需要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力度。 2.学生认知态度分析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一,需要通过此次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立足自身实际与专业本身,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 3.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相对来讲是学生开启职业生涯的之旅的“第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行业发展的趋势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行业产生的新变化,这对于学生立足自身实际与专业本身,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数字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 整体 设计 思路 1.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本次授课内容,我们以“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为议题,按照“知——思——行”教学设计路线,共设置三个教学环节, 即“职业生涯‘自画像’”、“向阳生长‘助推器’”和“未来人生‘导航图’”分别对应本次授课内容四目。其中,教学环节1对应第一目和第二目内容;教学环节2对应第三目内容;教学环节3对应第四目内容。同时,我们将职业精神、健全人格、公共参与三个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了解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懂得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要注重实践应用,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教学方法应用 本次授课运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寓活动于课程内容之中,运用鲜活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详细分析问题后,寻找解决方案。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科内容有明确的落点, 使学生能够学会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做好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启人生新旅程,创造人生新辉煌。
3.学科 核心素 养融入 策略 学科 核心 素养 1.职业精神; 2.健全人格; 3.公共参与。
主要 融入 内容 1.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 2.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制定个人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要 融入 方式 1.案例引入; 2.创设问题情境; 3.实践活动。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应完成的不同任务; (2)了解职业生涯四个方面特点的主要内涵; (3)掌握制定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遵循的三个要求。 2.能力目标 (1) 准确表达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主要内容; (2)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3)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涵养职业道德。 3.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 职业精神 通过引入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其所著的《容斋随笔》中“人生五计”的论述,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进一步认识职业生涯内涵与特点,明确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应完成的不同任务,从而培育自身职业精神,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理念,通过个人不断努力,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 健全人格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自身实际和所学专业出发,思考感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强化对学生目标意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目标执行力,明确有梦想才能积极向上,有目标才能勇往直前。并能使学生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直面人生挑战,把握人生机遇,实现“人生跨越”。 (3) 公共参与 通过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坚定通过所学专业技能实现人生出彩的信心,不断提升自身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怀揣梦想, 不负时代,努力奋斗。
教学实施
议题: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3学时)
教学 导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职业生涯就像一次漫长的旅行,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这次旅行的导航图。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和方向,并找到实现目标的各种路径,感知生命的意义与岁月的美好,让我们始终坚信“山再高, 往上攀, 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达到”,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才能无悔当初的选择。 本节课,我们就以“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为议题,开启职业生涯之旅“第一课”,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让我们在人生出发与到达之间, 激起生命更加绚丽的浪花。
主要 教学 内容 环节 设置 1.职业发展“自画像”(1学时) 教师活动: 【展示案例】 展示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在其所著《容斋随笔》中“人生五计”的论述有关内容。 【引导理解】 讲解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生涯内涵与特点, 明确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应完成的不同任务。 【知识总结】 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完成的不同任务:
序号 《容斋随 笔》中“人 生五计” 职业生涯 阶段 时间节点 主要完成任务
1 生计 成长阶段 始:出生 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学习知识 初识职业
2 身计 探索阶段 始:初中毕业 止: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完善自我 做好规划
3 家计 建立阶段 始:走上工作岗位 止:达到事业高峰期 融入职场 追求卓越
4 老计 维持阶段 始:达到事业高峰期止:完全离开工作岗 位之前 巩固提升 分享经验
5 死计 退出阶段 始:离开工作岗位 止:人生的尽头 终身学习 颐养天年
教学过程 职业生涯特点:独特性; 发展性; 阶段性; 互动性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结合老师所展示案例与课程内容,分组进行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应完成的不同任务的分析总结,并回答老师提问。 【感受领悟】 落实主干知识,深化知识理解应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生涯内涵与特点,明确职业生涯五个阶段主要应完成的不同任务,从而培育自身职业精神,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理念,通过个人不断努力,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向阳生长“助推器” (1学时) 教师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第一框内容的学习,大家已经对职业生涯内涵与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了,那它对我们个人职业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的已分小组,从自身实际和所学专业出发进行思考,并派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分享。 【点评讲解】 对每个小组代表总结分享进行点评。 【知识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三大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发展目标; 可以帮助我们扬长避短;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执行力。 学生活动: 【讨论分享】 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和所学专业,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派代表进行总结分享。 【感受领悟】 落实主干知识,深化知识理解应用。 设计意图: 强化对学生目标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目标执行力,明确有梦想才能积极向上,有目标才能勇往直前。并能使学生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直面人生挑战,把握人生机遇,实现“人生跨越”,培养健全人格。 3.未来人生“导航图”(1学时) 教师活动: 【活动设计】 在前期课程内容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设计,让学生列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逐步拆分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如30年目标、10年目标、5年目标等),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到“三要”的要求(即职业生涯规划要 与社会发展相一致、要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和要立足所学专业),进行个 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活动总结】 展示老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选取其中1个较为典型的进行点评,指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升华】 对本次课程进行全面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人生“导航图”,不负韶华,激流勇进,不断绽放人生新的光彩。 学生活动: 【参与活动】 根据老师活动安排,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并将这些目标与自己的现状相对照,分析当前的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步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动态调整。 【感受领悟】 落实本次课程全部主干知识,深化知识理解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的深情寄语,坚定学生通过所学专业技能实现人生出彩的信心,不断提升自身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怀揣梦想,不负时代,努力奋斗。
教学 小结 本次课程内容通过按照课程内容教学要求, 共设置“职业生涯‘自画像’”、“向阳生长‘助推器’”和“未来人生‘导航图’”三个教学环节,主要向学生讲解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使其感悟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独立完成个人职业规划的制定,运用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相互融合,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的内涵与特点,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独立完成个人职业规划的制定,并以此为未来人生“导航图”,不负韶华,激流勇进,不断绽放人生新的光彩。整体教学内容按照“知——思——行”的设计路线和践行理实一体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教学 评价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此次课程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课堂知识去认识解决现实问题; 2.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3.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能提供例证; 4.能够按照社会发展需要,立足自身设计和所学专业, 在老师指导下, 独立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5.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进行反思,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学 反思 1.导入环节用新 在课程导入环节中,运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重要讲话中的金句“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达到”。以此来做到内容的与时俱进,探索“习语进课堂”
6
实践路径,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方式,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要求。 2.教学环节用情 整体教学环节上,按照第一框内容偏理,第二框内容偏实的课程内容特点,设计“知——思——行”教学路线,并设置“职业生涯‘自画像’”、“向阳生长‘助推器’”和“未来人生‘导航图’”三个教学环节,使教育教学目标更加聚焦,并将老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更加可参照性, 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制定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打造一堂有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堂。 3.课程总结用力 在课程总结环节,再次运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重要讲话中的金句“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做到了与课程导入环节的相呼应。同时,在对课程内容全面总觉的同时,深情寄语学生,为学生开启职业生涯之旅提出新希望, 增添新动力。 当然,“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 如果在环节活动设计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将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本次课程效果也许会更加完美。这也是新课标围绕议题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新要求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新方向。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